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坚守在雪山之巅的英雄雷达兵】雪山之巅

    时间:2020-07-24 07:31: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西藏,广袤无垠的雪域高原。   这里的天空静谧、高远;这里的大地圣洁、美丽。然而,你可曾知道,就在最远的天边――雪山之巅,有那么一批批军人在日夜守卫着这片蓝大。
      40多年来,他们先后安全引导军民航班52万余架次,完成了保障新型战机高原试飞、驻训等各项重大任务,先后有17名官兵为国捐躯……他们,就是离太阳最近、战斗在雪山之巅的高原雷达兵――空军驻藏某雷达团。
      
      为让雷达看得更远 我们愿意站得更高
      
      西藏,是祖国的西南大门。这个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因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而被国际航空界公认为飞行禁区,在这片天空航行的飞机尤其需要雷达的监视与引导。
      20世纪60年代,为了祖国领空安全的需要,空军第一代高原雷达兵毅然奔赴雪域高原,在冰峰雪岭安营扎寨,肩负起守护西藏空防的神圣使命。
      1965年10月,正是青藏高原大雪纷飞的季节。风雪中,一队军人向着海拔5374米的甘巴拉山顶艰难挺进。这群山之巅,正是理想的雷达阵地。
      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吃一把冰雪。作战参谋陈楚礼和战友们扛着勘测仪器,沿着雪山奋力攀爬。他的嘴唇裂开一道道血口,他的步伐越来越沉重,但信念的力量支撑着他继续前行。终于,他成了站在甘巴拉山顶的第一个雷达兵。
      为有效降低地形的遮蔽,雷达大都架设在高高的山顶上,要在这些人迹罕至的荒野之地修建雷达站,难度可想而知。没有路,官兵们就用随身携带的铁锹镐头修建便道;没有车,就把雷达拆分后用肩膀扛上山顶;没有房,就拣来块石,垒起墙垣挡风遮雪安营扎寨;没有水,就融冰化雪,挖坑建水池。就这样,雷达兵们硬是在钢钎打不进的雪山之巅扎下了根。
      短短几年时间,在海拔5134米的色季拉山上,在海拔4900米的荡拉山上……一双双“千里眼”矗立云端。从此,西藏地区结束了有空无防的历史。
      建站,举步维艰;坚守,才是对高原雷达兵更大的考验。
      该团雷达阵地平均海拔4988米,阵地上最大风力可达11级,每年八、九级的大风要刮9个月,雷达天线被吹得倒着转。特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人工值守甘巴拉雷达站,空气中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5-60%,雷达兵们高原反应极为强烈。头痛、胸闷、恶心、记忆力锐减。就是躺在山上不动,心跳都超过在内地跑步或者负重40公斤行走时的速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驻藏雷达团设在雪域高原的所有雷达却有效地运转了44年,空情信息一刻也没有中断。
      在运转的雷达背后,是一代代雷达兵付出的牺牲。在甘巴拉雷达阵地的阳光棚里,有一面6块铜匾组成的铜墙――上面刻着自1984年以来,456名曾经在甘巴拉服役的官兵名字。
      他,雷达操纵员许正兵,一位来自遵义喜欢弹吉他的小伙子。刚入伍就连写了3次申请,要求上甘巴拉。来到阵地第三天他就病倒了,被送下山住进了医院。刚出院,他又强烈要求再上甘巴拉。1989年1月10日,许正兵重上阵地的第二天再次病倒了。总值班员要求他跟拉水车下山,他死死抓住床沿,流着泪恳求说:“让我再呆两天吧,听老兵说,一般挺过一周就没事了。”当晚,他还在日记本上写下了“我一定要留在甘巴拉”的誓言,没想到两天后,这位18岁的战士再也没有醒来……
      他们,“子承父业”的“父子兵”――龙扶国、龙兵。原甘巴拉站炊事员龙扶国,1987年入伍,在甘巴拉一干就是13年,荣立三等功。服役期满后不久,一身高原病的他无怨无悔,又将18岁的儿子龙兵送上了甘巴拉,继续当一名炊事兵。龙扶国说,把儿子送到部队、送上甘巴拉,自己完成了心愿,这里虽然很苦,但再苦也需要人守卫。龙兵说,到父亲战斗过的地方继续战斗,让自己的名字和父亲的名字一起刻在甘巴拉,感到很光荣。
      还有他,雷达技师晏德忠。一次上阵地值班时,暴风雪席卷阵地,雷达天线剧烈摇晃,信号突然中断。他顶着飓风爬上天线,直到把同轴电缆稳妥地对接。由于体力透支过度,他一下从天线上摔了下来。至今,他的额头还留着一寸多长的疤痕。
      长期的高原生活,在雷达兵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据卫生部门统计,该团96%的官兵患有指甲凹陷、头发脱落、心室肥大等高原病。组建以来,先后有17名官兵倒在这里。雪山之巅,长眠着一个个年轻的忠魂1 44年来,二代代高原雷达兵扎根雪山之巅,用青春和生命履行着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一名党员就是一根标杆,
      一处阵地就是一座丰碑
      
