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评介

    时间:2021-06-06 04:00:0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是研究民国时期南洋华人华侨问题的重要参考史料,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分类详细,检索方便;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史料价值极高。本文就这套资料汇编,以及它在近代东南亚华人华侨研究中的利用情况,分三个部分对其进行评介。
      关键词: 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评介
      
      由中国人民大学李文海教授主编的《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一书,已于2009年12月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2007年出版的十卷本《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的延续,该丛编共12卷25册。本文着重对《华侨卷》进行评介。
      一、《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的概况
      民国处在一个传统与现代碰撞、交流和融合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调查作为中国社会运动的一部分,是在知识分子的呼吁下进行得如火如荼,研究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多个角度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在社会学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里程碑,而《民国时期调查丛编》就是彼时社会调查的硕果集成。近代以来,社会史研究相关的资料浩如烟海,缺乏系统的整理汇编,使研究者难以下手,长期以来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瓶颈。该《丛编》的出版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提供了一批基础性的资料,调查的范围广阔而有深度,着眼于社会各个阶层,“达官显贵、社会贤达、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可谓包罗万象,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真实、全面地展示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调查统计,其史料价值高,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编》是继《一编》之后更大规模的一批民国社会调查史料的汇集,编者对“散藏于全国各主要图书馆的民国调查文献进行了一番较大规模的文献调查,更重要的是从各类报刊中‘披沙拣金’,搜集到比较重要的调查有1400多种,从中挑出500多种作为续编内容”,[1]选择的大都是“发表在报刊之中或新中国成立后大陆没有出版单行本的调查资料,收录的绝大多数是学术界找起来不是很容易的史料”。[2]《二编》中有7卷专题分类仍与原来相同:“宗教民俗卷”、“社会组织卷”、“人口卷”、“乡村社会卷”、“城市劳工卷”、“少数民族卷”和“文教事业卷”,删去了“婚姻家庭”和“底边社会”两个专题。除此之外,又增加了4卷新的专题:“乡村经济卷”、“近代工业卷”、“法政卷”和“华侨卷”。其中的《华侨卷》值得华人华侨研究者引起重视。
      二、《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的特色
      1.内容全面,结构合理。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以下称《华侨卷》)共分为10篇文章,每篇文章自成一体,皆为时人所著。第一篇是《南洋实地调查录》,林有壬编纂,林庭槐校订。介绍了南洋地区西里伯斯岛及其属辖、婆罗洲岛、小巽他列岛、爪哇马渡拉并其附属管区和苏门答腊岛等的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附录了当时的一些条例,如《中荷在荷兰领地殖民地领事条约》、《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招待所章程》和《教育部修正捐资兴学褒奖条例》等。第二篇《南洋华侨》,黄竞初著。内容共分十章,分别介绍华侨之分布区域、史略、古迹、风俗习惯、社会、教育、商业、劳工,以及居留待遇等项。第三篇是《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作者陈达。此文介绍了华侨社区传统生活方式及其变迁,指出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移民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南洋華侨的生计、衣食住、家庭婚姻、教育、信仰和娱乐卫生等。第四篇《夏威夷之华侨》,作者H.L.Shapiro。此部分主要统计了当时夏威夷华侨的人口,分析了生于中国之华侨与生于夏威夷之华侨身体各部的异同和变迁,以及变迁程度,等等。第五篇《加拿大华侨的过去史略及其近状》,甄一怒著。此文介绍了华侨几次到加拿大的概况、排华时期的华侨概况,以及当时华侨团体、刊物和教育的情况。第六篇是《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作者钱鹤。调查了南洋各属华侨学校的概况,又对南洋各属华侨学校做了统计。第七篇《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作者林之光、朱化雨。此篇文章在前论中介绍了南洋华侨教育的史实,本论对南洋的华侨教育做了调查统计。在后论中对南洋华侨教育的改进、应负的义务原则等做出了论证。第八篇是《大阪神户华侨贸易调查》,实业部工商访问局编辑。此部分介绍了我国贸易商人的概况、华商团体、交易现况、金融现况、运输现况、保险现况等。附录了一些华商团体的规章。第九、第十部分是郑宽林所著的《福建汇款》和姚曾荫所著的《广东省的华侨汇款》,这两篇文章都介绍了华侨汇款的数额和手续、机构等。
      华人华侨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人数占到了总数的80%以上,从该书上述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收录的除加拿大、夏威夷和大阪神户的华侨情况外,大部分都是南洋地区的实地调查,而这些实地调查中主要侧重的是地理、经济、华侨社会和华文教育的概况。从编纂体例上看,编者把《南洋实地调查录》作为第一篇文章,接着是《南洋华侨》,然后到华侨学校,再到华文教育的概况,从大到小、从宏观到细节,还原给研究者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南洋华侨社会,可以说,此书可作为研究者了解南洋华人华侨的一面镜子。
