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回应哪个贴子?|帖子

    时间:2019-01-14 03:35: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在线的讨论一直是教师关心的话题。以《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在线交流平台为个案,采用一个整合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和访谈等方法的分析框架,从回贴的角度分析影响在线交流的因素,探讨了不同学生在线交流的差异。研究发现,发贴者的核心度、发贴的质量以及“关系”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通过改进这些因素可以促进在线课堂的交互。
      【关键词】在线学习;论坛;回贴;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85―05
      
      引言
      
      交互是在线学习活动的存在方式,也是在线学习活动的核心[1]。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互相交流,产生更多有质量的讨论。与传统课堂交互不同的是,在线的交互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例如虽然在线学习中的交互更具有面向任务的特征,但是总体上却不如面对面交流有效和方便,交互过程中缺少实时感和临场感等等[2-3]。
      一些研究表明,在线的交互存在着两级分化的趋势,即有一些学习者在网上较积极地参与讨论,而另一些学习者则默默无闻,几乎不参与网上的交流[4-5]。在网络环境下,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在线课堂的讨论能够有声有色,有些则乏人问津,学生在线交互与主贴的内容、发贴的人有什么样的关系,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陈向东等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成员中心性、互相熟悉程度、成员参与度对于在线交互的影响[6];Wilson等则从有限共同体的角度,分析了促进基于在线课堂交互的要素[7]。本文则从回贴的角度,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在线交流平台为个案,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在线课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该课程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08年下半年为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使用moodle作为教学平台,有50%以上的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上课的学生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的教育硕士和一些进修教师,由于其它学习者不大进入在线平台讨论,这里只统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共31人。课程的讨论分为八个小型的讨论区,我们选择两个参与人数最多,发帖数和回帖数也比较多的讨论区进行分析。一个讨论区是根据教师指定的问题上网查找一些资料自学,讨论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另一个讨论区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研究小组,对研究的主题进行讨论。所有的讨论都在moodle平台的异步讨论区中进行,教师把在线讨论的表现作为期末对学习者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所有讨论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不参与其中的讨论。
      本文针对的是一个个案的研究,采用了陈向东等人设计的整合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和访谈等方法的分析框架[8],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相应的调整(表1)。
      
      分析的第一步是对一些“表面数据”的测量,这些“表面数据”就是谁发了贴子,谁回应了谁的帖子等信息。我们通过手工整理获得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测量其发帖、收帖、中心势、网络密度、核心-边缘维度等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完全是量的测量。
      分析的第二步探讨在线交流的过程和质量,使用内容分析法。CMC中的内容分析是质的分类中的量的测量,兼具量与质的研究的特征[9]。需要选择一个分析框架,对《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两个子讨论区中的每个主贴进行分类。本文直接使用Gunawardena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0]:第1阶段是知识的分享和差异比较,团体成员交流观点、相互提问,描述讨论的主题;第2阶段主要是发现、分析观点的差异和分歧,团体成员试图找出观点中的分歧,提问并回答问题,进一步阐述主题;第3阶段是团体成员协商讨论,或者通过提出新的观点、整合各种观点,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第4阶段则是成员利用个人经验、检验收集的信息和修订新建构的观点;第5阶段,成员达成共识并适当运用新建构的意义和知识。Gunawardena的框架以讨论组成员的意义建构过程为标志,反映学习者通过讨论组中社会性交互最终完成知识学习的完整过程。
      分析的第三步采用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做深入研究。根据前两步分析得出的一些数据,设计相应的访谈问题,选择访谈的对象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在本案例的研究中,通过前二步的分析,发现主题帖的回帖数量与主题发起者、主题的类型有很大的关联,为探讨其中的原因,设计了一些访谈问题,对相关内容作进一步的验证和剖析。
      二 研究过程
      根据表1的分析框架,按照三个步骤顺序地进行研究。采用这一分析框架的原因,是因为该框架是量与质的研究的统一,把多种在线交流的研究方法整合在一起,不仅比较全面地反应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具体情况,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研究得出的结论比应用单个方法显得更为丰富和可信。
      1 参与和交互状况的分析
      根据对两个讨论区的统计,总主题数为53个,共回帖数149个(去掉了一些自己对自己的回帖),主题回贴个数统计如表2所示,平均每个主题回帖数为2.8个,定义回帖数的高低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回帖大于等于5的主题只有11个,只占全部主题的20.75%,而回帖数小于2的贴子却占了49.06%,而且很多主贴都是无人回应的。为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用矩阵方法描述社会网络,相应的矩阵如图1所示,Xij=1表示成员i对成员j的主贴进行了一个回复;Xij=0表示成员i没有回应成员j的贴子。考虑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以下的图表和正文中,用姓名汉语拼音首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参与者。
      首先,对参与平台学习的各学习者之间对应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回帖和被回帖数)统计(图1),列的汇总表示每个参与者回贴的总数,行的汇总表示每个参与者收到回贴的总数。为研究的方便,对矩阵中的数据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即凡是曾经回过贴的(1)算1,其它均为0。
      
