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他们是那种要在年轻时就死去的人】 人应该在年轻时死去

    时间:2020-03-24 07:41: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简 介 →   一本掀开的日记,传来男人的话外音:不久前来到昂布里古担任神职的青年牧师正在念日记,他只愿在日记中向教徒和上帝袒露心声。   初来乍到的牧师过着孤苦清贫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教众们的接受和理解。他深感村民们的浅薄、顽固、注重实利和对生活的厌倦是产生邪恶的温床,他的忠告和规戏收效甚微,人们反而劝告他不要过分执着于献身精神。牧师拯救了伯爵夫人的寻魂却招来了人们的谴现,说他破坏了一个家庭。
      心力交瘁的牧师死于胃癌。白色的银幕上投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的黑影,万物的秩序都是由于上帝的存在。经历基督受难之夜,迎接耶稣复活之晨。
      影片《乡村牧师日记》在电影史上的意义在于它为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方式提供了独特的范例。法国作者贝尔纳诺斯(1888~1948)的日记体同名原著,以冷峻的笔调塑造了一个近乎耶稣基督的忍辱负重自我牺牲的殉道者形象,表现了忠于神职的乡村牧师日月如斯的磨难和忧虑,揭示了内心的搏斗,对人生使命的怀疑和爱的本能。这是一部探索灵魂、表现人的心灵的宗教小说,颂扬人类的精神价值是这部作品的基调。
      “影坛怪杰”布莱松独辟蹊径,在银幕上“如实” 复现了这部“一流的心灵戏剧”。为了实现既定的叙事略,布莱松充分运用画外音作为复述小说原文的主要手段。为了忠于原著,布莱松没有把牧师通过回忆记述下来的谈话改为对白以适应小说原文中具有的真正对话节奏与平衡,使其埋没在四平八稳的念白中,从而营造出几分超验感。安德烈巴赞说:“我们通过这一无可辩驳的美学实例体验到了一种绝妙的纯电影的杰作……在这里,空荡荡、没有画面的,完全让位于文学的银幕,标志着电影现实主义的胜利。”法国的电影理论家莱皮埃对这部影片也很是欣赏,他曾经说:“这是电影与文学从思想到形式平等地表现出独特艺术性的第一部电影。”
      
      “假如我必须破戒的话,我宁愿是因为爱上一个人,而不是你所谓的知性生活。”
       ――《乡村牧师日记》
      “他(布列松)让我们注意的不是心理学,而是存在的观相术。”
       ――安德烈・巴赞
      