      2.分类详细,检索方便。
      综观许多资料汇编,在体裁、内容、结构上常常混杂不清,标准不一,使研究者无从下手,给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如2008年国家图书馆出版了一套《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南洋史料》,连同续编共24册,此书影印了民国时期的一些期刊《南洋研究》《南洋情报》等,是研究民国时期南洋问题的重要史料。[3]但美玉总有瑕疵,稍感缺憾的是,在每一册的卷首只有期刊的目录,而没有文章的总目录,如查找文章须先找到期刊,然后在期刊中查找,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为影印的原因,有些资料不大清晰,给研究者带来许多不便。而《华侨卷》却没有这些因素,文章目录和文章所述部分的目录分类简单明了,并且重新排版,从文章的内容上由大到小、由宏观到微观、由全面到细节,查找资料和翻看都相当便捷。比如,需要华文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在卷首的目录中找到《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该文章的篇首又有目录,从这些目录中可以看出其研究范围及对象,如:南洋侨教的史实、发展、实况、调查及改进等,研究者一目了然,检索事半功倍。
      3.资料翔实,论据充分。
      用史料说话是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资料翔实就是此书最大的特色。编者遵循这一原则,收录的文章论据充分、资料扎实、内容全面。如该书的第六篇文章《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的第一部分——调查之部,基本汇集了当时南洋所有华侨学校的概况。这些华侨学校的调查表是由许多不同的机构统计的,并不是单独一个机构汇集完成,如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的《南洋华侨学校调查概览》,中央侨务委员会的《南洋华侨学校概况》,华侨努力周报社的《缅甸华侨学校调查录》,等等,这些统计数据因许多原因会有些出入,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同,研究者才可以进行相互比较,从而得出准确的判断。这篇文章从大到小分为许多部分,比如《南洋华侨学校调查概览》和《龙目岛华侨学校》,由南洋地区华校的总体概况介绍到某一地区华侨学校的详细情况,使研究者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对该地区华校情况有了比较客观的了解。
      该书除资料翔实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各种数据详尽,清晰明了。如上篇《南洋华侨学校之调查与统计》中南洋各华校的微观数据,又如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的《南洋华侨学校调查概览》中囊括了108所华校,第一个是棉兰华商学校,调查表对该学校的创立经过、所在地址、董事总理、教职员数、学生数、学校编制、校产基金、经费状况、校舍、设备、教科用书和学生籍贯等都作了详细记载,可谓是应有尽有,蔚为大观。再如,该文的第二部分——统计之部,除了一些统计数字外,更有了一些总结:1928年华校学生与英校侨生之比较、各地教育界的变动、各地广告件数及其类别等,这些都是研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珍贵史料。
      三、《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的史料价值
      我国学界多年以来对华人华侨的研究从未停止,但资料的缺乏和实地考察的不便一直以来不能使此学科突飞猛进。目前国内保存的珍贵史料主要保存在厦门大学和暨南大学,其余各高校及研究机构相对较少,由于许多研究者只能使用二手资料或三手资料,因此原始文献资料始终是国内学者研究东南亚华人华侨问题的障碍。
      《华侨卷》收集的资料重要而典型,材料涉及面广,适用范围宽,所有调查统计的数据皆为当时南洋问题的研究工作者进行的实地调查,因此这些丰富的历史资料具有权威性,可弥补国内史料不足的情况,对我们深入研究东南亚华人华侨问题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如《南洋华侨教育调查研究》,该文的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侨教的背景及发展,其中包括南洋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华侨的移殖史、南洋各属的殖民教育概况、我国历代政府与侨民教育的关系、各属殖民政府摧残侨教的实况等,末尾附录了殖民政府颁布的一些限制华校发展的“学校注册法令”。第二部分是南洋侨教的调查,介绍了历代调查的整理统计、解释,以及调查的经过。此部分的重点是对侨校学生、教职员、教学、建筑及设备和经费等的调查统计,如建筑及设备的调查包括校舍来源及形式、校舍面积、教具及仪器、图书杂志、图书馆等方面,并且这些统计数据的末尾附有调查者的分析及结论。此文概括了南洋华文教育的背景、发展及变迁,用数据解读了侨教的各个方面。以上可以看出,无论“学校注册法令”还是各类统计数字,都对20世纪上半叶东南亚华文教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综上所述,《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一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分类详细、检索方便,资料翔实、论据充分,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了解和研究民国时期南洋华人华侨社会生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总体来说是一部珍贵的史料汇编。此书的出版必然会给民国时期南洋地区华人华侨问题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9.
      [2]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华侨卷[G].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10.
      [3]民国期刊资料分类汇编——南洋史料[G].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推荐访问:评介 社会调查 华侨 民国时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