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御寒锁温 冬天御寒防春温

    时间:2020-03-17 07:28: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古人曰:“寒者,天地杀厉之气,中伤于人,不急治之,随经传变,生死存亡,旬日而见。”这话,道出了寒症的危害性。寒,对五脏六腑可犯;寒,在五脏六腑可生。外因,可导致体内疾患;内因,可引起外因的作用,容易发病。总而言之,人的体内元气充沛,抗寒能力就强。但是,长期涉及寒冷,久而久之,寒的疾患就会出现。前有两位井下作业工人,同时下井作业,一位忽视井下阴凉,寒气重,容易引发风湿病:一位重视井下阴凉,容易引发风湿病,长期喝少许风湿类药酒防风湿。居,讲究地方干燥。吃,讲究辛温食物,克制湿气。前者下井作业不足两年,不论是冷天,还是风雨天,四肢关节僵直、疼痛。后者陪同前者去医院看病,惊讶地获悉,兄弟患的是风湿病,并且有轻度风心病的前兆。从这个病例,他可以告诫人们,冬天御寒、防湿,不可忽视。
      肺气虚,应对防寒在温补
      传统医学俗称肺气虚,属于肺的功能偏差或不足,容易感受风寒而致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时地发现一些慢性支气管炎,或者是其他慢性肺病患者,稍有着凉就会病发,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在这段时期,患有肺病的患者,要多衣着御寒的同时,应该考虑适当食用益气温补药物,也可用蜜糖浸泡生姜片,寒天服用。前者提高免疫力,后者既能润肺,又能散寒,这是唐代名医孙思邈的保健方药,不妨试试。另外,在药用保健方面,应该着重补肾、健脾之类药物。传统医学认为,肾脏功能纳气,温补肾阳,有利于肺脏活力,防疾患。这是传统医学脏腑经络学的玄妙,难以现代医学理论来判定。狗鞭、狗骨,都能补肾壮阳,温和肺脏。广西邕城有个屠夫,从事行当前,是个老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号,弱者一个。干屠宰生意后,常年吃喝狗鞭,狗骨汤,他的旧病不但痊愈,而且在寒冬腊月,常冷水沐浴,赤膊干行当,耐寒非常强。寒冬腊月,尽管气候如何突变,他仍然安然无恙。肺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多用健脾胃食品,有利于养肺益气。这种互补,中医称之为培土生金。譬如羊骨汤:羊骨1000克、黄芪15克、党参10克、陈皮5克、淮山50克、生姜5片,混合以文火炖。此方黄芪、党参性味温和,能补气、固表,提高免疫力,为方中之主药;陈皮辛温,理气健胃,燥湿化痰;淮山是健脾益气食品,生姜辛温,和脾胃,能散寒。三者结合,方中具有辅佐作用。这种汤味清醇可口,是餐桌上的好汤剂。
      明代医学家徐春甫,在其《内经要旨》一书中,陈述自己以《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发现患有慢性肺病史者,每到冬天,一旦防寒不慎,肺病不时发作。尤其是于来年春天,凡有瘟疫流行,必定首当其中。宣德十三年,在安徽一带,有大片区域发生流行性传染性感冒,大多患者发高烧、咳嗽、胸闷、四肢肌肉酸痛,严重者五六天即死。徐春甫在应对这场疫情,他首先了解患者冬天御寒情况,是否有肺病史。如果冬天有过伤寒或肺病病史,在开方配伍中,必须有人参、防风、干姜三味药物。譬如病案中的王武,男,46岁,桐城豪绅府中人,因头痛,咽干涩。四肢骨节酸疼,午后身热,比午前时重,舌苔润腻,脉弦滑,前求他人开方,黄连、黄芩、山栀,一系清热方药,服了四五剂,均无见效。第六日来见徐春甫,徐氏知其上年冬天,因上山游猎,犯过伤寒大病,医治不能除根,今春温疫流行,即犯上述症状,故以石膏60克、葛根30克、桔梗9克、杏仁9克、防风9克、干姜6克、炙甘草6克,水煎,滤渣,将人参6克,切细,冲人药液,温服。患者服三剂后,发热即退,病痊愈。
      肾阳虚,应对防寒在助阳
      汉代名医张仲景,针对肾阳虚,在金匮原著曾经指出,“肾著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方中用:炙甘草60克、白术60克、干姜120克、茯苓120克。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笔者有位病友,常年腰酸不适,逢寒则痛,性功能偏差,并有五更泻,冬天尤其加重。吩咐其阅读《金匮要略》书中甘姜苓术汤用法后,每逢寒冬,取药服用,防治见效。
      人的肾气旺,体内的命门火也旺,有温煦作用。肾阳虚,平素怕冷,抗寒自然差。健康的年轻人肾气旺,每到严寒的冬天,只要衣着够,即感觉暖和,而上了年纪的老人,肾气不足,尽管衣着多厚,都感到寒冷,不如年轻人那么自在。因此,古代医学家提倡晚年男性,减少情欲,以利于肾藏精。肾气虚弱者,不但比常人怕冷,并伴有消化不良,慢性腹泻,白带增多,骨骼疼痛等症状。有这种体质,在冬天应该注重御寒,也可适当服用肾气丸之类药物,温补肾气,温补肾阳,促进机体抗寒作用。
      乾隆当了60年皇帝,人活到89岁,在古代属高龄皇帝。他活到不惑之年后,于春夏秋季,喝松龄太平春酒,以助机体活血行气,健脾安神。到了冬季,每天都要喝龟龄酒,以壮阳补肾,温煦身躯,有利御寒。曾国藩一向重视保健,每到冬天,夜晚临睡前,用热水浸泡双脚。他认为人的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起源于脚下,热水浸泡双脚,有助于阳气升发,温经散寒。他每到严冬,衣着内衣、短袖羊毛衣、长袖羊毛衣、长袍,才感觉暖和。正当用热水泡脚,时过片刻,全身暖和。若能循环添加,维持半个时辰,感觉身热,可除长袖羊毛衣。用生姜捣碎、煎煮,热敷脚板底,效果更佳,睡觉更暖和。
      脾阳虚,应对防寒在温运
      脾之功能在运化。脾气虚,阳气不足,食物不易消化,不易吸收,呈急性腹泻或慢性腹泻,甚至脘腹疼痛,受冷加重,遇热减缓,这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医学入门》就沉寒痼冷一文,曾经明确指出:人真阳耗散,脾胃虚弱,加以食淡生冷,嗜欲过度,以致脏腑停寒不散,谓之沉寒,积冷不解,谓之痼冷。所谓痼,是经久难治不愈之意。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痼冷引起慢性腹泻或腹痛,多用锁阳30克、干姜6克、青皮3克、厚朴9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人参6克水煎温服来调和脾胃,祛湿、散寒、消化作用。方药流传至今,仍然有人用方药加工成末,调和蜜糖,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也佳。金代著名的医学家张从正,虽然是著名的寒凉学派,但他有一次遇到久治不愈的便秘患者,经过一番诊断,发现患者乃有痼冷病因,即投制附子6克、锁阳9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火麻仁9克(磨粉冲服)。患者服两剂,大便即通,病痊愈,打破了便秘就是热症的直观论断。
      北宋名医陈序在《伤寒大白》中陈述:“然六气皆足以伤人,而寒之入人为最毒,人之受寒者为最酷。寒痼于身,至春引发瘟热病,此乃是《黄帝内经》之预言,其理有据,医史证实。”所以说,冬天御寒,是防疫防病的重要措施,值得重视。

    推荐访问:御寒 冬天 防春温 冬天御寒防春温 冬天御寒神器 冬天御寒方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