      这是一段珍藏了20年的记忆:
      一杯水,从总值班员朱军的手中递到操纵员谢刚嘴边,从排长夏洪军指间传到战士容国和手上……一圈下来,满满的又回了朱军的手里。
      1991年10月26日晚7点30分,在甘巴拉雷达站阵地,临时党支部扩大会议正在召开,官兵们围成一圈,商量着一件大事。从10月22日以来,由于供水车发生故障,雷达和阵地生活用水发生困难。
      “同志们,现在情况很严重,请大家表个态,雷达是继续开机还是关机?”临时党支部书记朱军首先提出了问题。话音未了,大家态度高度一致:就是不喝一口水,也要全力保证雷达运转!第二天,官兵们能补充的水分只是两个人共食一个水果罐头,身体严重缺水,但油机依然轰鸣,雷达天线依然凌空旋转。
      傍晚,水车还是没有上来。油机员杨绍喜沙哑着对总值班员朱军说:“如果再没有水,油机就不能再工作了……”话说到这,小杨哽咽起来。排长夏洪军建议:将水池底部的冰碴子收集起来,如果实在不够,那就把官兵们的尿液也收集起来给油机用。
      说干就干,朱军操起铁锨,提着水桶第一个冲了出去……甘巴拉的夜,狂风四起冰冷刺骨,掀起的沙石打得人睁不开眼。官兵们跳进漆黑的水池,将钢钎用力砸向冰碴……
      28日清晨,在火红的朝霞里,甘巴拉雷达站显得格外壮观,雷达迎风旋转,电波划破碧空不断传向远方。而坚守阵地的官兵们,已断水3天……
      这是一段雪山顶上的“纤夫之旅”:
      2001年初,某雷达站雷达天线传动轴突然断裂,副站长徐兴刚立即报告团部,要求更换传动轴,但因雷达站远离机关1300多公里,再加上交通不便,无法及时更换。
      他马上派人第一时间把传动轴拿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去修理。可是修好后,用了两天又断了,连续焊了几次,最后这根传动轴还是光荣“下岗”了。
      作为进出西藏航线的必经之路,这个雷达站每天都要保障过往的民航航班。怎么办?徐兴刚果断决定:党员先上,人拉着天线转!
      就这样,在海拔5030米、零下30多摄氏度的雪山顶上,徐兴刚带着战士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像“纤夫”一样用背包带拉着雷达天线转。
      手磨烂了,戴上手套继续拉;脚走肿了,用雪敷一敷接着走……   这是一次不容迟疑的“选择”:
      一年深秋,部队奉命进入一等战斗值班,所有雷达24小时开机。甘巴拉雷达站库存油料告急,时任站长胡大庆亲自押车送油,当时大雪封山,油车凌晨2点多抵达雪山脚下时,由于积雪太厚根本无法上山。胡大庆二话没说,背起一桶柴油,吃力地向阵地爬去。夜幕中,背油的队伍形成了长龙,一个个党员骨干纷纷跟上,一直干到第二天中午,硬是把几吨柴油背上了阵地……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根根标杆、一座座堡垒,才能在雪山之巅开创“甘愿吃苦、默默奉献、恪尽职守、顽强拼搏”的精神丰碑,带出连续18年被评为先进、被中央军委命名的“甘巴拉英雄雷达站”和连续14年被评为先进、荣立集体一等功的“神女峰下好四连”等众多享誉全军的先进基层连队。
      