      
      其次,对此学习网络的密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网络密度为0.1161。从密度分析的结果来看,在该学习网络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离理想的距离还相差比较远,学习者之间交互不够。
      最后,测量网络的中心性。网络的程度中心势为32.778%,与其它一些研究相比[11][12],该网络中存在着一定的集中化趋势。为判断核心成员,采用“核心-边缘维度”的方法,即比较子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或者说频次相对于子群体内、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或频次。Lambda集合就是一种“核心-边缘维度”的测度[13]:就关联性而言,一个凝聚子群体应该是相对稳键的,不会因为从中拿掉几条线就变成不关联图。而边关联度,指的是为了使两个点不存在任何路径,必须从图中去掉的线的最小数目。这样,Lambda集合指NS自身内部的任何一对点的边关联度都比任何一个由来自于NS的一个点和NS外部一点构成的一对点的边关联度大,我们就称NS是一个lambda集合。
      
      图2 网络的lambda集合
      对网络作对称处理(强对称,即双向连接才算连接),为讨论方便,取lambda值为2,得出一个核心集,一共有6个成员(图2),分别是wpy、xyp、lm、gjw、dj、fsw,他们均处于团体的中心位置。核心成员共收到54个回帖,占了回帖总数(149)的36%。对比发贴数进行比较,在总共53个主题中,核心成员共发起了12个贴,也就是说核心成员回贴率为4.5,远高于成员的平均回贴率。由此可知,主题帖的回帖多少和主题发起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是不是核心人物有很大相关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交流行为过程分析
      本节试图了解主题回帖数和主题帖的知识建构程度是否有关,所以利用了Gunawardena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以参与者发的每一个主题帖作为研究单元,对课程两个讨论区的主题帖进行编码,53个主题的回帖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53个主题的回帖情况(部分)
      
      Gunawardena框架的五个阶段分别用1、2、3、4、5来表示,其中施测者1和施测者2两栏是两个研究者分别独立进行的编码结果,出现争议后则经两个研究者协商之后确定编码。在两个讨论区中,有些贴子只是罗列一些信息资源,有些则进行深入讨论,如果在一个贴子中既有资源罗列,又有观点分析、协商讨论、提出新的观点等等,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选择知识建构程度高的作为编码。采用百分比一致性作为内容分析信度,最后得到的信度值为44/53=83%,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上面的编码结果进行统计(表5)。
      
      表5 编码分类统计表
      类 目数量高/11中/16低/26
      阶段1:信息的分享和比较180315
      阶段2: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分析17269
      阶段3:协商讨论和知识的共同建构11632
      阶段4: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7340
      阶段5:达成共识、运用新建构的意义0000
      
