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和谐劳动关系背景下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1-03-28 00:00: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劳动关系调整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强资本,弱劳力”的情况下,劳动关系要真正的实现稳定和谐,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劳动权和生存权是基础,劳动基准法是劳动法重要的部分,是维护劳动者最低权利的首要的、根本的立法项目。然而,目前我国仍未颁布一部健全、统一、完善的劳动基准法,这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具有制约作用。本文通过案例和对比分析劳动基准立法存在的现实挑战与问题,对我国劳动基准立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与设计。
      关键词 和谐劳动关系 劳动基准 统一立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法学会课题《“互联网+”用工法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SLS(2017)G47)、山东管理学院课题《资强劳弱背景下劳动者基准权益的保障路径》(项目编号XJ201704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房亚玥,山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法与社会保障;孙亮,山东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劳动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010
      一、提出劳动基准立法问题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随着社会转型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在劳资关系方面,劳动者对其利益分配的不满在加剧。在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弱化的情形下,劳动者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的能力又极为有限,目前我国的劳资双方在劳动关系中利益冲突有加剧的趋势,但现有劳动立法未能满足劳动者对于调整劳动关系的预期,我国至今仍未颁布一部完整的劳动基准立法。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健康权和劳动权,就需要体现国家意志和公共权力的劳动基准立法的构建。
      二、和谐劳动关系背景下劳动基准立法概念的厘定
      我国劳动立法从计划经济时代到市场经济时代转型的大的历史背景下,在劳动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企业走上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道路,劳动者地位和权利弱化,在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出现新的格局。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未颁布一部完善的、统一的、健全的劳动基准的法律,现行的劳动基准法律存在立法理念不清、立法阶位不高、劳动基准立法分散、适用范围不明确、劳动基准法律之间互相冲突、法律效力不强等诸多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劳动基准立法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为促进我国劳动立法与世界接轨,加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对劳动基准立法做重新的设计和构建。
      三、我国劳动基准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没有完整的劳动基准立法,相关内容分散于各种劳动法律文件、规章中,立法分散,法律階位不高
      如对于女职工享受产假假期规定,有的出现在《劳动法》中,有的出现在《计划生育法》中,有的出现在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上述法律、规定中,有的是国家立法规定,有的出自部门规章,有的出自地方性政策等,这给劳动基准的执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又如,从我国的劳动基准立法数量和阶位来讲,仅有三个关于工资标准的规定,一是关于劳动工资总额,二是关于最低劳动工资,三是关于劳动工资支付,但这三个法律文件不是最高权力机关和常设机关通过的立法,而只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其法律效力大打折扣。
      (二)劳动基准立法内容缺失和陈旧,规定不具体、不统一,地方规定存在差异
      我国目前执行的劳动基准仍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八十年代的法律文件规定,例如关于职工探亲假问题的文件,是1981年国务院发布的,适用范围是国有单位的固定职工。自该文件颁布三十年以来,我国市场化用工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用工形式上早没有固定工的概念,随着交通的便利、法定假期增多,职工探亲便捷性已今非昔比,类似的相关规定早该废止并更新。又如职工探亲假的计算标准,该标准也不统一,一部分按工作日计算,一部分按自然日计算。
      另外,我国各地关于劳动基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造成劳动基准立法差异性大;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劳动力的就业流动规模将不断扩大。以上不足都将给分散、不健全的劳动基准立法提出严峻的挑战。
      (三)劳动基准的法律在执行中用人单位法律责任不明确,执行效力不足
      现行的劳动基准规定中,没有完善的用人单位违法制约机制,以工资为例来看,劳动法规的落实以及职工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内容问题上,北京、天津、深圳等省市都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天津市规定每个月的加班工资基数的计算依据是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每月实际提供正常劳动所得的工资总额中,由扣除伙食费、房屋津贴、交通费、出差补贴、劳动保护费等后的数额确定;深圳市规定,加班工资的基数应按照标准工资来计算,标准工资是指在正常劳动时间内,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正常劳动所得的劳动薪酬,但并不包括业务佣金、一次性津贴、一次性补贴、季度奖、年终奖、年末双薪等各项目。地方法规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层面的立法标准制定地方实施细则,劳动基准立法在执行中效力大打折扣。
      四、建立健全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独立、相对集中、专业性、系统的《劳动基准法》
      目前为止,劳动法颁布至今已接近20年,法律条文中关于劳动基准的许多内容早已不再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的需要和时代特色。在我国今后的劳动立法中,迫切需要建立一部完整的、专业的、相对集中的《劳动基准法》。通过建议一部专门的《劳动基准法》,对分散的、零散的劳动基准进行集中整合,对于内容部分缺失、不细化、陈旧的、法规相互冲突的法律条文进行进一步的修改、补充、立法、废止以及修改,使关于劳动的各个立法项目能够协调、配套发展,特别是《劳动法》与《基本劳动基准法》这两部法律之间的协调和配套。改善和提升目前法律适用比较混乱的劳动基准立法的现状,形成统一的、综合性、系统化的劳动基准体系。

    推荐访问:基准 立法 劳动关系 和谐 劳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