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未经学前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生语言教学实践研究:语言发育迟缓康复训练

    时间:2019-01-26 03:39: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形成和发展聋生语言是聋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特殊补偿任务,是聋校教育的中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聋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成为衡量一所聋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我校2003年5月成立了“聋校语言教学”课题研究小组,积极开展“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低年级聋生语言教学”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为构建我校“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做出了有力探索。
      【关键词】聋生 语言教学 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 说写结合 语言能力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on the low-grade deaf students who are not given healthy education yet
      Pan Meiying
      【Abstract】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language for deaf students is one special and important compensatory task and is the center problem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on the deaf. It will have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actu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object of the school for the deaf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tandards for bal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a school for the deaf. In 2003, our school has established the research group------the language teaching of the school for the deaf, developed the research on the “language teaching on the low-grade deaf students who are not given healthy education yet”. As a result, the expectant effect is perfect, which has offered a powerful exploration for constructing the complete-communication teaching mode with spoken language as the leading factor, pushing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deaf students’ gift of tongues.
      【Keywords】Deaf student Language teaching Complete-communication teaching mode with spoken language as the leading factor Combination of speaking with writing The gift of tongues
      
      1.研究背景。聋童早期康复教育为我校立校之本之一。在我校,经过学前康复教育聋生的语言发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而在学龄段,我校的教育对象大部分为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聋生,他们占全校学生的2/3,这部分学生“读不懂、说不全、写不通”的现象极其严重,即使经过多年的学习,仍不能语言通达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无法与健听人士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严重地影响他们回归主流社会的发展需要。因此,有效地培养与发展聋生的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意义非凡的课题。
      
      2.研究对象。基于上述原因,本课题选取本校未经学前言语康复教育的1-3年级普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即口语强化班级和多重残疾班级学生除外)。其中,一年级普通班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
      
      3.研究目的及意义。积极探讨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各种策略与方法,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与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尤其是书面表达能力,为聋生回归主流社会,解决沟通,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研究主要内容。
      
      4.1 聋校普通班“以口语教学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模式”、“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聋生书面语言能力的作用。
      4.2 低年级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4.3 实施“全面补偿语言”教学原则对提高聋生语言能力的作用。
      4.4 家庭教育在聋生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5 聋生语言水平评估的原则、方法、内容等。
      
      5.研究主要方法:行动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工作研究与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6.实施步骤与预期目标。课题研究时间:3年,2003年5月-2006年月5月,分四个阶段:
      6.1 第一阶段:2003年5月至2003年9月
      6.1.1 文献回顾,确定论题,撰写课题论证报告,制订2003学年度工作计划。
      6.1.2 编写一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校本教材,制定一年级普通班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方案。
      6.2 第二阶段: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
      实施课题研究工作实施方案(即2003年度课题研究计划),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
      6.2.1 初步建立聋校普通班“以口语教学为主的全沟通课堂教学模式”。
      6.2.2 “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全面补偿语言”教学原则得到贯彻落实。学生书面语言表达习惯初步形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6.2.3 通过家长学校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活动,提高家长认识,发挥家长在聋生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6.2.4 完成低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模式的实验任务,积累教学经验。
      6.2.5 初步建立聋生语言评估体系:评估原则、方式、内容等。
      6.2.6 建立课题资料档案,在学校网络进行资源、经验的共享。
      6.2.7 撰写第二阶段的课题实施报告(中期报告),完善课题的实施计划。
      6.3 第三阶段:2004年9月至2005年7月
      6.3.1 总结第二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实验班教师撰写中期实验报告,接受评估检查;
      6.3.2 在评估反馈、改进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推广,继续推进课题研究;
      6.4 第四阶段:2005年9月至2006年5月――结题工作。
      6.4.1 各主要成员撰写分析报告。
      6.4.2 总负责人撰写课题总报告。
      
