•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论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时间:2021-06-16 12:03: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近年来,因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造成的各类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使社会各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质疑。文章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表象与原因,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伦理道德失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何莲(1965- ),女,重庆人,长江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重庆40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长江师范学院人文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机制和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flsyk2006-4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4-0119-02
      
       近年来,因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造成的各类事件屡屡见诸于新闻媒体,使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质疑。面对当代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消极影响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表明了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即便如此,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仍面临不少具体问题,面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新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缺失十分明显,要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必须认清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表象与原因和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一)违法犯罪事件不时出现
       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是道德缺失的突出反映。各高校每年都会有几起打架斗殴、盗窃、诈骗、赌博等违法事件,参与其中的大都是大学生个体或团体。不仅如此,高校内的性犯罪案件也不时引起媒体及社会的关注。而以马加爵事件为代表的杀人案件更让社会震惊。
      (二)婚恋观的模糊与混乱
       爱情永远是高校里的一个焦点话题,但如今本应该纯洁的恋爱过程却出现了一些不纯粹的杂质。大学生中快餐恋爱、多角恋爱等现象的增多,婚前性行为、同居行为、堕胎行为的发生,无不反映出新时代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的模糊与混乱。这样的游戏化、不负责任的婚恋态度,让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受到了心灵、身体的双重伤害。
      (三)价值观和消费观的无所适从
       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的产生,给人们带来了遵守新行为规范的压力。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各种新思想的产生,产生于新环境下的各种价值观必然触及人们传统的价值观和利益,甚至产生冲突。如个人主义和消极自由主义、暴力浪漫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形成都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这些思想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只关注自己的利益,或是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多元的价值观让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无所适从,在市场经济背景中,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潮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少数大学生不顾自己的家庭状况和经济能力,盲目进行高消费,和经济好的同学攀比,造成了家庭的沉重负担。
      (四)诚信遭遇危机
       当前,“知行不一”的不良现象已经成为一些大学生的习惯,尤其是诚信意识遭遇危机。在赖肖曼的《大学生诚信伦理道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文中总结的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主要有:舞弊现象严重,大学生抄袭别人的论文与作业,盗用他人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任意拼凑实验报告和数据造假;恶意拖欠学费,大学生归还贷款率低已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发放的重要原因;恋爱动机不诚,大学生恋爱动机中,性满足、情感亲密、自我确认、自我证明的动机比结婚的动机占有更大的比例;制造虚假履历,在就业时许多学生制造泡沫自荐书、虚构教育背景、随意多家签约与毁约;网络道德虚拟,在虚拟网络中人的行为的符号化,使一部分学生在网络里互相谩骂、攻击、发表不负责言论的行为;诚信观念迷茫,由于社会上诚信吃亏、不讲诚信获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大学生普遍认为诚信教育已经没有必要。
      
       二、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有敏感、冲动、心理素质不稳定的特点。他们离开熟悉的家乡环境,进入大学校园后,与以前的亲友分隔两地,而大学校园内的环境也相对自由、宽松,失去了以前的各种约束,再加上当今大学生道德观自我培养意识不强,容易不自觉地放纵,使自我认知发生偏差。种种原因综合在一起,给大学生伦理道德失范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心理温床。
      (二)客观原因
      1.社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在道德上无所适从。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的相互依存和冲突,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部分失衡,对伦理道德形成了不小的冲击,严重影响着在校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意识。政治领域的腐败、经济领域的制假贩假、人际交往中的虚伪奉承等现象都在扭曲着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认知体系。大学生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他们的价值又偏向于多元化,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标准易发生变化,在遇到与社会公平正义相违背的现象时,大多会产生愤怒的情绪。他们从自己的主观出发,衡量事件的价值,表达自己的态度,在自己的判断与主流社会冲突时,充满反叛、反抗精神,容易产生反叛行为,以至于造成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2.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大学道德教育仍然延续了高中模式,没有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道德教育的方式呆板、形式化,强调政治方面的道德教育,忽视了情感心理方面的教育。甚至不少教师还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对于学生伦理道德的教育几乎从来不提或点到即止。在学生出了问题,需要帮助和指导时,作为教育者的教师通常不是学生求助的对象,学生对教育者缺乏信任感,削弱了道德教育的效果。
       3.家庭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家庭环境对大学生产生伦理道德失范现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关系的和谐度和家庭成员本身的道德影响两方面。一方面,关系融洽的家庭会经常与在外求学的孩子沟通,了解其思想变化,让大学生即使离开了家,也受到家庭规范的约束,同时也缓解心里的孤独感;相反,关系不够融洽的家庭对子女的关心度或约束力都比较弱,容易让孩子产生孤独感。另一方面,有的家庭成员本身的负面道德表现,为大学生不遵守道德规范提供了样本。
       4.同辈群体对伦理道德失范现象的漠视。由于不时看到大学校园内的种种伦理道德失范的事件,大学生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加上在此类事件出现时,学校处理手段的隐蔽化,让学生越来越漠视此类事件,这种态度的彼此影响,使道德约束力在学生之间的作用甚微。
       5.大众媒体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观的混乱和偏差。当前,教科书上传统教条式的引导对学生们已经难以起到作用,而教师和家长对学生们的道德素质的正面影响也比较微弱,与此同时,社会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却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另类的道德观。例如,一些明星或各界名流走马灯似的换着男女伴,这样的明星却能够时常出现在时尚杂志报纸上,成为青少年学习模仿的偶像。学生们看到,上流社会的人和走在时尚前沿的人是这样生活的,这些宣传对学生们婚姻观的影响是使他们失去了正常的道德判断标准,使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充满了实用主义、游戏主义和潮流主义的色彩。
      
       三、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推荐访问:伦理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 现象 高校 大学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