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建立新型基本医疗制度的思考

    时间:2021-01-19 04:00: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倍受关注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几经酝酿终拉开了大幕。这是我国政府为医药卫生领域振兴注入的一剂强心剂,同时也是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整合的标志。本次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突出亮点是: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彰显民生。这不仅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巩固我党的执政之基、加强执政的合洳巨基础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的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关键词:公共产品;政府职能;医疗制度:医改
      
      一、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种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
      现代行政学理论指出:“公共物品是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广义的公共物品包括产品和服务两个方面。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即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根据公共物品的定义可知,判定一个物品是公共物品还是私人物品,主要从它的两大特性来分析。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
      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殊性,导致市场机制决定的公共物品供给量远远小于帕累托最优状态。先后出现庇古均衡,林达尔均衡、萨缪尔逊均衡和马斯格雷夫均衡等四种主要的公共物品均衡模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进行研究。
      既然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是失灵的,政府的介入就成为必要。但是“政府介入公共物品的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所有的公共物品,更不等于政府完全取代公共物品的市场。政府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可以通过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委托私人企业的间接生产方式来实现”。
      (三)对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启示
      由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所提供的,是最低收入阶层也能获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保证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对于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财政是责无旁贷的。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新医改方案的最大理念创新,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并内在地要求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起致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必要性
      
      (一)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责任
      由于存在“市场失灵”,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赋予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使命。我国在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一方面不断引入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一系列配套改革。其中,政府职能转变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对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作用做出了高度概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社会服务”
      特别是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滞后,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贲”已经对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效发挥政府公共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要“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再次明确了政府作为公共产品主要提供者的职责,体现在本次“新医改”中就是由政府来购买基本公共医疗服务向全社会提供。
      (二)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没啥别没钱,有啥别有病”、“小病死扛大病扛死”这是老百姓害怕生病及生病后的处理态度的真实写照。当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个不小的群体:他们有病不能及时看,该住院不能及时住院。病未痊愈便要离开医院,生怕承担不了高昂的医药费用。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健康需求只是迫于昂贵的医药费用无力承担。这不能不发人深省,为什么同样作为国家主人的中国公民,他们的生命就显得那么的廉价?众所周知不管穷人死活,只顾经济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的发展模式。
      (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本身所应具有的普惠性价值取向
      我国医疗资源总体不足,配置极不均衡。原本已经是极其有限的医疗资源还被人为的配置成了“20~80”法则所描绘的畸形状态。据统计。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人均占有量排在世界lOO位之后。并且医疗资源的80%集中在城市,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大多数农村医疗点还停留在血压计、听诊器、温度计的“老三件”水平。这样的配置现状是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本身所应具有的普惠性价值取向根本背离的。为全社会提供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其合理性在于普惠性。
      
      三、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现实可能性
      
      (一)历史经验证明
      建国初期,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障体系。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基本上将所有国民都纳入员医疗保障体制之中,用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解决了世界总人口22%的基本医疗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况。
      (二)我国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这种投入水平在发展中国家位居前列,建立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已经具备,关键是如何转变人们的观念,以及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
      (三)国外经验证明
      中国和印度都是正在高速发展的亚洲发展中国家,“龙象之争”也是近年来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印度的卫生健康制度和免费医疗同样引起了众多公众和学者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在1997年对各国卫生系统效能和效用估算的评价排名显示,中国在卫生成就的水平和分布、制度反应性水平和分布上,以及按照健康永平评估的效能都明显高于印度,但是中国在资金筹措的公正性方面排名第188位,在191个会员国中倒数第四,而印度则在资金筹措公正性方面排在第42~44位。出现这一状况重要原因就是印度将有限的政府投入公平地补给最需要医疗服务的需方。
      
      四、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设想
      
      (一)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法治进程
      在基本医疗保险整个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国家必须担相当的责任,这个责任包括法律和经济两个方面。国家应加快基本医疗卫生立法,从法律角度明确强制参保的具体措施;明确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基金的办法;明确医、患、管三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补充医疗保险的具体实施办法。明确医疗保险各环节各类主体的违法责任。

    推荐访问:医疗制度 思考 建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