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继承权_“两蒋日记”再起继承权争执

    时间:2020-02-13 07:32: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突然露面的蒋介石养女陈瑶光对蒋介石日记遗产权的申述,让《蒋中正日记》的出版,波澜再起。   因继承权的纷争,多年来蒋家后代间一直内讧不断。去年年底,蒋经国长孙女、蒋孝文与蒋徐乃锦的独生女蒋友梅,就曾发表一份声明称,日记所有权为蒋家后代共同所有,不满蒋方智怡一人擅自处理。现在,蒋介石日记的出版因此只能一再延搁,而学界唯有等待。
      
      “如果授权的问题不解决,就没办法出版”
      
       “就蒋介石日记那个实物来说,(蒋家后代)他们可以说日记是他们蒋家的私产;可是蒋介石日记记载的内容、对于历史的价值,我觉得这是举世共有的财产。如果他们愿意从这个角度来想的话,应该早点放开这个心结。”近期,台湾“中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近代史所所长黄克武研究员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蒋友梅尚在斡旋之中。
      而今年4月1日,蒋介石养女、86岁高龄的陈瑶光现诸媒体,并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表示,作为蒋介石养女,她才是蒋介石遗产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因而和其他合法继承人共享包括蒋介石日记在内的蒋介石遗产。
      陈瑶光系蒋介石与陈洁如共同收养,据《陈洁如回忆录》记载,1921年,34岁的蒋介石与15岁的陈洁如在上海结婚,但陈洁如未能给蒋介石生儿育女。1925年在何香凝介绍下,蒋介石与陈洁如在广州平民医院收养了一位华侨的女婴,蒋介石亲自为她取名为蒋瑶光。1927年,蒋介石与陈洁如离异,之后与宋美龄成婚,蒋瑶光遂改为母姓。
      而此番陈瑶光通过众达法律事务所张翼明律师发表的声明指出,作为“蒋介石仅存的第一顺位遗产继承人”,为避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她已委托律师发函知会台湾“中研院”和胡佛,提示这两个机构尊重她的合法继承权益:凡涉及处分蒋介石遗产的任何举措,均须取得她本人及其他合法继承人的同意。陈瑶光在声明中表示,“《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书》云:克谐以孝。”蒋介石后嗣向来彼此尊重,她以蒋介石仅存的第一顺位继承人身份,呼吁相关单位“勿伺隙而率意无恐,俾使先父毋扰于天国”。
      对于备受关注的蒋介石日记,蒋介石的养女陈瑶光认为,蒋介石日记不乏述录其与家人至亲之过从与恩怨,隐私无讳。蒋介石日记将重现他在风烛残年对她母亲陈洁如女士“未尝须臾忘怀”的真情和对她的关爱与眷念,对她们母女两人弥足珍贵。
      “我觉得(陈瑶光)是要借这个机会宣称她有继承权。她(陈瑶光)应该不至于会反对《蒋中正日记》的出版,因为照她表达的意见来说,她看来有心要促成这个事情,只不过在授权的过程里面,她希望能够表达她的想法。”黄克武表示,“中研院”近史所已收到陈瑶光律师的信函。
      这要追溯到2005年年初,蒋经国之子蒋孝勇遗孀蒋方智怡曾以蒋家代表身份,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以下简称胡佛)签署保管合约,将两蒋日记暂存胡佛50年,并逐年公开蒋介石日记,供人研究查阅。黄克武透露,蒋方智怡其后也主动找到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将蒋介石日记交由其出版,之所以选择“中研院”,“一个主要的问题当然是我们在学术上的公正性,还有就是我们不牵涉到商业利润,《蒋中正日记》未来出版的版税会完全捐给政府。”