      7.研究成果。
      
      7.1 通过课题实施,更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7.1.1 明确到未经学前语言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童的语文教学实质应为学前语言的启蒙与补偿教学,聋校各学科和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为培养和发展聋童的语言服务。
      通过课题的开展,课题组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听觉障碍导致的语言“残疾”与沟通问题,决定了语言学习是聋人任何学习阶段乃至终生的主要学习任务,也造成沟通问题为聋校课堂的主要问题。只有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解决沟通问题,聋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有保证。其次,聋童学习语言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决定了语言教学应成为聋校各学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责任,决定着聋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为聋生的语言学习服务。也就是说,语言知识第一位,是聋校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的重要体现。因此,聋校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一二年级语文教学,实质应为学前语言的启蒙与补偿教学。在学校的组织协调下,实验班级加强了德育与学科整合,以学科教学为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主渠道,同时在德育工作活动中大力提倡学玩结合,学教结合,不让活动走过场,如各项评比表彰活动、国旗下的讲话、级组活动、少先队活动、春游、秋游等。
      7.1.2 明晰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的涵义,“以口语为主导”、“说写结合”等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
      在坚持与推进口语教学过程中,面对学龄段众多没有经过学前康复的学龄聋童,不少教师的信心曾经大打折扣,课堂教学实质为“手语教学为主,口语教学为辅”。
      随着课题的深入,在我校康复专家简栋梁老师的引领下,我们用实践证明了未经学前康复学龄聋童坚持“以口语为主导全沟通教学”的可行性,走出了口语教学的误区,进一步明晰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的涵义,初步构建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说写结合”课堂教学模式:“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主要强调口语教学在聋校各种语言形式中的主导地位,指出课本(书面语)是聋生学习知识、语言的重要依据,不排除辅助聋生理解学习语言的手指语、手势语的作用。其主要内涵包括:教学过程中以口语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凭借书面语言材料,充分发挥板书、书面语、手指语、体态语及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帮助聋生建立语音思维,掌握汉语有声语言体系(使聋童语言的接受与表达顺序符合汉语言的语法规则),促进聋生书面语言的形成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聋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因此,聋校的口语教学并非指“纯口语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它不以培养聋学生的口语为惟一的培养目标,不盲目追求语音的清晰度,不把语音的清晰度作为惟一的说话目标,不以口语为惟一的课堂教学语言手段。
      概念的明晰,观念的更新,目标的明确,为口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我校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朗朗书声,声声入耳。
      7.1.3 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让教师尝试了成功的欢乐,提高了工作的积极性。
      7.1.3.1、鼓励教师借鉴普校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大胆进行聋校教学改革
      7.1.3.1.1 大胆改革教材和用好教材。面对不能适应和满足新时期聋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全日制聋校教材。学校积极借鉴新的课程改革理念:教科书不再是教学内容的惟一,教师也是教材的开发者与建设者,语文学习的外延即生活……实验班教师改变过去的教材唯一论,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利用增、删、补、换等方法不断完善教材与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聋生的学习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拓展了聋生的语言学习空间,培养了聋生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兴趣与能力,提高了聋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拥有处理教材、拓展教材的自主权,工作热情与积极性更高。
      7.1.3.1.2 积极开展活动教学,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语言源于沟通与交际的需要,在沟通交际中形成。聋校的语文课堂更应该加强实践活动教学,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用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情感、态度的改变来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实验班教师常用的课堂组织形式有“我当小老师”、课文朗读表演、小组学习等。
      7.1.4 课题组成员寓课题研究为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大胆实践,及时反思,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得到提高,多篇论文公开发表与交流。
      三年来,课题组教师努力实践,大胆探索,乐于展示与交流,承担了不少科组公开课或学校各种观摩课和接待课任务。课题组老师外出学习汇报形式,开创了学校一线教师外出学习汇报的新模式――“学习体会+课堂展示”,加强了教师外出学习的责任感,提高外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2005年12月,在广东省首届聋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一位课题主力教师荣获课堂教学技能一等奖和教学设计一等奖,多位教师荣获优秀奖。三年来,课题组教师乐于总结和反思,积极撰写教学总结论文,多篇论文公开发表或交流。
      周延:《也谈聋人的第一语言》(发表于《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年第1期)
      钟鸣风:《浅谈低年级聋生数学语言的培养》(2005年荣获广州教育创新学会论文评比三等奖)
      潘梅英:《坚定信念,努力实践“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2005年6月在广东省语训教师培训班作专题发言)……
