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时间:2021-06-05 04:01: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我们今后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遵循。进入新时代,书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促进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努力奋斗。
      关键词:民族团结;宗教政策;进步教育
      一、民族团结进步的基本内涵概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是对过去民族团结教育的延伸和创新,对我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重大的指导意义。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既要重视思想教育、又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既要搞好团结,又要促进进步;既要抓好物质层面的项目,也要抓好精神领域的建设,把改善民生和凝聚民心统一起来;既要开展集中性的活动,更要统筹安排、扎实做好“民族团结进步”这项重大而宏伟的事业,要绵绵用力,久久为攻。
      1.从物质方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强民生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大脱贫攻坚力度,使各民族群众都有幸福感和获得感。
      2.从精神方面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努力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瑰宝,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各民族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民族齐心协力,旗帜鲜明地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坚决反对一切打着民族、宗教的幌子进行分裂祖国、扰乱社会秩序、破坏民族团结的险恶勾当,坚决抵御来自国内外宗教极端思想的侵蚀和渗透,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如一地跟着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各民族同胞的力量。
      二、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要求,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就是要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克服狭隘的民族意识,让各民族群众在具有各自民族认同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形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观念,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而巩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国家。任何民族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是理所当然、完全正常的,但是这种观念的建立不能局限于狭隘的民族观当中,必须突破局部地域、陈旧观念等的限制,如果树立了不正确的民族观、建立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就会给民族关系带来严重的苦果。现实中一些人片面看待民族现象,凡是以族群画线,情绪化地看待民族问题,自视优越、鄙薄他人,排斥其他民族,缺乏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这些问题虽然仍主要属于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但危害深远,是形成民族情绪、制造民族矛盾的温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深刻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发挥民族团结的正能,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民族团结重在打破民族区隔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核心和关键,要坚定不移、千方百计抓紧抓好。”
      在民族发展进程中,由于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生存环境的差异性,群众之间或多或少的遗留有民族隔阂的问题,在现实中存在一些不必要的民族区隔和不同民族间的疏离状态,特别是文化隔膜、认识误区、理解偏差等等,缺乏彼此间的信任和存在偏见心理,一些人以民族为界、以宗教画线,对其他民族不开放包容、不交流互动,甚至以邻为壑、歧视仇视、兵戎相见,给民族关系带来不和谐甚至是伤害。这些问题是破坏民族团结的隐患和症结,是影响民族团结的重要原因,在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亟须破解和化解这些难题。
      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需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各民族在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来充实自己民族的文化内涵,要以敞开胸怀,打开怀抱,用积极、赏识的姿态对待每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第二,加强民族间的认同,增进彼此互信,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加强民族间的互通、互学、互信是增强各民族文化认同的必经之路,增进彼此了解和感情的必要途径。第三,正确理解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的区别。民族融合大多是指合成一体,构建重组;民族交融,更多的是指各民族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反思过去,具体民族间的融合而成为另一个民族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不同民族彼此间的交融,一方面充实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补充了新鲜血液,壮大了自身。
      四、依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提高宗教工作法制化水平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在我国各项法律中,对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作了重要规定。要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通过法律来保障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依法处理民族问题,依法协调民族关系,筑牢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法治根基。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公民不管是什么民族,信仰什么宗教,只要触犯了法律,是什么性质就按什么性质处理,绝不含糊,决不姑息,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財产安全,坚决维护法律权威,一切活动都应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在依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过程中,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坚持在法律范围内、法治轨道上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要依法依规顺利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有序进行。二在处理不属于民族问题时,要坚决“脱敏”去敏感化。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是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是建立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贯彻落实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遏制极端、打击犯罪”的宗教工作原则,贯彻好宗教工作的四句话,提高做好宗教工作能力和水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握“宗教工作本质上就是群众工作”的深刻内涵,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作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宗教政策 民族团结 全面贯彻 推进 民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