      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原本计划出版的《蒋中正日记》,前后时间跨度为55年,排印出近千万字,“中研院”原本预计三年内出齐54本,一本为一年日记的分量,除涉及个人隐私处删去之外,蒋介石日记原文全文照列,不做诠释和补充,以供学术研究之用。而按原来计划,应该在去年年底就会出版蒋介石日记的第一部分,但鉴于蒋友梅的“维权举动”,迟迟未定,而在去年12月2日,台湾“中研院”暂时取消了《蒋中正日记》首发仪式,日记发行亦暂缓。
      蒋友梅在她那份措辞强硬的声明中指出,“两蒋日记”法定继承权,应属蒋经国全体法定继承人“共同公有”,包括蒋孝章、蒋蔡惠媚、蒋方智怡、蒋友梅、蒋友兰、蒋友松、蒋友柏、蒋友常与蒋友青九人,蒋方智怡仅是其中之一,却擅自与胡佛研究所签约,侵害其他法定继承权人的合法权利,令人无法认同。
      此番陈瑶光事件,不过是关于继承权纷争的一次重演。
      而外界最为关心的是,蒋介石日记的出版,最终会不会因为蒋家后人之间意见的不一而遥遥无期,最终不了了之?“有可能。蒋介石日记的授权问题到现在还是在僵持之中。如果授权的问题不解决,就没有办法出版。因为如果没有得到授权,将来会有法律诉讼的问题,我们没有办法承担这个风险。”黄克武告诉本刊记者,《蒋中正日记》的出版,目前暂无时间表。但他指出,要有蒋家后代上述9位继承人的签名及继承纷争解决后,才会出版,而台湾“立委”蒋孝严并不在此9人之列。
      在未来,会不会有新的蒋友梅、陈瑶光站出来?“我一直跟蒋方智怡保持有联系,她也觉得很无奈。这是蒋家内部的一个纠纷,我们希望蒋家内部可以找到共识,外人也真的是说不了什么话,我们只有等他们把这些法律问题厘清。”黄克武说。
      
      翘首以待的蒋介石日记出版
      
      学术界缘何看重《蒋中正日记》的出版?“蒋介石日记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去用这个资料,让我们去了解从蒋介石角度所看到的历史是什么,可以帮助我们对于整个大的历史有重新的思索跟反省。”黄克武评判。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将日记留给长子蒋经国。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猝逝,将父亲与他的日记留给他的三子蒋孝勇。蒋介石的日记从1917年写到1972年,蒋经国的日记则从1937年写到1979年。1996年,蒋孝勇辞世,将两蒋日记留给其夫人蒋方智怡。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告诉本刊记者,1917年的部分是蒋介石对他早年生活的回忆,现存蒋介石真正的日记是从1918年开始的,“这以后,发生过许多和蒋介石有关的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五四运动,蒋介石对它有很高的评价。第二件大事是1922年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兵变,反对孙中山,蒋介石为此从浙江赶到广东,登上永丰舰,跟孙中山‘共患难’。第三件大事是1923年蒋介石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赴苏联访问。第四件大事是蒋介石东征、北伐。第五件大事是国共的合作和分裂,在这一过程中,蒋介石始终是重要人物。此外还有创办黄埔军校、中山舰事件、软禁胡汉民事件、九一八事变、‘宁粤分裂’等,这些都可以从蒋介石日记中得到答案或部分答案,或为历史学家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新资料。”
      这位中外闻名的蒋介石研究专家亦表示,蒋介石早年与其晚年生病后的日记写得都比较简单,“最详细的是从1937年抗战爆发直到1949年他离开大陆期间,这段时间他的日记写得密密麻麻,字也写得很小。”杨天石清楚地记得,蒋介石最后一天的日记是写在1972年7月21日,应该说,蒋最后几年的日记都记得较为简略,“因为他病了,右手的手肌萎缩,而且发抖,他拿不了笔了,他在日记里会简单写一句:手抖不能记事。1972年7月21日之后,他就完全不能写了”。
