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重新审视自己_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

    时间:2019-01-15 03:24: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师范教育是我国现阶段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主力军地位不容置疑。但师范教育也应审时度势,树立陶行知的“大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应该走综合发展之路:整合师范教育目标,实现培养和培训目标综合化;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师范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从而为教师专业化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
      关键词:师范教育;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陶行知
      
      一、全面审视师范教育,发挥师范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早在1921年,陶行知就指出“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提出要建设富强的国家,首先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和养成健全之国民性,他们“都有赖于教育”。而教育质量自身的好坏,取决于教员,“要造就适当的国民,须有适当的教员”。而要教员就要有师范,有赖于师范学校之培养。陶行知认为师范学校培养的教师将影响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他说:“师范学校负责培养改造国民的大责任,国家前途的盛衰,都是他手掌之中。”1927年,他在(师范教育之彻底改革)中进一步阐述;“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陶行知把师范教育提到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密切相连的高度,他希望国家和地方要花大力气来办好师范教育,“不在人才上做工夫,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必须出代价去培养教师,去培养教师的教师”。
      陶行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把师范教育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师范教育价值认识的高屋建瓴。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使全社会都认识到,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关键在师范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正如陶行知所说,只有师范兴,教师兴,才能教育兴,民族兴,国家兴。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师范教育,提高全民认识,大力发展师范教育,特别是高等师范教育。
      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制度,即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随着教师数量要求的基本满足,提高教师质量成了教师教育的重点。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历史地摆到我们面前。从办学体制上讲,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最佳办学模式应该是开放式而不是封闭式。专业化不是专营化,并不是封闭式地建设教师队伍,由师范院校“独家经营”,而应是以师资市场为媒介,建立开放式的教师管理系统。但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需要大量的中小学教师,再加上教师职业在社会上还缺少应有的吸引力,如果没有专门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教育体系的支撑,没有一个相应规模、多层次、多类型、有保障、有较高水平的教师培养来源,要办好如此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是不可能的,当前还需要坚持以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体的教师教育体系。据统计,我国现在90%的初中和小学教师来自师范院校,80%的高中教师来自师范院校。因此,师范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主力军地位不容置疑。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师资培训制度的多元化,教师教育质量的高层次化,教师教育的终身化。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教师资格制度就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体现。
      
      二、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教师教育的质量,并不是单纯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质的提高,而是涉及教师教育微观层次各个方面的诸于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等综合发展的问题。
      (一)重新整合师范教育目标,实现教师培养和培训目标综合化
      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师范教育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师范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陶行知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25年,陶行知在(女师大与女人问题之讨论)中说,师范大学生应具备四个要项:“一、信仰国家教育事业为主要生活。二、愿为中学教员者对于中学生之能力需要应有彻底之了解;愿为师范学校教员者,于中学生外,还须了解小学生之能力需要。三、对于将来担任之功课须有充分的准备,这准备包括中小学所需之教材、教法之研究、实习和参观。四、各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的地步。”这就是他对一个合格的师范生的要求,也就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1926年,他又进一步提出乡村教师必须具备三种条件:“第一有农夫的身手,第二有科学的头脑,第三有改造社会的精神。”1929年,他在浙江湘湖“教学做”讨论会上发表讲话,对教师的要求,又增加了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艺术的兴味”两条。
      由以上可以看出,陶行知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几种素质,包括对教育工作应有的态度,对文化、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教师的道德修养,身体素质,包括审美方面的要求。不仅如此,陶行知强调教师要有改造社会的精神,应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师范生应当是具有农民感情,乐于为农民服务的人。陶行知在各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尽管内容不同,但都体现了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这样一种基本精神。