      7.2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聋生语言的发展,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坚持全面补偿学生的语言,坚持常用沟通语言进课堂,坚持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坚持书面语言的大量刺激,坚持说写结合、读写并举,培养孩子的发问意识,不读破词破句,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等教学要求、教学理念的提出与落实,改变了课本为聋生的语言学习单一渠道,转变了聋生学习语言的理念与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意识和语言表达习惯,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与过往同年级的孩子相比,他们的朗读能力、发问意识、书面表达意识与能力都明显进步,连电工职员都高兴地表扬实验班孩子:“这些学生真可爱、真能干,教室里的电灯、电风扇坏了,他们会写张纸条告诉我。”
      7.3课题研究有力地推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步伐,为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提高我校的语言教学水平做出了有力探索。
      7.3.1 一年级主题单元教学效果良好,是帮助未经学前康复教育低年级聋生打好语言学习基础的一条值得坚持和完善的好路子。
      在把小学低年级尤其是未经学前康复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目标明确定位为学前语言启蒙教学的基础上,课题组立足聋生实际,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采用主题单元的教学模式,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学内容及学习顺序,有重点地发展学生的语言――重组教材,先学大量的日常生活沟通用语,改变过去先学拼音再学词句的模式,实行先学词学句(短句)和随机渗透拼音教学,再系统学习拼音;提倡语文先行,语文为重,各科教学必须以语文学习内容为基础,围绕其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设计(语训教学尤其要围绕语文的学习内容加强听说读讲的训练,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的词语与句式)。三年来的实践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益:用熟悉的语言带出拼音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词句积累丰富了,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了。最重要的是,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快乐,付出与收获比较成比例,融洽了师生感情,改善了师生的心理环境,培养了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后劲较足。
      主题单元教学模式还促进了我校低年级语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明确定位语训教学为语文辅助教学的基础上,语训科组围绕语文学习内容,重新编订了我校低年级的语训教学内容,确定了每个年级的教学主题。
      主题单元教学的最大好处还在于推进了各科语言教学工作的发展,多渠道、多角度地帮助聋生学好语言,加大语言学习的重现几率,形成语言教学合力(其中数学、美术、体育学科的语言教学进步明显),提高聋生学习语言的效果。其次,还加强了学科任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为提高德育工作效果提供了有利条件。
      7.3.2 校本教材贴近聋生生活及聋生的语言实际,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受到任课老师的肯定与欢迎,提高了低年级聋生的语言学习效果。
      一年级主题单元校本教材以“我的……”为主题,以学前语言知识体系为蓝本,融汇聋校学生日常生活耳濡目染的人、物、事,内容贴近聋生生活及聋生的语言实际,实用价值高,操作性强,受到任课老师的肯定与欢迎,不少教师经过教学实践,从抵触、拒绝到逐步认可与好评。从2003年循环使用至今,逐年修改,不断完善,配套教学资源(词语卡片、挂图等)越来越丰富,使用效果越来越好,受到老师们的肯定与欢迎。
      7.3.3 为我校九年级教材的衔接工作开拓了新思路和研究方向。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验研究,本课题组的两个实验班级学生语言学习情况表现良好,经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研究,两个班级经过微调,其中一个班级学生成为我校本年度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实验班级,计划他们在一、二年级进行语言补偿的基础上,用六年的时间学习人教版新课标1-16册的教材,为他们能在九年级顺利接轨人教版中学第一册提供新的尝试,开展新的探索。
      7.4 为我校参加“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耳蜗术后汉语言康复教育机理与方法研究〉的组成部分和研究成果之一――《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我们课题指导思想与理念与《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一脉相承,因此为了继续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教师的专业水平,我校于2005年8月承担《聋校新概念语文教学法》在广东地区的实验工作任务,成立了“聋校低年级‘强化口语,说写结合’语文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组,时值一年,实验效果令人满意,并取得省“十五”科学教育科研立项。
      7.5 通过课题研究,明确规范了教学要求,完善了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低年级考察内容的变革,丰富了教学评估方法――尝试把课本外知识列入考察范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效果,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我们制定了“一年级普通班教学原则”、“小学部学生一日学习常规要求”;成立课题核心组成员例会制度;提出了“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说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要求,如重视发音技能的训练;坚持情景学词学句,坚持在生活中学语言;强化口语,重视书写,坚持说写并举、读写并重;坚持常用沟通语言进课堂;坚持多写多练(每日几句、日记);重视学习环境的布置(教室、家庭);重视知识的梳理归类、积累与迁移,坚持学以致用;加强朗读训练,不读破词破句,积极探讨提高学生朗读兴趣、朗读能力的方法等等。
      评估是导向,评估是指挥棒,有要求就得有检查,有检查才会有实效。为此我们提倡教考结合,学考结合,教得踏实,学得扎实,在期末的考察工作中,我们倡导适当增加课本外的知识,如日常沟通用语、朗读技巧考察等。
      7.6 通过课题研究,加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我校“家长学校”的质量,力证了家庭配合对聋生学生语言的重要作用。
      近三年是我校家长学校工作最完善、最扎实的三年,其中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学习辅导方法的培训、把学生家长请入课堂等举措受到低年级家长的普遍欢迎。每次家长学校培训活动,本课题组都承担了家庭学习辅导方法的培训任务。此外,我们还倡导课题组教师建立“学校――班级”的二级家长培训工作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让他们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题进展情况,要求他们在家的学习辅导内容、步伐、要求与学校保持一致,还进行家庭学习环境布置、家庭活动要求、家庭主要沟通手段等内容的辅导,要求他们多和孩子口谈笔谈,为孩子设立交流本,进行课外阅读、日记起步的辅导等。通过系列循序渐进的家长学校活动,帮助家长明确了聋生学习的目的与特殊性,提高了家长对聋校教育教学的了解,提高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8.问题与展望。
      
