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时间:2020-03-26 07:24: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最终需求结构和增加值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构成一定制约。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推导阐释最终需求与增加值传导机制的 D-N转化矩阵,并基于我国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最终需求结构失衡和技术进步共同导致了我国增加值结构的失衡。此外,D-N转化矩阵还有助于拓展产业关联的研究,对于政府合理配置劳动、资本等初级生产要素提供了依据,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最终需求 增加值 传导机制 D-N转化矩阵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1)06-0088-04
      [作者简介]宋瑞礼(1983-),山东日照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投资经济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产业经济、投入产出技术等。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GDP实现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规模已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二位。但从需求角度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从增加值视角看,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驱动。这造成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内需与外需的失衡、消费与投资的失衡、三次产业结构的失衡。为什么需求结构失衡与增加值结构失衡并存?要理解上述问题必须有效诠释最终需求与行业增加值的传导机制。相关学者对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关系已进行了一些研究。郭克莎(2000)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吕铁、周叔莲(1999)基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视角阐释了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迅速上升的机理:恩格尔定律主导的消费结构变化,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支出增量逐渐由食品等生活必需品转向工业制成品;投资需求增长带动了相关中间需求的比重上升,进而促使了重型制造业和机电工业发展。上面的研究虽然涉及到了最终需求同增加值的关系,但缺乏模型作为支撑。文启湘、冉净斐(2005)通过构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谐性分析模型,计算了河南省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矩阵,并对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度进行了测定和评价分析,但该研究忽视了投资结构以及进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同。秦学志、张康、孙晓琳(2010)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投资尤其是国家振兴规划中的十大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技术推导了最终需求与增加值之间的传导模型――D-N转化矩阵(最终需求增加值转化矩阵),对最终需求和增加值的传导关系进行系统的阐述,并利用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首先推导了D-N转化矩阵,并解释了D-N转化矩阵的特征,然后基于我国1987、1992、1997、2002、2007年投入产出不变价表计算出了相应年份的D-N转化矩阵,并对D-N转化矩阵系数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比分析了我国最终需求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然后基于D-N转化矩阵对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二、D-N转化矩阵推导过程及计算结果
      
      (一) D-N转化矩阵推导过程
      D-N转化矩阵,即最终需求与增加值转化矩阵,是指在特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反映行业最终需求与行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矩阵。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总产出与最终需求存在如下关系:
      X=(I-A)-1 D (2-1)
      其中,X、D分别表示各行业总产出与最终需求构成的列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具体表示形式如下:
      X = [x1,x2,∧xn] T, D = [d1,d2,∧dn] T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总产出与行业增加值存在如下关系:
      X=(I-Aw)-1N (2-2)
      其中,N为各产业增加值构成的列向量,Aw为以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的列项和(即行业中间投入率)为对角元素构成的对角矩阵。具体形式如下所示:
      N = [ n1,n2,∧nn ] T
      由式2-1、2-2可得,增加值与最终需求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N=(I-Aw)*(I-A)-1D (2-3)
      令C=(I-Aw)*(I-A)-1,则式2-3可表示为:
      N=C*D (2-4)
      上式为投入产出最终需求增加值转化模型的最终表达式,C即为D-N转化矩阵,具体表达形式如下:
      
      
      其中,系数cij的经济涵义为产业j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需求对应产业i增加值的变化,且满足列项和等于
      
      1,即 。单位最终需求只能带来单位增加值表
      
      明,迂回生产即中间投入的变动仅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生产技术状况,不能解释经济增长。
      (二) D-N转化矩阵的计算结果
      本文基于1987、1992、1997、2002、2007年三部门投入产出不变价表计算出了相应年份的D-N转化矩阵(如表1所示)。D-N转化矩阵系数的变化反映了技术变动状况。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以及农业对服务业需求的增加,第一产业单位最终需求对本行业的影响程度下降,而对同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明显提高。第二产业单位最终需求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降低,对本行业的影响程度提高,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程度总体上也呈现下降趋势。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阶段,而重化工业产业内循环特征明显,这是第二产业最终需求对各行业增加值影响出现结构性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单位最终需求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程度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最终需求对第二产业增加值影响程度增强,而对本产业影响程度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上述分析表明,生产技术的变动增强了我国经济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这主要由改革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深化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加快等因素驱动。
      
