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奈达读者反映论 中国翻译界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探讨

    时间:2018-12-26 03:42: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尤金・A・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界有着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尤其是“读者反映论”。这一标准虽然应用广泛但也颇受争议,多年来中国翻译界对“读者反映论”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从未停止过探讨。
      关键词: 奈达 中国翻译界 读者反映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翻译理论界引进了不少国外翻译理论和标准,其中最为国人称道的就是当代声名显赫的美国翻译理论之父尤金・奈达的一系列翻译理论。“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映)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5]这些原则和理论不仅丰富了我国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还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奈达认为翻译即交际,为了达到有效交际的目的,任何话语都必须以接受者(听众、读者)为出发点。奈达提出的“读者反映论”的核心思想是:读者给予文本生命力,读者的理解是文本意义的所在,每一次阅读都是对文本的又一次全新的诠释。[6]我们翻译任何作品,目的都是为读者服务。显然,如果译者不顾读者反映而自行其事,他的翻译绝不能算是好的翻译。作为奈达等值理论(Equivalent Theory)重要组成部分的“读者反映论(Reader’s Response Theory)”在中国翻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并得到高度重视。[1]这一标准应用广泛但也颇受争议,多年来中国翻译界对“读者反映论”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翻译从未停止过探讨。
      
      一、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共识
      
      奈达的翻译思想及其重要著作“为我们翻译界带来了在系统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研究,与此同时其他语言学的知识也不断被吸收到翻译中来,形成了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的一段以语言学研究为中心的翻译研究热潮”。吕俊认为,“奈达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翻译观,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帮我们破除了长期以来语言学模式留给我们的神秘感,带来了科学的和分析的思想,克服了主观主义,以语言分析代替了直觉感受”。[5]
      1. 重视读者。
      奈达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同时重视译文和原文两方读者的反映比较。评价译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译文读者通过阅读译文后对原文作者所传达信息的反映。奈达认为,翻译的服务对象是译文读者或译文语言接受者,所以对译文质量的评价,必须看读者对译文的反映,同时把这种反映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进行对比,看两者的反映是否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好比进行市场调查,测验公众对市场产品的反映,对某种产品,不管理论上认为它多好,也不管它陈列时多么美观,如果反映不好,那就不会被接受”。[7]所以,“译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应该是在实质上相同于原文接受者与信息的关系”。[7]
      2. 强调原文信息的传达。
      奈达认为,为了保留意义,传达原作的精神和风格,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形式应该做适当的改变。读者反映论不要求读者对原文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而着重利用读者本土文化知识来理解译文。原文中的诸多形成因素,如语言表达方式及某些行为模式等都被转换成了译文读者所熟悉的本土文化中的诸形式。译文与译文读者的关系和原文与原文读者的关系保持一致,以达到同等阅读效果。这样,可使对原文文化背景不甚了解的读者轻松自如地读懂译文。
      例如,杨宪益先生在《红楼梦》译本中对于成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处理堪称典范。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其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里充满了佛教和道教意识,所以此处的“天”应该相当于我国佛教中的苍天、老天爷而绝非基督教中的上帝。表面上只是一字之差,其背后却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杨的译文“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就巧妙地利用了《圣经》中的一句谚语“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他用“Heaven”替换了其中的“God”,既保留了原有的宗教色彩,又确切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便于西方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3. 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成分分析法等的有机结合。
      奈达认为运用转换生成这种科学描述句子结构意义关系的方法可以帮助译者客观地、准确地理解原文译文。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信息论、读者反映论一起,构成了奈达动态对等原则的理论基础。奈达传译原文内容信息时,纳入语义学、社会语言学、社会符号学等语言学理论,使其有章可循。最后译作完成后,奈达用读者反映是否对等来评价译文的优劣。总而言之,奈达的理论,系统完整,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强的操作性。
      按照转换生成语法,一个表层结构可以有一个或两个深层结构。如:“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这个句子可以用两个深层结构来解释:(1)The planes that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正在飞行的飞机是危险的。)(2)To fly plane can be dangerous.(驾驶飞机可能是危险的。)
      