      当家国不能两全时,他们选择的是肩上的责任
      
      走进高原雷达兵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那里既有冷峻的冰川,也有爱的火焰,可谓肩头扛着天,心头连着家。
      长大成人以来,副团长朱永剑只流过3次泪。第一次是他当新兵在雷达站遇到黑熊时班长不在身边;后两次则是当亲人需要的时候自己不在。一次是妻子在家乡分娩的时候,一次是父亲临终的时候。而恰好这时候,部队也需要他。朱永剑说:“当家国不能两全时,只能选择肩上的责任。”
      一代代卫国戍边、独处异乡的高原雷达兵们,谁又何尝不是一头挑起雪域边关的冷月,一头又连着妻儿老小的心房?
      甘巴拉雷达站报务员陈远书的妻子临产,3次来电报催他回去照顾。可是当时雷达站保障航空兵部队驻训任务特别繁重,阵地上又只有他一个报务员,实在走不开。不久,妻子拖着即将临产的身子翻晒稻谷,不慎发生难产被乡亲们送进医院。医生一边抢救,一边忍不住责怪说:“谁是她丈夫?怎么这么不尽心!”妻子眼里唰地涌出泪水,忍着剧痛解释说:“大夫,不要怪他,他在西藏当兵……”一句话,当时在场的人全哭了。
      一次次的情长意短、生离死别,战斗在雪山之巅的雷达兵们又都是怎样面对的?老团长张太恒的经历最为典型。当年他在任雷达站站长时,年轻的妻子来队探亲。由于正逢战备形势紧张,所有的干部都要上阵地值班。无奈之下,他只好匆匆将还在生病的妻子送上了回家的汽车。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他们的永诀!几天后,他收到了一封电报,只有短短5个字:“妻病故,速归!”望着连绵的群山,张太恒痛彻心扉。
      家――雷达兵心里最柔软的一根弦。
      某雷达站技师张均强,现在只想对远在老家的妻子说一声:老婆,真的很对不起。2005年,正在家休假的张均强接到组织安排他去雷达学院学习的通知,而此时家中的妻子已有9个月的身孕。一想着阵地对技术更新的急需,作为业务骨干的张均强内心极为矛盾。“你去吧,我一个人能行!”妻子含泪送他上了火车。然而,就在他到学院报到不久,噩耗传来,宝宝不幸夭折。
      学习期满,张均强火急火燎地赶回家,看着赢弱的妻子,泪水再一次模糊了他的双眼,他答应她下次一定好好陪她。然而,张均强对妻子的承诺再一次落空了。2006年底,就在他准备回家照料待产的妻子时,雷达站另一名技师却突发急病无法正常值班。怎么办?阵地上一秒钟都不能没人,张均强没有过多的思考,放下自己已经收拾好的行囊,再一次上了山……
      
      坚守阵地是本分,开拓贡献才是荣耀
      
      在雷达团荣誉室里,记载着该团在西藏雪山之巅服役10年以上的官兵有249人,团党委10名常委中有7人在西藏工作15年以上,而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病。团政委李林经常告诫党委“一班人”:“战场打不赢,奉献等于零。坚守阵地是军人的本分;开拓贡献才是军人的荣耀!”
      数十万平方公里的空防责任区,还存在着部分雷达盲区,这始终是团党委“一班人”不能释怀的“心病”。“一班人”考虑在前,谋划在先,开始进行战场建设构想。
      2008年初夏,西藏的许多地方还是大雪封山,团领导便带着官兵们出发了,开始对确定的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勘察。预选阵地都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上,有些山甚至从来就没有人上过。官兵们租来牦牛骡马,驮着勘测仪器和干粮,奋力攀向山顶,一爬就是两三天。
      5年来,团党委“一班人”带领官兵爬雪山、趟冰河、翻陡坡,行程4.7万多公里,对数十个预选阵地进行了实地勘测,撰写出了《雷达预警探测能力建设与运用》报告,为优化雷达部署,增加雷达探测范围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个人如果少了手和脚,只能叫半残,没了眼睛就是全残。而雷达兵,就是眼睛。”团长胡大庆一直在给部队灌输一个观点:现在打的是信息战,核心是信息而不是火力,而雷达部队就是掌握信息的核心。
      针对雷达站驻地多、散、远的实际,团党委拓宽思路,与边防部队建立了情报保障合作机制,有效解决了通信网络不通、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2009年,雷达情报指挥自动化系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包括离团部1300多公里的最远雷达站,都实现了雷达情报自动录取、自动传输,延时率大大缩短。
      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雷达情报至关重要,而机动则是雷达的生命。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团党委从全团抽出骨干力量,组建了数支雷达机动小分队,利用大修雷达和新列装雷达进行机动补盲训练,有效提高了雷达情报保障覆盖率,随时能执行平时重大任务和战时雷达补盲任务。
      近年来,团党委还组织机动分队在陌生地域、陌生环境,随机设置训练科目,全面锻炼撤、架、走、藏、打能力,探索复杂地形和信息化条件下高原地区雷达机动作战战法训法,先后完成了人员编组、长途奔袭、化学消洗、情报传递、战术配合等多个课题,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去年,某型雷达机动分队担负新机新装高原试飞试射空情保障任务,情报合格率达到100%。
      今年5月,正在阵地值班的操纵员宋臣臣从雷达荧光屏上发现,一架从成都飞往拉萨的航班偏离原定航线。他立即上报指挥室,引导航班回到原定航线上。有了雪山之巅一部部坚强的钢铁雷达,有了一代代雷达兵的执着坚守,飞越世界屋脊的最危险航线,才能成为最安全的空中走廊。

    推荐访问:雷达兵 坚守 雪山 坚守在雪山之巅的英雄雷达兵 雪山之巅的英雄雷达兵 驻守在甘巴拉的英雄雷达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