      史学家常常为寻找历史档案文献而头疼。2006年3月底,胡佛公布消息,开放整理出第一批蒋介石日记。2009年,最后一部分蒋介石日记也在胡佛解密。与此同时,由宋子文小弟宋子安的儿媳宋曹�璇(Shirley Soong)负责审阅的,还有2005年落户胡佛的孔祥熙档案,2009年9月已整理出47箱孔档,向公众开放。而蒋经国日记,因涉及到太多隐私内容,关于何时开放,尚在讨论之中。
      参与斡旋蒋介石日记公开的关键人物、胡佛研究员郭岱君(Tai-chun Kuo)女士曾向本刊记者介绍,2004年12月,蒋家就非常完整地把蒋介石日记存放在胡佛档案馆,“胡佛在开放时只针对极少数的个人隐私做了处理,这些隐私或是涉及蒋介石的家事,或涉及到还在世的人士。” 郭亦表示,胡佛的microfilm(微缩胶片)技术可让文件保存800年至1000年。
      蒋介石日记的开放,为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但据目前蒋家与胡佛的合约,已公开的蒋介石日记迄今依然只能手抄,对于蒋介石日记不能复印、拍照或电脑录入。这种笔录,对于所有那些远赴美国的来自于中国大陆、香港、台湾与日、韩的学者而言,多有不便。
      75岁的杨天石研究员曾四度远赴胡佛,在他看来,相比蒋介石日记,按照胡佛目前的规定,对于宋子文档案和孔祥熙档案的使用相对便利一些,“孔档、宋档都是可以部分复印的,但有张数限制,原则上每人每次在胡佛访问期间复印总数不能超过200张。就是蒋介石日记比较特殊,完全要手抄。”杨天石迄今已看完全部55年的蒋介石日记,他也看了部分的孔档、宋档,“现在孔档的开放主要是技术上的困难,孔家的档案有部分被霉菌感染,胡佛把孔家的档案分了两部分,没有霉菌感染的部分已经开放,但另一部分受霉菌感染的档案现在正在做冷冻处理。”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近代中国人物与档案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吴景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鉴于条件所限,目前学者想要全面地阅读蒋介石日记还是非常困难的,他多次呼吁应尽快打破这种限制,他也曾经跟蒋方智怡当面交换过意见,“两蒋日记或胡佛其他档案都要充分尊重家属或持有人的版权,但是既然明确开放了,就要真正为研究者、读者提供阅读和使用的便利。”
      这位著名的民国史专家自2005年开始,每年都去胡佛呆上两个月,研究蒋介石日记与宋子文档案等史料,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很多学者都认为,蒋介石日记不仅仅属于蒋个人或者蒋家的私人物品,鉴于当时蒋的身份和日记的内容,它应被视为整个国家和民族共同所有。”在吴景平看来,许多重要的民国人物和重大事件,都在蒋介石日记中出现,因而蒋介石日记的出版,无疑能让学者更为便捷地获取史料,从而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相关的历史,“学者的责任就是尊重历史、理解历史”。
      所以,蒋介石日记的出版,成为学者们翘首以待的事情,不仅如此,“关心这段历史的诸多读者,也可以亲眼看看日记里面写的是什么”,吴景平表示。
      复旦方面也已与相关方面沟通,争取出版蒋介石日记的大陆版本,相关工作已在推进之中。“但无论是蒋介石日记的大陆版还是台湾版,面临的问题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首先都需要解决日记版权所有人之间的纷争后,才能够正式出版。”他说。
