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营造和谐交通环境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1-05-13 08:01: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道路交通环境的和谐与否,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程。所谓和谐交通环境,就是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活动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和交通服务。具体地讲,和谐交通环境就是实现道路交通的多元协调与共管、参与者文明与亲和、管理过程有序与高效。
      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道路交通环境同样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稳定的结构和特定的功能。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的公共工程、道德工程、民生工程、法治工程以及基础工程等“五大系统工程”建设,是构建和谐道路交通环境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加强交通管理公共工程建设,实现多元社会的协调与共管
      
      道路交通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综合工程。它涉及到政府决策、交通规划、道路建设、车辆设计与生产以及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只有全社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负责、协调管理,才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第一,围绕“政府领导,各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交通管理新机制的统领,加快交通安全工作制度和责任制的建立和落实。当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协调、不和谐因素,都会间接地反映到交通安全上来。因此,要着力解决交通管理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就要首先从建立健全各项交通安全制度入手,强化各级、各方面交通安全责任制。比如,交通安全工作协商制度,情报信息通报制度,工作决策措施保障制度,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等。同时要做到“三个把握”,即把握好各项制度措施的出台时机,做到因地、因人、因时制宜;把握好各项制度措施的推行力度,持续稳步,循序渐进;把握好各项制度措施的公众承受力,兼顾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
      第二,拓展公共工程合作和交流渠道,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方法、务实的机制来解决交通管理的深层次问题。交通安全问题不是一个孤立、单纯、静态的表层问题,它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新的人民内部矛盾。各自为政、集团利益、法规迟滞又是当前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瓶颈”。比如:道路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忽视或弱化管理部门意见的问题;保险、医疗部门的行规与之不配套,不能及时实施救助的问题,文化教育部门交通安全教育“壁垒”阻隔的问题;车辆制造、维修、监管不力等问题。
      > 鉴此,加强交通管理公共工程建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一是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研究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管理规律,完善管理体制,改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交通安全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相关行业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和公共服务的水平;二是围绕大局,合力共建,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实施教育、完善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需求,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医疗救助、公共慈善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交通安全工作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三是激活相关行业的能动作用,在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负责的框架下,要进一步理顺公安交管、安全生产监督、交通、城建、工商、教育、卫生、保险等行业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建言献策,合理界定和科学规范相关行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交通管理齐抓共管,集成治理的良好局面。
      第三,发挥公安机关依法司职的主力军作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国家赋予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作为交通管理执法主体,在公共工程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各级公安交警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促稳定”为己任,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工作方针,在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上,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研究和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交通安全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社会各方面组织起来,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开展持续性、规模性、科学性的全民交通安全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依法实施管理,不断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管理道德工程建设,实现诚信社会的文明与亲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为基础,加强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内容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也包括道路交通的文明建设和交通参与者的道德养成教育。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多年来不断地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成员的交通道德水准和文明交通意识,并收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同步的积极成果,但是加强交通管理道德工程建设,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和认真做好的一项根本性、全局性、民众性的工作。
      首先,重视社会公德教育,营造文明交通环境。《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作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要求全社会常抓不懈,共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强调社会公德教育,是因为社会公德在道德范畴里,是靠先进文化、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力量来保证其公共活动的行为规范,它是社会诚信与亲和、公正与正义、规范与协调的具体体现,它所调整的范围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社会活动的一切方面。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在总则当中明确规定,各级政府、社会成员单位以及新闻出版单位具有对所属人员和社会人员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正是把交通出行的道德规范作为社会公德的一部分,摆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价值的突出地位,倡导运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养成教育的方法,发挥社会主义道德的调整作用,把人民内部的利益矛盾和交通出行矛盾调节到合理的限度内。通过树立交通文明典范,大力宣传和培养交通道德理念,提升全体交通参与者的道德素养,并转化为参与者自觉的交通文明行为,克服人们不良习惯和习气,减少和降低建设安全、畅通、有序、文明道路交通的负效应,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文明的交通环境和亲和的人文环境。
      其次,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守德”体系建设。党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机动车驾驶人员以及与机动车相关的各类人员是交通参与者中最大的专业性群体,也是维系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加强对这一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使之自我完善并能自律、自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贡献。
      我们倡导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具有市场经济的时代特征。当前,应把“守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守德”就是要求我们从业人员讲德、施德、用德。强化“守德”体系建设,重点要强化“守德”教育和“守德”监管,对于驾驶人及机动车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围绕“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强调职业态度、社会责任、劳动贡献,包括对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贡献是须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责无旁贷有监管和教育的责任,相关行业和有车单位(含私车)同样有对驾驶人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共同目标一致,相辅相成,进而优化行业环境,优化交通环境,优化社会环境,保证自身利益和社会整体效益相互融合,各得其所、进步繁荣。
      再次,重视个人品德教育,强化“尊重生命,安全共处”的亲和意识。交通管理如何体现人文关怀的时代要求,如何追求在交通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和自我发展,是现代交通管理道德工程的重要一环。应当看到,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衍生出的“物质至上”、“利益驱动”潜意识,或多或少地使部分人价值理想缺失、道德品质沦丧,甚至个别人漠视生命,屡屡侵害。之所以提出重视和加强全民性的个人品德教育和修养,就是要通过和谐的文化精神浸润每一个人,提升交通参与者精神境界,丰富诚实、友善的本质属性,促进交通参与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的、正常的、丰富的交通生活中多一些自警自爱,互礼互让,亲和亲善,少一些违反交通法规、有悖基本道德的行为,尤其是要着眼于中小学生的操守教育和养成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摒弃物质财富满足造成的意志失落、唯我是用、唯利是图思想,重视品德教育和启发感化教育,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维互动,齐抓共管,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以长期维护道路交通的安全环境,营造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推进包括文明交通在内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推荐访问:营造 和谐 和谐社会建设 环境 交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