      8.1 自编教材问题。自编教材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待完善,需要专家的指引和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修正与补充。自编教材的辅助资源和配套练习不能满足教师的要求,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8.2 任何改革都要理念先行,首先实现观念的转变,“先培训后上岗”是课程改革的必要要求。对于实验班教师,必须加强培训指导工作,让其明了教学改革要求、教材编写目的、编写理念和相关教学要求方法等。对于没有担任过教改前传统教材教学的教师更需如此。
      8.3 “语言(语文)教学生活化”是聋校实现“发展语言,解决沟通”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因此,若能在聋校低年级语文(语言)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生活化教学、全天候教学,必将迅速提高聋生的语言能力,但目前我校的师资仍不具备此素质与能力,它将成为我校近期一个非常重要和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
      8.4 聋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更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和谐统一。然而,目前由于宣传力度和家长认识有限,聋生该方面的支持十分有限,学校应同时加大力度提高家长学校的质量,争取家长更多的投入与支持。同时,由于聋童已经错过语言发展关键期,聋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以口语为主导的全沟通教学”需要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参考文献
      1季佩玉、黄昭鸣主编.《聋校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第一版(H)
      2 朱宁波、陈旭远主编.《新课程核心概念诠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G)
      3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主编.《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G)
      4 顾爱玉.《聋校语言教学的自然性、整体性和交际性》.海卢湾区顾爱玉工作室(网站)(H)
      5 鲍红安.《聋校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中国特殊教育网.http://www.省略/(G)
      6 刘丽容.《听障儿童语言发展之理论基础与策略》.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 卢娟娟.正音启聪中心主任.http: //www.省略.(H)

    推荐访问:学前 康复 教学实践 未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