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1985年百万大裁军

    时间:2021-05-25 12:03: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历史是一面镜子,把目光投向过去是为了走好未来的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又一次站在强军变革的门槛前,由此,对新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简整编的回顾与耙梳立意不言自明。而这其中,1985年百万大裁军意义非凡:这是一次中共中央科学分析世界格局,准确把握战争与和平发展趋势而做出的战略举措;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的裁军;是一次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调整配备三总部、大军区、军兵种领导班子,努力“不遗留问题”的中央军委新老交班;是一次致力于改变军事领导体制、凝聚战斗力的军事改革。围绕1985年百万大裁军这个主题,笔者专门采访了时任副总参谋长、负责军队编制体制调整的何其宗将军(以下称何将军)。在南京寓所,何将军精神矍铄,用浓浓川音很切题地接受了九个小时的采访,笔者在录音资料整理完毕后,趁何将军来京之机,对访谈内容再行补充、核对。在历史的真实与亲历者的相互印证中,有关1985年百万大裁军启示和镜鉴意义的思考由此而生,成文依采访为据,奉飨读者。
      百万大裁军的缘起:战场是部队战斗力的试金石
      谈到20世纪80年代的军队建设,何将军认为绕不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何将军196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1966年任师警卫连排长,1969年任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参谋,1978年任副团长兼团参谋长,1979年任团长。入伍不久参加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在副团长兼参谋长任上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笔者的采访也是从对越还击作战开始的,何将军这样分析这场战争: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南要在东南亚做霸主,苏联也支持和利用它,金兰湾驻着苏联太平洋舰队,想(对中国)形成南北合围。1979年前,一再在中越边界进行军事挑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决定惩罚它。从1978年积极准备,1979年进行有限自卫还击作战。邓小平说过,亚洲的事情自己解决,外部不能帮助。
      这一仗总体来说是杀鸡用牛刀,取得了胜利,证明军队还是听党的话的。……当时“文革”才结束不久,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各部队受“文革”的影响是很大的。紧抵前线的昆明军区派系斗争就很激烈,对战斗力的影响是存在的。
      1979年作战后,只作了总体上的总结,而军事方面的系统总结一直没有完成,但暴露出的问题是明显的。具体战例上,有很多教训。有的作战方向把军队的建制打乱了。……特别是后撤的时候,组织得很乱。总参为此发了通报,叫我们后撤的时候必须要很好地组织,不能像其他作战方向的部队那样乱。……后来我们采取战斗员和火力交替掩护的措施,很好地组织了撤退。
      经过十年“文革”,部队的派性斗争严重地影响了战斗力;从硝烟中走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后几十年的和平环境,经过对越作战的检验,暴露出了人民军队战斗力严重弱化的问题,引起了中央军委的严重关切。邓小平在1980年中央军委党委扩大会议上极有针对性地指出:“军队有没有战斗力?一旦有事行不行?我讲的不是像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这样的事,这样的事好应付。如果从我们面临的更强大的对手来说,衡量一下我们的战斗力,可靠性怎么样?”
      战场是部队战斗力的试金石,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出现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军队改革,有关中国军队的领导体制、编制体制、作战训练、官兵比例、干部年龄结构及素质要求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中央军委聚焦思考的改革内容。
      裁军势在必行:军队的肿、散、骄、奢、惰
      谈到1985年百万大裁军,另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是1985年前的几次精简整编,尤其是被何将军称之为“第一个阶段”的1982年整编,言外之意,应重视这次整编对大裁军的基础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至198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先后经历了多次精简整编。特别是从1975年邓小平担任总参谋长和军委副主席至1985年的十年时间里,连续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体制编制调整和精简整编。
      1975年6月24日至7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文革”十年间召开的唯一一次军委扩大会议,意在清除林彪对军队建设所造成的影响,贯彻执行毛泽东关于“军队要整顿”“要准备打仗”的指示。会上,邓小平以《军队整顿的任务》为题发表讲话,明确指出军队整顿的任务就是整顿军队存在的“肿、散、骄、奢、惰”问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69年中苏珍宝岛之战后,近十年的整军备战,兵员膨胀严重,到1975年全军总员额共计610.8万人。邓小平所说的军队“消肿”就是要解决编制问题,但接下来的整编因江青集团的阻挠而中断,原本压缩到450万员额的任务没有达成,全军实际保有员额529.9万。1977年邓小平恢复职务后,强调军队要继续“消肿”,严格按编制定额精简,不许超编。这次精简整编,又由于1979年2月实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部队不仅没有完成精简任务,战时扩编使部队员额达到了602.4万人。
      谈到军队的人浮于事,何将军以他的亲身经历道出了当时基层部队情况:
      1978年准备打仗时,我作为军的作训参谋下到93团,我的任职是副团长兼参谋长,可当时所在团已经有四个副团长,加我五个,副参谋长七八个,都是“支左”回来的。……就全军情况看:全军各大军区领导成员少则十几名,多则20余名,部队官兵比例为1∶2.6,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军队。一些机关或部门重叠,或分工过细,或机构和装备分离,情况不一而足,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广大干部战士工作积极性不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轨道上,对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0年3月12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邓小平发表《精简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讲话,指出军队体制编制不适应现代作战要求,必须进行改革的要求。此后的部队精简主要是减少不必要的非战斗人员,减少统率机构、指挥机构人员。最主要的是减少干部。这次精简整编从1980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到1981年底基本完成,解放军人数由602.4万人减到450

    推荐访问:裁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