      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师范教育目标做了深刻阐述,体现师范教育的专业特性,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他的理论为我们今天深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为21世纪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师资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师范教育一方面是对在校师范生进行的教师职前教育,另一方面还承担着在职教师的教育工作。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应该各有侧重,但最终目标都应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和质量。
      无论什么岗位,无论职位高低,都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确立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基于这种普遍要求,又要高于这种要求:
      1.科技与人文的综合素养,即我们所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师不仅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科学的思想方法、较高的研究能力、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关心,对和平发展的关注、对环境的意识、对整个社会共同进步的意识、以及对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
      2.信息能力。IT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他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如何培养出在未来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里具有理解信息、掌握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外语能力。加入WTO,对我国融入整个世界、与国际社会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明确提出,从小学开始要教授外语。对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社会交往与活动能力。未来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需要有理解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需要有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5.创新的能力。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要培养全民族、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应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创新精神应成为师范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学生。
      在职教师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一是提高在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及学历层次;二是培养教师最新的教育技能,并把他们在实践中获取的技能或经验提升到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使他们的技能或经验得到更大发展。三是更新在职教师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视野,使在职教师的基本素质和教育观念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调整师范教育结构建立开放教师教育体系
      在20世纪20年代,陶行知认为当时的师范教育脱离实际,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他主张,应据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建立我国特有的师范教育体制,并提出了“广义师范教育”的主张。其基本内容是:
      1.全方位的师范教育功能。他认为:“教育界所需要的人才可分四种,一是教育行政人员,二是各种指导员,三是各种学校校长和职员,四是各种教员。”“凡是教育界需要的人才都应受相当的培养”。他认为师范既要培养未来教师,也要培训在职教师;既要培养培训教员,也要培养训练行政人员、校长、职员。1922年他在《新学制与师范教育》一文中,又提出了师范教育三原则,更好地诠释了其“广义师范教育”。(1)教育界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2)教育界的人才要什么,就该教他什么;要多少时候教得了,就教多少时候;(3)谁在那里教就教谁。这三条原则紧紧围绕师范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师范教育功能这个中心,切中了我国当时师范教育的时弊。
      2.多元化的师范教育结构。陶行知还根据教育界的需要,明确提出了我国师范教育的体制,从纵的方面来讲,有初级师范、中级师范、高级师范、教育科大学、教育研究院,包括了从初级――中级――高级――研究院的各级学校;从横的方面来讲,包括了幼儿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而且有以训练在职教育人员为主要任务的长期、短期的各种师范补习学校或培训班、养成所。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和三原则,是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是当时改造师范教育的蓝图,他实际上强调了除教师之外的教育行政人员和办学指导人员的知识化、专业化问题,切中了我国师范教育的时弊,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量在任教师需进一步提高,师范教育仍然要承担“谁在那里就教谁”的任务。据统计,至2000年,不够任职标准的小学教师仍占3.14%,初中教师不合格率仍有12.9%,高中教师不合率为31%。提高这部分教师的业务水平,是教师教育面临的硬任务。
      陶行知的广义师范教育思想也为我国目前调整师范教育结构提供了新的教育和视野。一是完善师范教育功能,模糊“职前”与“职后”教育的界限。其表现是:教师培养和培训相对分离,缺乏沟通。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界限十分分明,学校设置有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专与教育学院、师范学校与进修学校,即使在近年来合并升格的师范院校中,普教与成教,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也是泾渭分明的,这样客观上有利于管理。实现教师教育工作的一体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促进教师教育结构重心上移,师范院校要完成从三级向二级的过渡。即从中等师范、专科师范和本科院校向专科师范和本科院校转变。三是通过“试办师范院校”,加大教师教育开放的力度。过去我国教师教育基本上是一种单一型、封闭型的教育体制,由普通师范院校“包打天下”,培养中小学师资。一方面,师范院校自身应当不断提高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水平,另一方面要热忱欢迎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到教师培养和培训中来,为整个民族教师质量的提高而努力。由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试办师范学院”符合当今国际教师教育的潮流,是我国教师教育实现开放化的一个必要步骤。
      (三)改革师范教育内容,加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