      二、对奈达“读者反映论”的争议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的核心也是一个局限于规定性观念下的理论模式,难怪很多论者会就“反映”的同一或不同一展开激烈的讨论。当然,奈达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对“源语中心论”提出了修正,在研究中给读者因素以极大的关注。可惜,这些标志着翻译研究新范式的观念却淹没于更多的经验式推论之中,因而当时几乎没有引起国内译界的足够注意。否则,国内翻译界至少有可能更早地革新观念,在译论探讨方面提出一些可以与西方译界进行对话的论点乃至观念,进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翻译理论。[2]
      1. 奈达的“读者反映论”因过多强调归化,易流失民族文化基因。其采用语言学方法,翻译中注重语言信息对等,难以再现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适合非文学文本翻译。翻译过程一味归化,删除文化信息,屈从强势文化,弱势文化必然逐失个性。奈达的翻译思想,对中国翻译界一度重翻译的语言层次的研究倾向是有直接影响的,其直接后果,便是许多翻译研究者在研究中“回避了文化差异、翻译动机、译文用途等重要问题”[5]。
      2. 虽然奈达的“读者反映论”在中国翻译界广为人知,但由于其强调翻译过程中意义的“动态对等”,所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多变性。且奈达主要从事《圣经》翻译,带有宗教宣教的意图,易导致文化虚化,引起源语作者及读者的反感和抵制。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发展迅猛,特别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较以往显著增多,奈达的“读者反映论”过度考虑译入语读者,这也不利于译入语读者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王东风批评道:“奈达对归化法的偏爱导致文化误读。”[6]但是了解译文读者反映与原文读者反映状况,从理论上讲是成立的,实践中,由于原文作者和译文作者群体各自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教育层次均不相同,要客观真实地比较一篇文章是很难的。
      4. 刘英凯在《试论奈达“读者反映论”在中国的负面作用》一文中谈到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共同点是在以下六个方面低估了读者,低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1)低估了读者的认知能力;(2)低估了读者的求真心理;(3)低估了读者的求新求异心理;(4)低估了读者的美学追求;(5)低估了方法论的不断进展;(6)低估了文化融合的加速度。[3]
      奈达是一位世界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其“读者反映论”意义尤为特殊,它既有规定性传统译论的局限,也蕴涵了翻译研究的新观念,将研究的视野拓展到源语语篇之外的另一因素读者,为翻译研究的新范式提出了一些具有促动之用的观念。但是,由于奈达翻译理论自身的局限,也由于种种历史因素的制约,“读者反映论”还存在一些弊病。因此,有必要细读经典,认真考查奈达的翻译理论及其源流,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评价。不管结果如何,奈达毕竟为我们指出了一个评价方法,也使得我们开阔了视野,而不再仅仅把思维集中在文本上却忽视了翻译的其他因素。没有一个译者能将原文全部信息植入自己的译文,传达出原文字里行间的所有感情色彩及种种微妙联想。但是为了将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减到最低程度,译者有足够的理由在语言形式上做大胆的改动。翻译理论发展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对“读者反映论”的考查只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点尝试。笔者认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辩证的:翻译理论产生于翻译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可以说,没有社会实践就不会有翻译理论。因此,翻译者既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又要加强翻译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这才是我们做好翻译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柴军.对翻译中读者反映理论的思考[J].长安大学学报,2003,(9):93.
      [2]范祥涛.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源流及其评价[J].外语教学,2006,(11):86-88.
      [3]廖玲.从动态对等到新著《语言迷》――浅评尤金・奈达翻译理论转变及其指导作用[J].语言与翻译,2006,(4):50-51.
      [4]刘四龙.重新认识翻译理论的作用对奈达翻译思想转变的反思.http://www.省略/llsj/s22.htm.
      [5]缪维嘉.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相对等值”现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6]王凤霞.文化翻译论和尤金・奈达“读者反映论”的比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5,(2):59.
      [7]徐翠萍.奈达与严复的翻译理论比较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4):119-121.

    推荐访问:反映论 探讨 读者 中国翻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