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及对策_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时间:2019-02-11 03:17: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指出了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从其他几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认为不可将现今大学生就业难之事一味归咎于金融危机,而应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探讨,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大学生就业 就业形势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演变为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波动全球,引发了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了全球就业市场萎缩,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同样受到冲击。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并不能简单归咎于金融危机,它是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1.1从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从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以每年60―70万的速度增加,2001年毕业生人数为115万人,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8年达到559万人。但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未就业人数逐年增长:2001年是34万人,2002年是37万人,2003年是52万人,2004年是69万人,2005年是79万人,2006年是124万人,2007年是144万人,2008年亦超过140万人。高校扩招使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1.2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
      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本已严峻的形势愈趋复杂,其结果无异于雪上加霜。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金融行业处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所受到的就业冲击最直接也最严重,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因此,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其影响很大。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
      1.3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1.4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口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鉴于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2.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2.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2.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
      2.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2.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门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2.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2.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2.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工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显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3.结语
      
      虽然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但国家及各高校各地区已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作出了积极反应。国家已经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内需,并加强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农村,这些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许多毕业生已经在调整就业观念与定位,开始考虑到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就业。此外,各高校、各地区也在积极应对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信心。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过去、现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矛盾,而金融风暴仅在该矛盾中起了激化作用。我们应当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探讨,以正确认识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并提出积极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刘清亮,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3]侯红卫.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启示[J].时代经贸,2008,(09).
      [4]庞春祥.关于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02).

    推荐访问:金融危机 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形势严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