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传媒中女性主义的凸显

    时间:2021-04-07 20:02: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9-5322(2007)03-0085-2
      [内容提要]女性主义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背景下依然执着地向前发展,传媒成为其施展影响力的重要阵地,塑造出来的各类女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女性主义在现时代的困惑与迷思。本文对某市“粉红丝带事件”加以个案分析,力图探讨受众对传媒中女性形象的不同解读,认为传媒应以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女性主义,在重塑现代女性形象与推动女性主义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传媒;女性主义;粉红丝带
      
      2006年6月8日,一幅半裸出镜的公益广告昂然出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要公交站台的广告牌上,为宣扬仁爱精神的“粉红丝带”国际活动代言。三位代言人分别是湖南某电视台当红女主持、长沙某电视台当家花旦和湖南某高校大三学生。
      这则广告虽处理得巧妙而艺术,不过毕竟是夺人眼球的宣传照,加上三者的特殊身份,因此一经登出,立即成为市民们街头巷尾的热议话题,从而引发了一场声势颇大的“粉红丝带事件”。
      
      一、“粉红丝带”:通过传媒凸显女性主义的积极内涵
      
      女性主义(feminism)最初译为“女权主义”,是源自西方女权运动的一个范畴,于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中,指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思想或主张。此后其意义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学者多译为“女性主义”。
      “粉红丝带”全名粉红丝带乳腺癌防治运动,1992年发起于美国,在女性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旨在倡导女性预防乳腺癌,注重自身健康,传递贴心关爱的温情气息,体现出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自农业社会以降,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或日“父权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即社会性别定轨。而“社会性别”的英文为“Gender”,与“Sex”(生物性别)相对应,强调前者为一种文化构成物,是社会建构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女性主义先驱西蒙·德·波伏瓦在分析这一社会特征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二性——女人》,力求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分析女性为何成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并提出女性获得独立人格和自由解放的设想。此后“第二性”便成为女性的代称。随着女权运动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反性别歧视与反种族歧视相结合,共同形成一种以反对男性和种族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活动和性别文化与意识形态话语类型。
      自诞生之日起,新闻传媒就以其角色的中介性和作用方式的大众化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在w·李普曼“拟态环境”的概念中,将媒介所反映的现实归结为“只要我们信以为真,我们似乎就会认为那就是环境本身。”身处当今人际关系日渐松散而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时代,媒介的“拟态环境”功能不断得到强化,女性形象一方面在其中得到部分真实表现,但更多的则以“第二性”的地位出场:电视、报纸、广播、网络中,女性大多以贤妻良母、美女模特等男性辅助角色的形象现身。后现代主义代表拉康认为,在当代社会,不光具体语言,连语言结构本身都充满了十足的男性气质。传媒中的表现尤其如此。
      而“粉红丝带”的意义在于,传媒通过青春健康且富于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引导女性关爱自身,提高对疾病预防的重视,从展示个体的角度凸显女性作为整体独立性的提升。
      
      二、分歧:女性主义在传媒中遭遇不同解读
      
      尽管“粉红丝带”是一种公益性的活动,但在当今“允许宽容”和“允许不宽容”并存的时代,仍然引来一片众说纷纭,由此折射出受众对传媒中女性主义的不同解读。
      
      1、正方:传媒中的女性之美
      对于这一事件中三位女主角的半裸形象,赞成者认为,三位女性能大胆为女性做宣传,就是勇敢者,半裸与否,只是一种艺术的需要。正如她们自己所言,这种“身体对话”的方式,更纯朴自然而易引起对女性健康的关注。
      欧洲文化研究学派代表霍尔早就洞若观火地指出,一切的意义源于对文本的解读,受众可对文本讯息作多种理解,主要包括支配式解读、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在赞成者眼中,以“粉红丝带”为代表的传媒活动中所体现的女性形象是美的、具有独立思想和意识的个体,“纯洁、高尚、性感、美丽、关爱、健康”。
      
      2、反方:娱乐化时代的又一“佐证”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尖锐地指出,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娱乐化时代,人类已演变为“娱乐至死的物种”,无处不在的传媒网络使脱离生活而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肤浅功能——提供娱乐,严谨、深刻而富于思想性的主题正让位于娱乐和简单快感。
      反对者提出,在“粉红丝带事件”中,“美女+半裸”的宣传方式不过是一种吸引大众眼球的噱头,虽明言为主旨良好的公益活动,仍无法逃脱娱乐至上的一场低俗的游戏。
      
      三、传媒的应为之道: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粉红丝带事件”在素以传媒业发达著称的长沙市刮起了一阵旋风,很多媒体纷纷对此予以报道,也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当前情势下,传媒应如何对待女性主义在其中的展现?
      
      1、有所为:合理引导,纠正对女性主义的误读、偏读和浅读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受众虽不再是受传者支配的应声而倒的枪靶,但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和渗透仍然对受众的认知方式与思维习惯产生潜移默化影响。而女性主义从发端至今,其意义一直变动不居,传媒任何一种带倾向性的宣传,都极易造成受众对女性主义真正内涵的误解。
      那么女性主义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其最宽泛的意义是: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所涉及的是政治权利问题而非自然事实。再推广至社会生活中,主要强调女性为争取精神与人格的独立自由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其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最初激进式的“革命”已逐渐让位于温和式的“改良”(这也是将“女权主义”改译为“女性主义”的原因),开始以更审慎冷静的态度探讨女性在当今社会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但我们今天在传媒中所看到的女性形象仍然单一化、平面化、模式化,只有在被男性认同、为男性服务的前提下才具有价值。女性主义先驱之一的福柯很早就提出“训诫式凝视”的概念,意即女性身受社会压力和性别定轨的“凝视”,不能逾矩而为,同时女性也不知不觉在这样的框架内对自我加以约束与管制。而女性主义的要义则是:其提出超越单一性别价值标准的“双性同体”理想,认为女性的美不只有一种标准即符合男性的审美通识,而是可以依照自身意愿,冲破外在和内在的无形藩篱,自由发展成各具特色的个体。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女性正逐步向职业多样化、形象立体化、定位丰富化的趋势发展。监测环境,及时向受众提供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要事件与最新变化,被看做

    推荐访问:凸显 传媒 女性主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