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农村初中副科教师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_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时间:2019-02-08 03:18: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研究对江西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进行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地理教学条件差,科学研究能力弱;地理教师地位低,队伍不稳定;教师评价因素过于单一等。为此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均衡创造充电机会,均衡教师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均衡提高教师地位,均衡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均衡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重发展。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副科教师 地理教学 现状 对策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均衡是基础,生源均衡是突破,师资均衡是关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教育领域中对教师的普遍要求,而农村初中副科教师的专业化现状与要求相差甚远,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尤其令人担忧。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新课程呼唤地理教师专业化。通过对江西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现状调研,分析研究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队伍建设,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中提高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更是进行素质教育和提高初中地理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1.初中地理教师现状调研方案设计
      1.1数据来源
      本课题组成员在2010年9月至12月期间,对江西省各地级市的近50所农村初中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实地采访等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龄长短、地位待遇、思想情绪、继续教育、教育研究和评价因素等多个方面。
      1.2数据处理方法
      对收集的数据和相关资料采用SPSS(V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整理。
      2.初中地理教师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1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低,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
      首先,从年龄结构来看,江西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特征,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各占43.2%和32.3%。年轻教师的比例过大是由于大部分地市的地理学科开始纳入中考,近几年招聘了一批刚从大学毕业的地理专业大学生。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过于年轻化,在“副科教师”的这一称谓下,有的甚至改教主科,兼教地理,满足于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这种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当作唯一的教学目的的心态和观念,严重制约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少50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上已经处于等待退休状态,他们绝大多数是从主科教师岗位退下来改教地理,很多教师已经处于职业倦怠阶段。
      其次,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达标比例高。目前江西省农村的初中地理教师仍然有32.4%的学历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另外,从职称结构来看,职称结构偏低,初级职称教师达54.3%以上,这部分教师由于学历较低,评职称无望,因而对地理教学工作不热情,面对新课程更是应付了事,极大地阻碍了新课程在农村初中的有效实施。
      最后,专业素质低,缺乏提高专业素养的意识。地理教师大都是非地理专业出身,在一些没有把地理学科纳入中考的学校,全校甚至一个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都没有。他们在担任其他课程的同时为了凑工作量或其他原因而担任地理课程教学,这些地理教师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专业训练,知识基础不深厚,对称职的地理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结构不够了解,对个人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持有一种被动应付、得过且过的态度,没有高远的理想,缺乏专业提高和教学成功的心理预期,同时学校主要对他们的主科教学或主要工作进行评价,打击了教师对地理这一副科专业提高的积极性。一些长期工作在农村、为农村教育作出巨大贡献的教师,很难得到职称晋级的机会,付出与获得很不相称,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缺失,对待教学和新课程都缺乏热情。
      2.2地理教学条件差,科学研究能力弱。
      教育投入少,有相当部分的乡镇初中没有专门地理教具,甚至没有挂图、地球仪等最基本的教具,只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地理教师大多数教学手段落后,有68%从来没有制作过多媒体课件,仅仅有32.2%偶尔能用互联网备课。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师彼此交流的时间和机会极少,有61.6%的教师偶尔或者根本没有参加集体备课,每学期和其他学校的地理教师交流的机会很少。这种教育资源条件严重的缺失,制约着江西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初中地理教育的整体发展。
      目前江西省农村的初中地理教师有75%以上的没有撰写论文。很多老师写论文主要是为了评职称,而农村初中由于职称评定困难,因此很多老师根本常年不写一篇论文。很多老师不懂地理教育科研的理论与方法,也不具备地理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在对地理教师考查其没有撰写论文的原因时,36.5%的教师认为没有时间写;有31.2%的教师不知怎样写;32.3%的教师认为“只要教好书,不写无所谓”。所以,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研究仍停留于地理教学研究层次,难以对教学能力的提高产生显著效果。
