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时间:2021-07-07 00:01: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在新的形势下,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和解决实际问题、修订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融入最新理论成果、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大学生学习和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主观能动性等四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549(2017)05-0098-03
      自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如何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这一中心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些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揭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可以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提供重要保障。因此,加强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育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研究,已成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及重大意义
      1.对大学生进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儒家经典著作《礼记》,书中将“小康社会”描述为:不管是君王、达官权贵,还是普通百姓均奉行礼法、讲求诚信、相互礼让、遵守礼仪规范的社会。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对于“小康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建立“小康社会”,到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也面临着以下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较为突出,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家庭子女的教育水平及专业技能。2015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继续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大学生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掌握了科学的知识和先进技术,已经成为增加农村家庭经济收入,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宣传和教育的重任。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教育,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筑牢思想基础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2014被视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党中央在事关人民福祉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了一系列详尽的顶层设计方案,这些改革必然会触动和调整不同阶层之间,同一阶层不同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必然会给中国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敌我矛盾会越来越显现、复杂,甚至激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当前,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高校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的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功能,把在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统一到“全面深化改革”上来,使其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跟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理解改革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堅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从而热情支持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给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教育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和挖掘当代大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开展教学活动。以正确的、共同的价值认同和取向引导大学生,引发大学生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共鸣,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筑牢思想基础。
      3.对大学生进行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可以使法治的精神真正落地生根、植入人心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大学生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弘扬法治精神的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该课程的讲授使大学生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理解并掌握法律的一般含义,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及“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法治的理念,培育法治的精神,培养大学生运用法律思维,分析法律问题,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帮助大学生树立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理念,主动学法、尊法、守法和护法,使法治的精神真正落地生根、植入人心。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引领 布局 课教学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