      很明显,大部分帖子(35/53=66%)都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处于比较低的知识建构水平,有一部分贴子(11/53=20.8%)停留在第三阶段,只有极少数(7/53=13.2%)能达到较高建构水平,没有贴子达到第五阶段。按帖子回帖数归类,回帖数高、中、低的帖子类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回帖数高的主题帖分布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的占了82%,剩下的18%也都达到了第二阶段,而回帖数低的主题帖92%都分布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仅有8%达到第三阶段。回贴数中等的贴子则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可以说明,主帖的知识建构水平和帖子被回复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图 3 回复贴与主贴知识建构的关系
      基于内容分析的结果,对两个讨论区进行了分别的统计,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讨论区1和讨论区2比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讨论区2中14个主题帖中回帖数高的主题帖就有8个,占了8/14=57.1%,相反讨论区1中回帖数高的主题帖有3个,占了3/39=7.7%。很明显,分小组之后针对研究主题的讨论回帖数普遍较高,而未分组的讨论区主题帖的回复普遍较少。由此可见,是否根据研究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帖子回复情况有较强的关系。
      3 进一步的验证
      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获得的信息,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其中包括得到回帖比较多(xyp、gjw、dj、fsw)的和比较少的(qgy、hhw)的学生,以了解回贴的数量受什么影响。访谈的内容包括对在线学习的感受、对什么样的帖子会进行回复、回帖的动机、发表或不发表观点的原因以及对此平台的看法和意见等。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发现发贴者是否是核心人物、发贴的内容是否让阅读者感兴趣以及“关系”因素在学生的访谈中出现的比率最高。
      (1)哪些因素促使回贴
      在社会网络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网络学习平台存在着核心人物,少数几个核心人物得到的回贴占很大的比重。访谈中发现,学生也意识到网络学习平台上,有些学生的贴子能够引起较多关注,而这些同学也是在现实中非常活跃的学生。学生们谈到,当这些核心人物发贴时,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也得到更大的信任。例如,有一个学生谈到:
      “我们的学习平台中确实有一些活跃人物,像xyp同学,可能是她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吧,她对很多人的帖子都进行了回复,而且会很诚恳的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另外,wpy同学由于其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家的讨论影响比较大,所以他发的帖子大家也会特意去关注一下,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也愿意去交流一下。”
      其次,在访谈中也发现,贴子的内容也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同学们确实愿意对一些有想法、有深度的帖子进行回复,学生们大都认为一些比较实际、比较具体并且经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想法的主题帖会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引起大家的深入讨论,跟帖的人也会很多。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
      “我一般都会去浏览一遍,然后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有的话就会去关注一下,再就是我觉得一般这里面提出一些自己想法的帖子我也会去关注。像那些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过来的东西我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也建议同学们发帖的时候需要先学习一些资料再经过一些思考去发帖,有些贴子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的一些帖子,那都是有经过长期思考提出的想法,而且谈的都是一些很具体很是(实)在的问题,所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
      同时大家也表示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深入地关注。例如,学生们大多觉得网上按研究主题或者是按学习者兴趣分小组的讨论效果确实会比较明显。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说:
      “我觉得这种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很有效,大家不至于泛泛而谈,像我们是按研究主题分的小组,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讨论的目标比较清晰,讨论也就比较具体深入。那个分组的话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要按兴趣来分,不过刚开始有的同学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以中间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小组调整。”
      例如,qgy就对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虽然他一共才回了三个帖子,但都是和这个相关的,而且质量较高。
      第三,“关系”的因素也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这一要素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被访谈者的回答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主题帖发起人及时对别人的回帖进行反馈是促进主题帖得到深入讨论的重要环节,如果对别的同学的回贴不回答,这样的话就没法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如:xyp就提到:
      “我觉得要使我们的交流(网上学习平台上)更加深入,大家要对别人的回帖给点反馈,这也是一种礼貌吧!反正你要是老不回我我下次指定不去跟帖了,你不回人家这讨论也就没法继续了呀!”
      还有学生提到有的时候回帖只是基于礼貌,因为那同学对他的帖子进行了回帖,所以礼尚往来也就对其帖子进行了回复。如:xyp就提到:
      “其实有的时候也是礼尚往来,你回我一个帖我也跟你一个。”
      (2)哪些因素使得学生不愿意回贴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学生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参考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同时还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相关的在线学习经验,在网上回帖发帖存在顾忌:有的学生怕自己帖子回的不好,观点出错,有的学生担心批评其他学生,引起别人不快。因此,虽然很多学生经常看帖子,但有回应别人的帖子却很少。如gjw这样回答:
      “整体来说这个效果还是有那么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去参考别人的观点,还能去发表自己的想法,但回帖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顾及(忌),比如我有一次言语有些过激,事后给同学解释了好几次都没解释明白,搞得怪尴尬的。”
      另外,对于在线交流的效果,也有一些同学提出异议,认为在线交流比较乱,讨论过于发散,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现在有些主题讨论都很乱,感觉都没有主题的胡乱讨论,教师给予一定指导的话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去讨论,同时教师可以不断的提供资料给我们,让我们围绕这个资料去讨论。这样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由于该课程中教师不参与在线讨论,许多学生觉得缺少一种教学临场感,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讨论就会有一些共同的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 总结
      研究表明,发贴者是否是核心参与者、发贴及讨论的质量以及“关系”因素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参与协调以及在线交流的经验也会影响在线交流的质量。由于本文只是一个个案的研究,针对的只是一个在线课程的两个小型的讨论区,其结论无法概化至更大的范围。但是,从这个个案中,我们可以提出几个这样的假设,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关系”的因素严重影响在线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许多贴子的出现只是参与者“关系”的需要,而并不只是对于内容的兴趣。“关系”既是礼仪,也是一种策略,在讨论的早期这是一种交流的催化剂;其次,在线讨论中存在一些核心人物,这些核心参与者在实际物理环境中也充当着意见领袖的作用,这些人物影响着讨论的进程,他们的发帖或者跟帖往往能使主题帖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引起深入的讨论。因此,需要发现学习平台中的核心人物,调动和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为了提高学生讨论的兴趣,一方面主贴内容的知识建构质量要高,另一方面需要按兴趣分小组讨论,根据兴趣确定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容易引起深入的讨论。
      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一些知识建构水平比较高的帖子;引导学生养成对别人回帖反馈的习惯;事先提供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基于个案的归纳,进一步的验证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
      参考文献
      [1]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1):36-40.
      [2] Curtis D D,& Lawson M J . Explor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learning[DB/OL].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2001,5(1).
      [3] Olaniran B A , Savage G T, & Sorenson R L. Experimental and experienti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the advantages of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group discussion[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1996,45:244�259.
      [4]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2):12-16,25.
      [5][11]陈向东,杨慧慧,包国英.在线和面对面学习环境下交流模式的比较:社会网络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08,(5):74-79.
      [6][12]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40-44.
      [7] Wilson B, Ludwig-Hardman S, Thornam C,& Dunlap J. Bounded Community: Design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formal courses[DB/OL],Intem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arning,2004,5(3).
      
      [8]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J].中国远程教育,2009,(4):25-29.
      [9] 陈向东.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应用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7,(3):109-112.
      [10] Gunawardena C, Lowe C,& Andersdon T.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997, 17(4): 397�431.
      [13]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Reply to Which Post?
      ――The Case Stud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CHEN Xiang-dongHU Ping-yiXU Zhi-lu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How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disscusion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of teacher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nam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CT in education,the essay adop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which integrat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o analyse the 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styles of various students. 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centrality of learners , the quality of post and the “relationship”are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fluencing the numbers of respondent post.Thu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elements,comes the upgrade of online learning.
      Keywords: Online Learning; Forum; Respondent Post; Analytical Framework
      编辑:沐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回应 贴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