      2.3学校、学生不重视地理课,地理教师地位低,队伍不稳定。
      对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家长及学生来说,地理科目是否值得下工夫、花力气,关键在于它是否列入中考的计分科目,以及它所占分数(语数外各占120分,理化各占100分,政治70分,历史50分,体育30分,生物地理各占25分)。在江西省各市中,有的市没有把地理列入中考的计分科目,列入的也只占25分,与语数英等所谓“主科”相比,地位显然不能同日而语。“地理不是主科,中考分数少,不重要,有时间还是多学点‘语数外’”。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不想学、不愿学的风气广为蔓延,地理教学成为最难取得突破的薄弱环节之一。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加上有些学校领导不按教育规律办事,认为地理课可上可不上,地理课人人能教,对地理教师存在着偏见,地理教师的作用受到不公正的评价,甚至受到其他科目教师的歧视。不少地理教师分房、晋级靠边站,导致一些年青地理教师或改行、或调离、或考研、或改教其他学科。
      2.4教师评价因素过于单一,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目前应试教育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教育文化背景下,对教师工作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还是片面地看升学率,将教师的评先选优、职称评定、奖金发放等方面直接与学生成绩挂钩,忽略过程、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文化依然占据主流。学生的考试成绩代表了教师的一切,而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科研、教师的个人发展等都可以忽略。用落后的评价方式来考查学生,教师们的专业信念日渐消退,教育教学实践与滋养德性、呵护生命、张扬个性、提升人生品位的终极目的日益背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加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有效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势在必行。
      3.1均衡创造充电机会,均衡教师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针对目前江西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较低的实际情况,必须为初中地理教师均衡创造充电机会。一线教师们的充电机会太少了,地理副科教师的机会更少。没有时间去专业机构学习,没有机会和教育专家沟通。教师的专业补给呈现枯竭状态。各地教育管理机构要真正将教师的“充电”放到重要位置,可以通过循环教学,让教师走进大学,接受先进的思想熏陶。也可以将专家请进学校,开展系统的业务讲解。要鼓励学历没有达标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通过参加脱产学习、自学考试、函授等形式提高学历水平,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采取诸如带薪参加培训、报销培训费用、培训与职称和考核挂钩等积极措施,让初中地理教师愿意参加培训,把进行继续教育作为工作的一部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3.2均衡提高教师地位,均衡教学条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地理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的待遇不平等,自尊心受到伤害,致使部分地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领导、家长和社会要尊重地理教师,关心教师的生活疾苦和心理需求。更期待各级领导能充分理解地理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不可或缺的作用,理解一线教师的心理疲劳,尽可能多一些温情脉脉的“南风效应”,创造人情味很浓的校园氛围。
      实行均衡政策,均衡教育经费的投入、均衡校舍条件和教学仪器设备、均衡职称评定的指标。尽快出台相关规定或法规,提高农村或者落后地区一线教师的工资待遇,高于而绝对不能少于城市或者发达地区的教师;规定任何一位教师都应有若干年农村任教的经历,否则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如规定城市初中的地理教师必须有在乡镇初中3―5年的工作经历,适当地均衡城乡师资水平和结构。在实行绩效工资时,不能沿用“锦标主义”办学思路,认为哪所学校的办学质量高、升学率高就是绩效高,而要从均衡思路出发,关注薄弱学校、关注薄弱教师对学生的更多付出。
      教育研究已成为教师专业角色的一个重要方面。地理教育研究使地理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从教书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1]。地理教师的教育研究要以地理教学行动研究为主,是为改进教学实践,解决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进行的研究。在教师的教育研究中,还要加强教师与有关人员的合作,包括教师与大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的合作、教师与教研员的合作,等等。
      3.3均衡教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重发展。
      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与提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初中地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必须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建立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发展为主要目的,制定明确合理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评价的内容包括师德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态度、能力与水平、工作绩效、教育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师生关系、法制意识,等等。在建立评价机制上,由应试教育的评价转向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
      期待更多“有尊严的教育”,就是教师能够按照教育规律、育人本位,实施全人格教育,让学生提高成绩,更得到人格发展、情商发展、生存能力等多重发展。甚至要站在世界教育的高度,让孩子成为世界公民,立足课堂,放眼全球。期待各级领导能多按照教育规律,不要用“分数崇拜”干扰教师的灵活多变的思想,钳制他们充满灵性与活力的教育探索,给教育带来更多活力,给孩子带来更多希望。
      
      参考文献:
      [1]赫兴无.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08,(1):62-6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10YB119)阶段性成果。

    推荐访问:副科 调研 现状 初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