      而对于学者来说,蒋介石日记能够印证并厘清一些历史的谜团。杨天石研究员的一个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破解发生在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之谜,“蒋介石生前就讲过:中山舰事件好多问题是不能讲的,你们要想了解,等我死了以后看我的日记。看了蒋介石日记以后,就会知道,他在日记中写得很清楚,他当时对于汪精卫的怀疑,他认为是汪精卫和苏俄串通了以后要把他绑架到苏联的海参崴去。这样就搞清楚了为什么会有中山舰事件发生了”,杨天石表示。
      又如,此前人们一个长期的观念是有着26年重要政治生涯的宋子文利用其职位中饱私囊。1985年,美国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就出版了《宋家王朝》一书,《宋家王朝》中文译本首页中就介绍,“宋家王朝聚集了这个时代最大财富的一部分,《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据说他是地球上最富有的人。’”吴景平教授则指出,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台湾的档案机构以及胡佛的宋子文档案还是蒋介石日记中,还没有发现大家所公认的足以证明宋子文“贪污”的证据,“在宋子文所处的那个时代,不要说全球范围,即便在中国,宋子文也谈不上是最富有的人。现在的宋子文档案,经有关方面核实,在1940年左右宋子文的财产为200万美元,到1971年宋子文去世时,加上房产等变卖他的总资产达800万美元,扣除200多万美元税款后,宋子文遗留给夫人张乐怡的遗产为500多万美元。”他解释,因为按照当时体制,如若宋子文贪腐,蒋介石不可能不知情,而即便蒋介石当时不知情,事后几十年也不可能不知道,诸如孔祥熙贪污1600万美元等案,蒋介石日记中曾连续出现相关记载,而蒋介石更是在日记中对那些贪腐人员的名字都毫不留情地指出来,但蒋日记中明确点名的那些贪污腐败人员的名字中,并未出现宋子文;其次,蒋介石在日记中大骂宋子文专横、独裁、有野心,但是唯独没有指责宋子文腐败。
      作为中国大陆最权威的宋子文研究专家,吴景平教授表示,蒋、宋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常常可以在蒋介石日记中得到印证,比如,对于当时军政开支受到限制和对大国的交涉方面,蒋介石对宋子文的不满之处甚多,“蒋、宋之间分歧很多,原因很复杂,这中间有两人对于内外大政方针的不同理解,也有他们的性格原因,特别是当蒋的地位提高之后,他对不同意见的容忍相应就变得比较差了”。在学者吴景平眼中,当固守自己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时,宋子文会同蒋介石及国民党其他要员发生冲突,他的个性相当鲜明,“我在记载宋与蒋交往过程的档案文献中能看出,宋子文表面恭敬的言辞背后实际是对蒋介石相当的保留”。
      
      “档案不用,就是死的”
      
      作为蒋、宋、孔三家档案的把关者,宋子文小弟宋子安的儿媳宋曹�璇也是目前阅读两蒋日记最多的人,包括迄今未开放的蒋经国日记。“正好我是家族成员,正好我看得懂中文,我才被放到这个位置上。”宋曹�璇摇摇头,笑了。
      大约在1988年蒋孝勇移居加拿大时曾告诉宋曹�璇,他要将两蒋日记做成微软片保存好,“他很用心、很有创意,非常聪明,也蛮有史料保存观念跟使命感。”宋曹�璇告诉本刊记者。
      宋曹�璇早期看的两蒋日记,就是看蒋孝勇做的微缩胶片(microfilm),她看了快一年时间,虽制作得粗糙、看起来吃力,但尚能看得清楚。当时,蒋孝勇曾跟宋曹�璇的先生宋仲虎(Leo Soong)讨论,他想把蒋公日记捐出、放在一个地方保存,宋仲虎认为应放在一个公正的学术机构,并希望他越早做这件事越好,“这个事情孝勇后来就没再提,可我知道他在加拿大把蒋公日记做成微缩胶片。等孝勇过世后,蒋方智怡到我家来提过几次这个事,Leo一直劝她赶快捐出来,可她们一直踌躇不知该放在哪里,直到郭岱君来找她们,岱君做事非常认真,我先生认为是个好主意,如果可以暂存就最好,最后完成了蒋公日记暂存胡佛研究院的事情。”宋曹�璇回忆。