      陶行知高度重视师范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他在《师范教育建设论》中指出:“教什么?怎样教?教谁?谁教?这是师范学校的首要问题,要想把师范办好,必须把这些问题弄明白。”他反对读死书,主张以大社会、大自然作为教材和课堂。主张教什么,就以什么来训练教师。即“有什么,学什么”,“要什么,学什么”。他把实际生活本领的训练和书本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上面的主张,上课、实习、参加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和校务等。他对旧式师范教育作了猛烈地抨击,他认为旧式师范的教育内容以读死书为中心,是以文字为中心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书呆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陶行知认为师范教育的内容应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来设置各种教学课程。他在晓庄师范设置了一些很有特色的课程体系:(1)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课程:“招待教学做”、“洒扫教学做”、“烹饪教学做”。(2)体现与生产实际相联系的课程:“征服天然环境教学做”,包括“科学的农业教学做”、“基本的手工教学做”等课程。(3)体现与社会活动相联系的课程:“改革社会教学做”,包括村庄自治、合作组织、乡村调查、民众教育、农民娱乐教学做等课程。
      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较快地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从而能使师范院校多年来的教育理论教学从枯燥无味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学到真的知识。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特别是高师院校教育课程最大的弊端就是理论与实践脱离。突出的表现在:(1)内容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编制,课程内容是百科全书式的。高师是为了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基础教育的课程已有了较大的改变,而高师课程基本保持不变,课程内容未能跟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2)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性。尽管课程设置有必修、选修、实践课,但缺乏整合,只是简单相加,未能在处理好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课程所占比例不合理,必修课比例偏高,实践课比例太低。(3)教育类课程弱化,比例偏小。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主要是三大方面构成: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170学分左右。当前公共必修课主要有思想政治品德类(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思想品德、社会主义建设、国际政治与经济),教育学科类(含教育学、心理学、电化教育)、英语、电脑、体育、军事等,50学分左右,教育学科类为8学分;专业必修课主要是学科专业课和教育实习,共80学分左右。实习为6学分。选修课40学分左右。教育学科课程和教育实习加起来共14学分左右,不足总学分的10%。从课程结构上看,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能真正培养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高师课程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1)加强课程改革的综合性。首先,高师课程要由“囊括式”选择课程内容的方式向“精选式”选择课程内容的方式转变。高师院校要把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传播给未来的教师,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思维修养,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是基本的基础的教学内容,越具有广泛的迁移性,是含金量较高的知识,学生“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几乎归结为定义,则它对新的问题的适应性就越宽广”。其次,课程比例要协调,要适应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一方面调整课程比例不合理的现象,扩大选修课的比例,缩小必修课的比例,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另一方面加强通识教育、学科课程(含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的教学。教学内容要做到不断剔旧补新,增加科技前沿的内容,综合实践内容;加强文理渗透,在理科教学中增加入文科学的内容,在文科教学中增加自然科学内容。再次,强化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研究者,不仅需要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教育专业的知识。这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相关研究成果,教育类课程(不包含教育实践课程)应占课程学时总量的15%左右。在教育学科设置方面,我国师范院校要借鉴国外经验和做法,适当增加门类。最后,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当前师范院校比较重视显性课程的建设,较少注意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师范院校要结合教师教育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使师生沉浸于“师范文化”的氛围中,以陶冶品性,形成强烈的角色意识。
      (2)注重课程改革的实践性。增加教育实践课程时间,切实提高教育实践的成效。实践课程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作业、社会调查、实验、毕业论文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时间应达23周,约占总学时的15%左右。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为促使教师职业迈向专业化,使之成为像医生、律师等不可替代的、需要具有资格的职业,注重课程改革,尤其是要重视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的教育类课程改革。一是分解现有教育类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变其一味求全的理论体系,使之倾向于实践,加强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二是增加与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有关的课程,如教学论、教学测量、教育评价、心理咨询等课程;三是加强实践锻炼的能力。要适当增加教育实习的天数,目前多数师范院校教育实习时间为6周左右,时间太短,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借鉴陶行知的做法,“把理论与实习合为一炉而冶之”,把师范生理论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学生的教育实习贯穿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尽早接触教学实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师范教育 重新审视 教师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