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试论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的楷书教学:楷书的三大体系是什么

    时间:2019-01-28 03:31: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强调楷书学习的重要性,确立楷书学习的基础性地位是书法艺术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高校书法专业的楷书教学之任务不仅是对传统经典的深入学习,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为楷书的创新与发展拓宽思路,使其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获得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关键词:楷书 魏碑 楷书创新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楷书从风格上可分为二个系统:一是南北朝碑版楷书,其中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楷书系统,简称唐楷。唐楷自唐代以来一直在民间流行,颜、柳、欧等唐代楷书大家的碑帖经常被作为民间课童的书法启蒙教材,直到当今。唐楷书法给人的印象是中下层世俗文化的模板,因而为较高层次的书法书法爱好者所不屑。特别是当代书法追求展厅效应,要求作品有强烈的视角效果,而唐楷虽然能显示出一定的基本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在视觉上扣住人们的心弦。同时,唐楷是唐人最为完美的杰作,它确立了中国汉字的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创作的美的规律,在极大地推动了书法普及和书法艺术的双重进步的同时,也为书写定下了严格定式,这种严格的定式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在当今追求高效率的时代,其昔日的光环自然不得不消散了,不再为人所重视。这种情况为高等书法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楷书课程究竟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专业的书法教育中、体系中楷书教学应该从何处入手成为我们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楷书学习是学习书法诸体的基础
      楷书是中国书法诸种书体中最实用的书体之一,唐宋以来,学习书法大都强调从楷书入手,宋代苏轼曾以人的站、走、跑三个递进的行为阶段,比喻学习书法的过程,认为“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蔡襄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进于行草,亦不离楷正。”黄希先认为“学书先务正楷,端正匀停,而后破体。”楷书有法有式,又具有典范性,以其入书法之门,首先是因为它用笔规范,点画有度;其次是点画精巧,技法性强;三是楷书结字端正,重心平稳。可以这样说,学习楷书不仅能为学书者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也有利于日常生活中书写能力的普及与提高。
      楷书的笔法和结体在书法五体中要求最高,最为难学,它由隶书演变生发而来,沿用了隶书点画断开和块性结构特点,革新了点画形态,字体更加方正,点画的用笔也越来越趋向程式化,它强化了用笔的提按、技法性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楷书以形体方正为基本外形特征,相对于草书、行书等书体较少自由发挥的余地,其创作难度也进一步增大。因此有一些学书者避难从易,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走捷径,说什么书法无需从楷书入手,可以直接从行、草书入手学书,玩了两下花脚绣腿,就以为可以在书法界立足,并以此沾沾自喜,这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是中国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人才教育与储备的基地,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指导着未来书法发展的趋势,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强调楷书学习的重要性,确立楷书学习的基础性地位是书法艺术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大学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目的
      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楷书不被重视,难于创新、突破的问题。时代的变化、审美情趣的变化丰富了人们对楷书艺术的认识,也为高等书法专业楷书教学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楷书的外部特征和性质上来看,楷书写得庄重容易,写得妍媚难;写得严谨容易,写得飘逸难;写得传统容易,写出新意难。楷书法度非常严备,给个性的表现和张扬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它很显然不像行草书那样能充分发挥个性。楷书要写出个性,首先是要使其从相对静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变得更灵动自由;其次是对表露性情的使转进行重新的解构。再次就是书法文化内涵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是结体上要有变化,点画、线条要有新意,表现今人自由自在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整体上要有时代的审美的情趣、书卷之气和文化品位。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经在其《书谱》中曾总结出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即“初学分步,但求平正”,要求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第二个阶段为是提高、发展阶段,即孙过庭所说“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时期,它要求在平正的基础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这一阶段正是楷书重新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起点。第三个阶段是学习的终级目标,即“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就是要在强烈的个人风格中回归经典,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炉火纯青的高级阶段。孙过庭的这一段论述,不仅点明了楷书在书法学习和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楷书创新的方法与思路。
      从书法学习上来说孙过庭的“三段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书体学习中应该先从平正的书体(楷书)入手,再进一步学习险绝的行、草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对楷书学习提出的具体方法。
      也就是说,唐楷学习是“初学分步,但求平正”是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高校书法专业的大多数同学学习书法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唐楷的基础,可以说“初学平正,但求平正”的第一个阶段已经过去。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楷书学习的要求是:在巩固原有的“平正”基础之上,进入“务追险绝”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学生楷书学习兴趣、树立楷书创新观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突破点是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三、魏碑是楷书创新借鉴的主要内容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魏碑十美之说:“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认为魏碑书体从风格上可分三类:第一类,用笔方折,斩钉截铁,结体紧密扁方,是魏碑标准书体。代表作品有《始平公造象记》《张猛龙碑》;第二类,用笔方圆兼备,体势渐趋方整,稍见纵势。代表作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等。第三类,用笔杂揉诸法,结体多变。楷隶相杂的有《嵩高灵庙碑》、隶草相杂的有《比丘道宁造象记》等。他从魏碑书体总体特征、笔法特征、结体特点等方面对魏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其中不乏溢美之词,但所论魏碑结体和用笔之特点为我们学习楷书打开了眼界。
      从高校楷书教学的角度来说,魏碑是楷书教学中比较好的一个选择。首先,魏碑属于楷书,与学生已有的学书基础(楷书)书体一致,容易学习;其次,魏碑作品特点非常鲜明,形式易于掌握,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前人学书的实践经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楷书学习中魏碑临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邓石如的楷书,有郑道昭、梁碑及《瘗鹤铭》的笔意,秀逸之气溢于字外。早期楷书作品婉柔,结构偏平,后来逐渐向险峻风格转变。何绍基的楷书早年学《张黑女》,通籍贯后,始学颜真卿,日书五百字,晚年又学欧阳询,因而其书沉雄而峭拔。赵之谦的楷书初学颜真卿,后醉心于北碑,主要受《郑文公》、《张猛龙》、《石门铭》等影响。晚清的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苏东坡,晚年学六朝碑版。近代著名书法家的于右任早年学赵孟�,后转学碑版、墓志、造像,他“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在魏碑上是很下过一番功夫的。清代中后期这些书法家借鉴碑版文字,在楷书上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魏碑在楷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从平正出,借鉴碑版文字,或从用笔,或从用墨,或从结体,或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以逆向思维方式对传统楷书(平正的唐楷)进行了全新的解构,使得楷书在意蕴、形态、用笔、结构、章法等都有了强烈的时代感与艺术个性,产生了全新的形式美感,其间毫无疑问魏碑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养份。他们的书法面貌能够独出新意、焕然一新,是与他们对魏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分不开的。
      古人的学习经验与艺术成就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楷书提供了极好范例。在高校书法专业的楷书学习中,我们在确立楷书的基础地位的基础之上,先学习平正的唐楷,再学习楷书趋于成熟、特点分明、古朴稚拙的魏碑书法,无疑是楷书上有所突破的一个阶梯。借鉴碑版苍茫浑厚、劲挺的笔意;强调点画中段的起伏顿挫,在结体上取法墓志、造像记的稚拙和天真,可以使书法(楷书)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获得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314
      [2]宋代・黄希先.论学书.
      [3]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081.
      
      作者单位:
       山西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书法系

    推荐访问:楷书 书法 试论 教育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