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法律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启示

    时间:2021-04-08 20:0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依法治国政策得到全面推进的背景下,法律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引发人们对法律与生活密切关系的思考。基于这种认识,论文从学术和生活两个层面对法律的内涵进行了解读,指出法律确立的目的在于服务人民,所以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得到了渗透,还应将法律当做是生活的灯塔和人们行为的预言者,督促人们自我反省,以便更好的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法律 生活 启示
      作者简介:张卓雯,洛阳市第二中学。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06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则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利器。对于许多普通公民来讲,法律似乎是国家的事情,距离日常生活较远。但实际上,法律却来源于生活,最大的作用则是为公民生活提供基本范式,满足公民生活内在需要。因此,还应当认识到法律在生活中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从而更好的对待法律。
      一、法律的内涵
      认识法律,还要从法律的内涵解读开始。在理解法律时,人们常常从学术高度对其概念进行讲解,要求人们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但实际上,法律的内涵除了从学术上解读,还要从生活中解读,才能加强法律与生活的联系,带给人们更多启示。
      (一) 学术上的法律
      从学术上来看,法律为国家产物,是在政治、意识形态、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的阶级为实现统治和管理国家目的,按照一定立法程序颁布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为国家统治工具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只有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才能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法律的制定、修改和頒布,并强制性的实施。马克思主义在定义法律时,将法律解读为由国家制定、保障实施,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体系 。由此可见,法律之所以产生,实际是为了对统治阶级的利益进行维护。按照法律规定,人们需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违反法律则会受到国家制裁。在封建社会,由地主阶级的代表——皇帝或大臣进行法律的制定。在西方的资本主义设备,则有资产阶级利益代表——议会进行法律的制定。在社会主义社会,则由无产阶级利益代表——人民议会进行法律的制定。因此,中国的法律由代表人民利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始终坚持维护人民的利益,并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改革。根据学术的解读可知,人民始终占据主体地位,法律则为客体地位,因此不能将法律当成是不变的教条阻碍人类社会的发展,违背民主法治精神,造成主客体的地位颠倒。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要时刻牢记法律并非统治人民的工具,而是需要为人民服务。
      (二) 生活中的法律
      通过学术解读可知,法律尽管是崇高且神圣的,但是确立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能够起到规范人们行为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还要加强对生活中法律的理解。在现实生活中,提起法律人们首先会想到“打官司”,联想到法院、法庭,知道在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惩治罪犯。同样的,如果犯了法,也需要接受法律的惩治,因此法律不仅代表着权利义务,同时也代表公正。在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法律,人们的吃、穿、住、行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比如在买菜、购物的过程中,人们将得到《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保护,但是也要在交易过程中支付费用,否则将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接受处罚。在住房方面,无论是买卖房屋或租赁房屋,都要进行合同的签订,以便使交易双方的行为能够同时得到法律的制约和保护。在出行过程中,则要遵守《交通法规》,同时也会受到法规的保护。正因为生活中人们都能遵照法律法规行事,才能使社会有序运行。由此可见,法律与每个公民有关,其实就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范式,人们需要依靠法律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在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接受法律的监督。在立法方面,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国家也一直在回应百姓关切的社会热点问题,促使《反家暴法》、《慈善法》、《种子法》、《广告法》等各种法律法规得到了制定或修订,以解决生活中人们遇到的问题,满足公民的内在需求 。
      二、法律在生活中带来的启示
      结合法律的内涵,透过生活,可以发现法律带来的诸多启示,将法律作为灯塔、预言者,通过发反省实现自我监督和管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
      (一) 法律能够成为生活中的灯塔
      国家颁布法律,根本的目的在于服务人民,使人们明确知道能够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以保证人们能够安心生活。所以,法律是人们生活中的灯塔,指引着人们的行进方向,避免人们在社会发展中迷失自我。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完成法律知识的学习,才能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近年来,校园欺凌、霸凌案件频发,涉及较多初高中生。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校方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诸多案件中,一些施暴的学生并不清楚自身的行为触犯了法律,而受害学生也不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和约束他人,只得忍辱负重或以暴制暴,时常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这类案件如果一直未能得到发现和解决,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学生后期进入社会生活后,还容易引发社会纠纷,导致一些社会恶霸的产生,促使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学校能够加强法治教育,家长能够做到正确指导,使学生能够先做到知法、懂法,才能使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也能使学生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进入社会生活后,才能学会正确的处理各种社会纠纷,实现犯罪的规避,继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 法律将是人们行为的预言者
      人人心中都有善念和恶念,在将想法付诸行动之前,法律将成为人们行为的预言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影响。正是由于人们根据法律能够提前预测自己的结局,才使得更多的人选择遵纪守法,约束自己的行为,成为社会的合法公民。比如在生活中,面对触手可得的他人财物,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占有欲,希望将财务纳为己有。但是考虑到这样的行为在法律上被称之为盗窃,属于非法侵占他人财务的行为,并会因此受到法律惩处,人们将会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坚守住自身的道德观念。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到处充斥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传统美德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不符合时代要求。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生活中,人们面对的诱惑逐渐增多,道德则得到了不断淡化,但是由于法律这一预言者的存在,使得人们依然记得约束自身的行为,避免触犯法律去做伤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事情 。因此在生活中,还应加强对法律的学习,才能通过预测实现对自身行为的有效控制,避免自身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

    推荐访问:在生活中 带给我们 启示 法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