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思品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

    时间:2021-07-16 08:02: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629.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3-174-0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从课程与教学设计理念与范式的层面展开。理念是一种“指向性的理性认识”,能“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落实课改,融合、渗透课程理念的先行举措,所以,进行教学设计必须很好地领悟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特别是要透视基本理念中所蕴含的延伸性理念,明确其“指向性要求”,在此指导下进行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才具科学性、可行性、有效性。
      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层面无效设计较多,原因之一是教师对新旧课程观念转换不适应,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新课程下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不明,导致教学设计又回到传统老路上,滞后了课程改革的步伐。作者通过对思想品德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分析和理解,认为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多元价值取向。
      一、遵循系统性原则的价值取向
      系统是“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的复合体”。系统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作为各种各样的系统而存在的,系统结构合理功能优良。系统理论把教学设计也视为一个系统,为教学设计提供了系统分析方法论。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和教学反馈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着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科学的整体原理、有序原理和反馈原理,能有效整合教学因素,使教学系统的结构、功能达到最优化,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既要做到明确每个因子发挥作用提供时间、条件或机会。设计教学过程既要合乎政治学科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序、心理发展的序。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都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序。任何系统只有进行反馈才能实现有效控制,只有注意教学中的反馈设计,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取向
      思想品德新课标中每一条标准都是针对学生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行为动机、教学建议、活动建议都是从学生角度出发去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认为学习不是从外向内不断地被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利用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对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过程。
      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时,要着眼于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教育享有绝对的“参与性”、“选择性”,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首先,要创设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环境,为学生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结构和激活原有认知结构、创设新知识的生长点提供各种可能的有利条件;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经历、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再次,通过提供各种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习材料和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管理和控制学习环境,从而达到学习者主体性的最大发挥。
      三、尊重个体差异的价值取向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人至少有八种智能,每种智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共同起作用,但作用比例并不均衡,大多数人只是擅长某一种智能并可能将其发展到满意的水平。多元智能理论揭示了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并倡导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法,我们的学校里也没有‘差生’的存在,只有各有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的人才。”新课程强调“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方式”,“鼓励和尊重学生不同的经验、见解、想法和说法”,正是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响应。正视学生的多元差异性应成为我们当今教育关注的焦点。
      传统教学设计将学生智力整齐划一,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相同的评价标准、相同的教学目标,结果导致“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在于多维度地看待每一个个体。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时,要透彻地分析学生不同的起点能力、不同的经验背景、不同的认知成熟程度、学习动机、焦虑程度、学习风格等,既考虑到不同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又考虑同一个体身上的智力优势,根据不同政治主题和知识属性,设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图表分析、课外考察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分别凸显不同智力优势的学生的人际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言语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对课堂教学中的即时教学评价可设计反映多元智能的评价指标,一方面提升不同个体内智能,另一方面使差异个体看到自身优势,激发生物学习动机;在教学目标上采取差异目标水平设计,梯度式目标设计、激励式目标设计等。能达到课标的基本要求,学有余力者超越“基线”,更上一层楼。总之,通过反映个体差异设计给予每个学生最大可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最优化的发展。
      四、紧密联系生活的价值取向
      旧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内容“繁、难、偏、旧”,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新课程确立起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连续性,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世界的土壤。思想品德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教育要回归生活,要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促进学生发展。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政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思想品德课”这些都昭示了新课程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学设计要体现情境性原则,在情境化的背景中,让学习者认识知识的实践效用和利用知识去解释、分析和解决真实问题的需要。因此,在政治教学设计中要创设与学习内容相融合的、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真实、复杂的学习情境,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而源自于真实生活的问题及案例等,促使知识的有效传递,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操作”、“实践”、“调查”、“观察”等活动中去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生活中的知识,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
      五、构建开放性教学的价值取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是开放的。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咨询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心态是不受压抑的,是自由开放的。
      其次,课程内容是开放。表现在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来源于发展中的思想品德课、社会生活和学生自身经验及思想品德学习活动本身。
      第三,课程目标是开放的。不再以掌握知识为唯一目标,更强调培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的掌握,完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个目标提出了最基本要求,即最低要求,老师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差异进行再开发设计。
      第四,课程实施是开放的。思想品德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校内,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拓展到社会、家庭、大自然中。
      第五、教学结果是开放的。思想品德新课程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发表与教师、课本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不再圈定标准答案,提倡尊重学生不同观点,鼓励学生奇思异想。
      因而,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把握以上开放性内容,分析师生互动、分析课标、分析资源、分析和确立开放目标,要善于设计开放的师生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教学情境和开放的教学过程,营造积极的思想状态和宽松的思想氛围,努力保护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像力。
      总之,教学设计是联系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指导教学实践的一门教育实用技术。有效的教学设计,起着“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多重功能。不但可以开发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智力,建构思想品德知识,优化思想品德学习方式,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获得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理论水平,改进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设计中,正确认识和体现以上多元价值取向,可以帮助政治教师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思想品德新课程,避免无效设计的发生,早日实现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目标。③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价值取向 思品 新课程理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