      三、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机制
      
      (一)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结构的动态描述
      从总量上看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的GDP相等,但具体某一特定产业最终需求与增加值未必相等。基于1987、1992、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本文计算出了相应时期最终需求结构和增加值的结构(如表2所示)。从走势上看,需求结构与增加值结构走势基本一致。第一产业比重保持下降态势;第二产业比重保持上升态势,第三产业比重保持先上升后下降。但从具体数值上看,需求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偏差逐步缩减。1987年,最终需求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增加值中第一产业比重低8.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差额为1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差额为-4.9个百分点;2007年,第一产业比重差额为-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差额为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持平。下面对最终需求结构和增加值结构变化的原因进行阐释。
      (二)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过程
      最终需求和增加值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生产的目的是为满足需求的传导顺序看,最终需求变化在行业增加值变动之前,因此最终需求变动可以被认为是行业增加值变动的原因,但这样分析并不否认增加值对最终需求的反作用。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最终需求结构的失衡?原因如下:第一,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并伴随着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升级,这造成了当前收入的投资需求弹性大,单位经济增长带来了更快的投资品需求的增长,从而使投资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二,我国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较低,而企业盈余和政府税收收入所占比重较高。一般而言,劳动报酬带来的收入主要用于消费,而企业盈余和政府税收收入带来的收入大部分用于投资,这是导致我国消费在最终需求中比重偏低而投资所占比重偏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第三,我国外需的过快增长,一方面与我国的劳动力等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加入WTO以及前期政府鼓励出口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投资比重过高形成的过剩产能存在密切关系。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我国最终需求结构的失衡。
      增加值变动除了受最终需求变动影响外,还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为统筹分析最终需求变化与技术进步对增加值结构的影响,本文基于D-N转化矩阵继续做如下推导。其中,△代表变化量,下标0和1分别代表基期和计算期。
      根据公式2-4,增加值的变动额可表示如下:
      N1 - N0 = C1D1 - C0D0 (3-1)
      设定△N、△C、△D,分别代表增加值、D-N转化矩阵及最终需求的变动量,则N1 = N0 + △N ,C1 = C0 + △C,D1 = D0 + △D。
      代入公式3-2可得:
      △N=C0*△D+△C*D0+△D*△C (3-2)
      由公式3-2可知,增加值变动额可以分解为最终需求扩张效应(C0*△D)、技术变动效应(△C*D0)及残差效应(△D*△C)。
      由公式3-2两边同乘以100然后再除以N0,可以计算出最终需求扩张、技术进步对行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值,如下所示:
      根据上面推导结果,利用1987、1992、1997、2002、2007年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计算了1987至1992年、1992至1997年、1997至2002年以及2002至2007年期间最终需求扩张、技术进步对行业增加值增速的贡献值。1987年至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次之,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最低,这导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相对稳定。从增长动力上看,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第一,最终需求扩张对各行业增加值增长均发挥了主导作用,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由衣食向住行升级、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出口的快速增长是驱动需求持续扩张的主要原因。第二,技术进步对各行业增加值增长发挥的作用却不尽相同。技术进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起到了负向作用,除1987至1992年外,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也都起了负向作用;而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却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其主要原因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逐渐提高、工业技术装备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第二产业中间产品的需求,从而间接促使第二产业增加值以比农业和服务业增加值更快的速度增长。
      
      四、主要研究结论
      
      本文首先利用投入产出技术推导了D-N转化矩阵,以阐释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机制,并对我国D-N转化矩阵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D-N转化矩阵,对我国最终需求和增加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劳动报酬在国民初次收入中比重偏低等因素是导致我国最终需求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而最终需求结构失衡和技术进步共同导致了我国增加值结构失衡。因此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消费需求、降低不合理的投资需求及外部需求,以改善我国失衡的经济结构。此外,D-N转化矩阵除了可以阐释最终需求同增加值的传导机制外,还有如下潜在应用价值:第一,拓展对产业关联的研究,由传统的最终需求与中间需求的关联研究和增加值与中间投入的关联研究,延伸到最终需求同增加值的研究;第二,制定政府投资计划的同时,可以依据D-N转化矩阵前瞻性地配置劳动、资本等初级生产要素,以确保国民经济能够协调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郭克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0(2)34-45.
      [2] 何艳.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溢出效应――基于产业关联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1)170-171.
      [3] 刘起运,陈璋,苏汝�.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吕铁,周叔莲.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管理世界.1999(1)113-125.
      [5] 文启湘,冉净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和谐:和谐性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2005(8).14-19.
      [6] 向蓉美.投入产出法[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End Demand and Added Value Conduction Mechanism: Based on D-N Conversion Matrix
      Song Ruili
      (Graduate School,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the imbalance between final demand structure and value-added structure gets worse, which may limit fur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advantage of the I-O technique to deduce a D-N conversion matrix to explain the conduction mechanism from final demand to value-added and also carries experiential studies based on the fixed-price I-O tables. The conclusion indicates that the imbalance of China"s final demand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lead to imbalance of value-added structure. Besides, our study is significa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at it extends the research of industrial correlation and provides evidence for the optimal collocation of labor, capital and other primary production factors.
      Keywords: End Demand Value-added Conduction Mechanism D-N Conversion Matrix
      
       (收稿日期: 2011-10-25 责任编辑: 垠 喜)

    推荐访问:传导 增加值 机制 最终需求与增加值的传导机制 最终需求及增加值传导机制 传导机制与脉冲响应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