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时间:2021-07-11 04:00: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岁序更替,年华流转。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的改革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初步尝试,在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成长,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试验中艰难破题,在跻身全国“万亿俱乐部”的竞争中历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目标中实现飞跃,走过了艰苦创业、曲折发展、开拓进取的探索历程。
      “敢教日月换新天”:对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三湘四水揭开了发展的崭新篇章。
      1949年8月15日,刚刚创办的《新湖南报》发表题为《庆祝新湖南诞生》的社论,明确提出:今后湖南人民的长期任务,就是“发展湖南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将落后的湖南,建设成为人民的、进步的、繁荣的新湖南”。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全省上下,展现出一幅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画卷——
      进行新民主主义改革。在人民政权和社会秩序得到初步稳定后,中共湖南省委立即领导全省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各项改革。开展减租退押,完成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的农民真正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进行城市工矿、码头民主改革;取缔娼妓,禁毒、禁赌;贯彻实施婚姻法,移风易俗,扫荡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封建生产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改变,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了最广大群众的支持,生产力的解放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了条件。
      领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中国即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通过贯彻和实施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初步建立。中共湖南省委领导湖南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结合湖南的实际,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地带领全省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面对“大跃进”以来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调整方针,重点抓了三项改革措施:一是实行“三包一奖”(包产、包工、包成本、超产奖励)为内容的农村经济改革。二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修建韶山灌区。三是大力推广良种,提出“四良”(良田、良种、良法、良制)的工作思路,为促进湖南粮食生产打下了基础。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湖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也没有停止。随着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重新迈入了健康发展轨道。
      从医治长期战争所造成的巨大创伤,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湘儿女始终以昂扬的姿态奋斗在潇湘热土;从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展开,到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新湖南领导者、建设者在三湘大地留下的足迹,创下的业绩,永远铭刻在湖南干部群众的心中,记载在建设新湖南的史册上。
      “天翻地覆慨而慷”:创造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中共湖南省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立足湖南实际,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从发展入手来制定大政方针: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改革的全面展开;从设立湘南开放开发试验区,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从建设“五区一廊”“一点一线”,到建设“3+5”城市群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倡导“兴工强农”、推进“三化”进程,到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省第一推动力,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三湘儿女自强不息、改革创新、开拓奋进的历史轨迹。
      沐浴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在发展战略指引下,古老的潇湘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
      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湖南改革率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其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步进入“深水区”:商品购销体制、金融体制、计划体制、财税体制、投资体制等一系列体制改革渐次展开,不断发展完善土地、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最初的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股份制改革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直至新世纪的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由易到难,并逐步完成阶段性目标。
      从个体经济的“萌芽吐蕊”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姹紫嫣红”。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全省出现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全方位开放:内陆湖南走向世界大舞台——
      开放的平台不断搭建。中博会、珠洽会推进区域合作共赢,“沪洽会”“港洽会”“深洽会”等不断刮起“湖南风”,湘商大会吸引“万商入湘”,“欧洽会”助力中小企业直接对接欧盟……
      开放的载体不断充实。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等先后晋升“国家级”,成为湖南对外开放的重点园区;“山水洲城”的星城长沙,引领湖南开放风气之先;“世界瑰宝”张家界,引领湖南旅游走向世界;风生水起的大湘南地区,成为全国第4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湖南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新世纪以来,从党的十七大到十八大,从省第九次党代会到省第十次党代会,中共湖南省委进一步在改革开放中务实探索,集中全省人民智慧,群起合奏富民强省主旋律,激情唱响科学发展最强音。

    推荐访问:奔腾 万马 战犹酣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