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_运用有效教学策略,开启学生提问之口

    时间:2019-01-29 03:38: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目前,看到这样一份数据:据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针对学生课堂提问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主动提问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比例为13.8%、5.7%、2.9%。回想听过的公开课和自己的教学,主动提问的学生确实屈指可数。
      针对这个现象,我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深入了解原因。
      教师方面主要有:①认为教学应以教师讲授为主,要讲到学生没问题;②担心自己无法回答学生提问,失了面子和威信;③怕学生提问太简单或与课文无关,影响进度。
      学生方面主要有:①向来接受“老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②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或有误,遭同学嘲笑,老师批评;③不知道问什么或怎样问。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问题。”布鲁巴克也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可见,激发学生提问是教学应为之事。
      如何激发学生提问?首先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并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其次教师应熟知学生心理,创设有效情境,促使学生提问。对此,我就初中语文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学生心理层面
      
      初中生大多处于心理发展的青少年期,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喜欢争论。教师如能恰当利用,不愁学生不开口。
      1.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在好奇中提问
      青少年期是人生中好奇心最强的时期。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奇心过强能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要,这能促使和推动人们积极探索,追根溯源。教师可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使其提问。
      如《七根火柴》,教师讲述:“在长征途中,一位无名战士浑身湿透了,被寒风冻得脸色发青。在他身上有七根干燥的火柴,直到生命尽头,他也没有点燃一根……”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如“为什么浑身湿透的无名战士身上的火柴却是干的?”“无名战士这么冷,为什么不点燃火柴?”等问题。
      2.利用留白,激发学生在想象中提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留白,激发其想象力,让其在想象中有所思考,进而提问。
      如《凡卡》,凡卡寄出信后,怀着希望进入梦乡,文章到此结束。教师可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文章。学生产生如“爷爷能否收到信?”“即使凡卡回到乡下,他的生活会幸福吗?”等问题。
      3.组织对话,激发学生在争论中提问
      少年期的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自觉性进一步发展,其独立思考能力也到了更高水平,因而喜欢争论。课堂中,教师可抓住契机,组织学生辩论,让其在争论中生疑。
      如《我的叔叔于勒》,有同学提出“菲利普夫妇面对贫穷的兄弟于勒,不相认也是迫不得已的。”此言一出,课堂立即沸腾了。教师可让学生选定观点开展辩论。问题随之产生:“菲利普夫妇不顾兄弟之情,能说是迫不得已吗?”“如果是,课文哪里表现了这一点?”……
      
      二、情境教学角度
      
      学生发展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情境是学生构建知识不可缺少的资源。作家进行创作时,必然进入其作品情境中。因而课文大都表现了特定情境。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发现并提出问题。
      1.借助媒体,激发学生在体验中提问
      现代媒体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在媒体用文字、图像、视频等营造的情境中,学生感官被充分调动,体验深刻。当文中的人和事物不符合他们在观看媒体时产生的真实感受时,就会生疑。
      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播放影片《泰坦尼克号》相关片段。观看后,学生仿佛置身于危急气氛中,提出了“哈尔威船长也是普通人,别人都惊慌失措,他怎么会一点也不害怕?”等问题。
      2.扮演角色,激发学生在尝试中提问
      通过角色扮演,作品中的情境成了有我之境。学生会按角色需要进行思维、情感和语言活动。这时,他们会注意到一些作为读者不易注意之处,产生疑问。
      如《花的话》,在角色表演时,扮演白丁香的同学问:“为什么榆叶梅、玫瑰等都夸耀自己美丽重要,而我却称赞玉兰?”
      3.实验演示,激发学生在观察中提问
      教材中有些文章揭示了一些科学原理,教师可采取实验演示方法,促使学生在观察中生疑。
      如《河中石兽》,教师在玻璃缸中放入泥沙、水、石块,标明上下游,问:“用水冲刷石块,它怎么运动?”学生回答:“往下游运动。”教师演示,石块却向上游运动。学生问:“水中物体不是应顺流而下吗?石块怎么会向上运动呢?”
      当然,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问和创设情境激问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实践中,上述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产生了新问题:①学生提问在课文重难点外徘徊,不得要领;②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对他人提问置若罔闻……针对这些新问题,该如何处理?这是我今后将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道祥.当代普通心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上海市天馨学校)

    推荐访问:之口 开启 提问 教学策略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