      看《乡村牧师日记》的时候,我有点惊讶于它特别的形式,似乎很少看到文学和影像这样密切无间、两相平衡的结合,好像文学化的影像或影像化的文学一样。连续的旁白深化了镜头摄取的有限情境,不同的画面又使得叙述立体和生动起来,仿佛在两个互相参差又彼此渗透的世界――外部的生活和心灵的活动中交错着淡入淡出。种种经历引起了人心中的反应,它们沉淀下来,被审视被反思,就像内心的历史。
      几乎从一开头,电影就没有放松神父,正如一个朋友所说“每个镜头都很仔细地关注着人”,删繁就简,重点还是放在年轻的神父身上。比如他初到乡村时观望四周,同时传来一阵口哨声,显然有人从他旁边走过去。如果是别的导演,可能会顺着他的目光拍摄一下村民或当地景致什么的,但是布列松没有让镜头游离开去。同样的控制,可以在伯爵夫人的死亡或伯爵小姐在小教堂中发泄恨意等很多场景让人感觉到,在这些段落里,画面集中在主体的人物而不是被观察的对象上,神父的脸表达了太多克制的情绪,几乎像镜子一样反映出了外在的情形。
      镜头四面八方地包围着神父,他的孤独、被需要的渴望、想打通人和人之间、或者人与上帝之间通道的热诚、不断撞在关隘上的尴尬、现实的贫窘和人际关系上的僵涩、疾病和死亡加诸的痛苦,都细致入微地一览无余。他的迷茫、不安、孤寂、困惑……虽然建立在属于“人”的基本苦恼上,但他和周围的人还是有所不同。他对自己和他人都是坦白的,他是敏感的,这份敏感足以让他意识到四面传来的不善,那种无形却深入肌理的阻抗。麻木的生活有着可怕可哀的一面,在表层的冷淡下,是一个充满矫饰的谎言世界,因为过分地关注自己,习惯对别人的处境和痛苦无动于衷;实际上是所有人不懂得爱人。在“爱”空缺之后,只有没有止境的荒芜和消极感。
      太多人的心被现实磨出了茧子,或许如伯爵夫人所说,这是历经长久的羞辱和失望后一种必然的反应,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然而因为这层充满世故的茧子,使得自己与“爱”之间有了再也触摸不到的距离。有人是太讲求实际,就像那个不想为妻子办好一点葬礼的村民,他生活富裕,但不想为此多出钱,对妻子的情分和对死者的尊敬被置于金钱之下;有人是勇气经过长时间的销磨后枯竭,从一筹莫展的生活前彻底死心和退却,就像医生;有人是被恶意与冷漠席卷而去,周围的“恶”唤起了心中的恶劣,最终自己也成了同盟者和敌意深重的人,就如同伯爵和他的女儿。
      在医生的葬礼上,年轻的神父听托西的教士讲述医生每况愈下的情形――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和绝望之情,一个人终究放弃了生命,无可挽回地沉沦了,神父感到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并且希望以后都不要经历这种痛苦”,就是在这一刹那我才稍微理解了他。他难受,是痛切地自恨没有及时伸出手去,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曾隐隐觉察眼前是一个受了伤的灵魂,然而没有注意太多,这一点的忽视跟其他人长期的冷漠有什么不同呢?也许这些叠加在一起才变成了无法收拾的绝望,使得一个人弃置了所有。而本来可能不至于如此,如果他能主动一些――更不用说在他的心中,原是把这个视为理所当然的责任的。
      在神父不通世故、拘谨内敛的表面下,有某种奇异的种子。即使受到毫不掩饰的抗拒和排斥,他仍然能因为别人的需要而行动,去关怀别人,试图打破并唤醒一些东西,这就是他为什么能和伯爵夫人展开针锋相对的争论,并且在他知道余生不多的情况下,依旧关切从前神学院中朋友的缘故。甚至在托西的教士警告他不要接近伯爵小姐时,他也明确表示不会不管她。在这里可以看到托西的教士跟他的不同之处,教士再三叫他祈祷,这是一种守成谨慎的方式,是在自己和上帝之间建立联系,是一种向内和为己的方式;而他行动的方向与力量是出于实践的,更广大无私,也得经历更大的风险和更深的痛楚。
      有一个词被影片中形形色色的人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提到,要求安葬妻子的村民、伯爵小姐、医生、托西的教士、伯爵夫人、摩托车手都曾说起“公正”(或“公平”),托西的教士说“上帝是公平的审判官”,可见他把上帝和“公平”的观念直接等同起来。事实上这种可疑的“公平”和“爱”是相对的,是冰冷而不稳定的,人会站在所谓公平的立场上要求更多,视之为自己该得的,当得到的东西失去时,内心深处的信念和纯正的情感就会动摇。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神父所经历的一切是非常不公平的,人们承认他的纯朴又委屈了这份纯朴,他尽己所能地拯救人抚慰人,事实上也的确让伯爵夫人的心灵得到了安宁,换回的却是疏离误解怀疑不信――这些就像耶稣故事一个相似的回声,最无辜的人受到摈弃和打击。但是濒死的他说:“有什么关系呢,一切都是慈悲的。”最后的救赎竟是这样到来的,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审判,没有抱怨,只有无条件的谅解和爱。
      想起了谢林的话:“为了同人格的和精神的恶对抗,精神的光明同样也显现于人格的和人的形象之中,它也显现为是中介者……因为只有人格的东西才能够拯救人格的东西,为了人能重新到上帝那里,上帝必须变为人。通过根据同上帝所建立的关系,拯救(解救)的可能性才会重新给予。”谁说这个卑微的乡村牧师不是这样的中介者?他暗淡的一生、他年轻而饱受折磨的生命,既是祭祀,又是背负,同时也是净化吧。

    推荐访问:的人 要在 时就 他们是那种要在年轻时就死去的人 梦见死去的年轻人 如果我在年轻时就死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