      “在2005年,我们宣布蒋介石日记进胡佛时,蒋方智怡女士特别讲,她觉得这些日记是非常珍贵的史料,不只是蒋介石先生一生的奋斗记录和心路历程,也是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资产。蒋方智怡女士特别强调,一旦Chinese territory(中国的土地)上有专业的、真诚尊重历史的图书馆,她希望将来这些日记能回归中国故土。”
      “我只是做过滤工作。”宋曹�璇这么定位自己。她认为,蒋介石日记的开放,能够为学者者们的研究提供足够史料,她清楚,“档案被学者们使用很重要,档案不用,就是死的”。她也期盼能让学者们完全使用家族所有史实资料。
      当然,当时宋曹�璇曾考量是否要将日记中的这些部分过滤掉,但是她最后没有这样做,因为这些正好说明蒋介石日记的真实性,“蒋公能把他年轻时的荒诞日子写得那么巨细靡遗,他的日记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是写给他自己看的;到后来,他还重新阅读他自己以前的日记作为借鉴。”
      “宋曹�璇对于凡是蒋介石在日记中骂宋子文的地方,一条她都没有掩盖。所以我就跟她谈过好几次,我说:你这个做法非常正确,一切让历史学家去研究。”杨天石评价。
      宋曹�璇坦言,比如,对于开放的从1917年至1945年的蒋介石日记,她只保留了6处,“所以学者们都很高兴。譬如,蒋公在日记里骂人,我只有把被骂的名字遮掉,骂的内容不遮。如果把整段遮掉,人家还以为我们好像有不可告人之处。”
      在她看来,蒋介石在日记中有非常多的自我反省,“蒋公是阳明理学的追崇者,王阳明先生的自律他最欣赏,他早期在日记里常说要戒色、戒恶、戒赌,他年轻时的日记,毫无保留地写自己的想法,他在外面嫖妓、赌钱、买股票赌输了……他一点都没隐瞒,他在每天的日记都提到,今天做了什么事、有些事是不应该的。他虽然年轻,可非常有自律精神,他很执著。”
      此外,孔祥熙档案有100多箱,也需宋曹�璇过滤,“孔德基是个外国小孩,我觉得他对档案内容不太清楚,他是希望我看完后告诉他里面有没有需要过滤的。”孔祥熙唯一的孙子孔德基,出生于1964年。宋曹�璇大略翻阅孔档时,就发现已有人整理过孔档,“我们都判断是孔令侃先生在早期就已帮他父亲整理过,我也告诉孔德基先生:这些资料你的大伯已整理过。”
      
      两蒋日记中的家人
      
      “跟看宋档感受不一样,看蒋介石日记,感觉能接近他的内心。尤其是在日记里,蒋公提到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他常在日记里说,只要国家好,即便要拿掉他和他儿子的性命,他也在所不辞。我开始觉得有使命感,必须把这些史实资料尽早公开,让更多的人看到真貌,我也非常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几位长者当时的爱国情操。”宋曹�璇说。
      宋曹�璇在蒋介石日记中看到,蒋介石第一次见到宋美龄时,就很被她吸引,认为她很俊美、聪明,很长一段时间,蒋介石在日记中以“三弟”称呼宋美龄。
      宋曹�璇强调,蒋介石与宋美龄不是政治联姻,“那时蒋已跟陈洁如在一起,他看到美龄后,一直觉得美龄是才貌双全的女子。他俩感情非常好,他一直称她为‘爱妻’,他们常在壁炉前聊天、相拥、畅谈”。
      从史料中,还可以探寻家族成员的往来与互动。宋曹�璇就认为,从宋档与蒋公日记,都可看到宋子文与宋庆龄的密切关系,“在宋档,我看到当时他们在香港时一起成立中国福利会,共同做了很多事,从书信中看到,宋子文对姐姐宋庆龄非常疼惜,庆龄在给宋子文的信后署名都是‘深爱你的庆龄’,他俩感情非常好。”可在蒋介石日记中却不一样,“蒋公日记里,我常看到蒋公很愤怒地认为子文先生好像没有辨别能力,怎么去帮庆龄做这些事?也有些指责。我觉得,宋子文先生不一定赞成宋庆龄的政治理念,可因为手足之情,他有时愿帮她做些事,如果一定要政治化,就变得很尴尬。”宋曹�璇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蒋介石与宋子文的关系一直比较微妙。“他们一直有很多观念上的不合。宋子文先生在海外受教育,比较西化;而蒋介石从小在私塾念书,崇尚阳明理学,他跟宋子文先生的观念、处事态度完全不一样,他们常有争论,”宋曹�璇评价,在日记及很多文献里,都可看到蒋介石与宋子文之间的冲突相当大,“宋子文先生是非常直率而且蛮自负的人,跟蒋公之间的冲突相当多,有几次两人几乎要翻桌子。”
      在宋曹�璇看来,蒋、宋二人的分歧还在于,在国外长大的宋子文法制精神很强烈,并且蒋、宋二人对于国家财政管理的看法也不同,比如,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要宋子文多提供他军费,“蒋公对财政管理不太清楚,他逼着宋子文一定要多印债券、多印钞,他认为这样一来钱就多了;可宋子文却认为这样会造成经济大乱,是不对的,他不愿这样做,而蒋公就认为宋子文不支持他军费。那时国家各方面都需要钱,宋不只顾着打仗,还要顾到其他很多国家预算,所以他们之间常有冲突。”对照宋档,可以看到在战时的重庆,有一次蒋、宋起争执,宋子文辞职,“蒋公就不让宋子文再参与所有事情,陈光浦等多人都劝宋子文,国难当头,不应意气用事”,宋子文其后给蒋介石写了唯一一封道歉信,大意为:“我们两人时为长官跟部属,其实比骨肉还亲。”
      此外,“西安事变”中,宋美龄不顾危险去西安看望蒋介石,蒋介石在日记中引用了《圣经》里的一句话,“耶和华今将有所作为,将令女子护卫男子。”
      宋子文与张学良的交情一直很好,张家与宋家的深厚渊源缘于,张学良第一位夫人于凤至是宋子文母亲倪桂珍的干女儿,“西安事变发生时,蒋夫人毅然决然去西安,我相信她对张学良有信心,她知道张学良不会杀蒋中正。但在蒋公日记里,‘西安事变’中,蒋公本以为他会被杀,所以日记里他已有一种好像壮士要牺牲的感觉,他当然心有所不平,在日记里一直责备张学良很笨,在他被救、回到南京后,他的气愤还在。”
      在宋美龄赴美定居前,宋曹�璇和先生宋仲虎每年都回台看望宋美龄,因此宋曹�璇与蒋经国有过颇多的接触。在宋曹�璇的印象中,“经国哥哥看上去好像一个和蔼可亲的邻居老伯伯,总是笑眯眯的。”上世纪80年代,宋曹�璇到台湾,第一次去蒋家做客,蒋经国待她很客气,当时台湾人宴请宾客,已是鱼翅、鲍鱼,让她惊讶的是,“到经国哥哥家吃饭,就加了两个菜,只不过是鱼、红烧肉、红烧海参这些非常普通的菜。”
      宋曹�璇最初认为蒋经国节省,后来才听蒋方良讲,台湾常有台风,台风来时常断水断电,蒋经国从外面回来,有时看见蒋方良在家开冷气,他不高兴,说:“别人都没电了,我们家应该以身作则,不该开冷气。”
      直到后来,宋曹�璇读了十多年的蒋经国日记,“我听方良讲了那些事,后来我在经国先生的日记上都看到了,他是表里如一。他在日记里说,在全民都这么劳苦时,尤其台风过后缺电、缺水时,他特别体恤民众,自己回家也不敢用电、用水;他常在日记里骂他太太蒋方良说,他其实用不了新皮鞋,为什么要花钱买双新皮鞋?他就是那么平实。”刚开始看蒋经国日记的那段时间,宋曹�璇几乎每天看、每天都落泪,自己常到外面走走,同事们都让她“放轻松点”。
      在宋曹�璇看来,宋家也有遗憾,“宋家后人很不幸地都住到海外,跟自己的祖国有距离。”她相信从家族档案开启,对宋家后人而言也是一个很好的冲击,可以提醒他们,“身体里流是中国人的血”。
      而蒋经国日记是否公开,最终依然要看蒋家家属怎么决定,“我想,蒋家也没有所谓的‘阻力’,因为两位‘总统’日记影响力较大,蒋家家属当然较为审慎。”宋曹�璇表示。
      学者们当然也在殷切期盼蒋经国日记的开放。杨天石表示,蒋经国日记能够及早开放,对于研究中国的近代史、现代史,都会具备极大价值,但是,“因为蒋介石日记的继承权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蒋经国日记的开放当然更加要往后推了”。“我想,蒋经国日记的开放,也不会需要等太长时间。”吴景平对此颇有信心。▲

    推荐访问:继承权 再起 争执 “两蒋日记”再起继承权争执 两蒋日记 两蒋日记出版再起风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