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分析

    时间:2021-07-06 20:03:2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交往关系,是最为贴近现实、贴近社會、贴近生活的校园交往类型,注重自身和谐性及其作用的发挥。坚持平等性原则,做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式交往;坚持人本性原则,做到教师与学生互惠式发展;坚持教育性原则,做到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相统一;坚持开放性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是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交往原则,也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交往原则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1.014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71-03
      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基础上的一种特殊性的社会交往关系,是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师生关系和谐与否,深刻地影响我国的教育质量与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是培育师生正确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与行为方式的主阵地与主渠道,最为贴近现实、社会和生活,应该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及其作用发挥。坚持师生一般性交往原则与自身特殊性交往原则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引下形成和谐关系,才能实现师生双方动态协调平衡式健康发展。
      一、平等性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主体式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社会主体间以不同的媒介进行相互认知、沟通与影响的活动。马克思认为:“真正的交往体现为人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人从交往的形式主体转为真正主体,交往真正成为人的自觉自由行为。”[1]人作为社会交往的根本要素,从本质上来说,反映其平等性与主体性特质。所以,交往双方在其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必须是平等的,否则,就会偏离或丧失社会交往的本质意蕴,无法构建与维系和谐社会交往关系。师生交往坚持交往的平等性原则,就是要承认师生是在认知能力、任务分工、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的平等的交往主体,就其交往而论,无论是个体或群体,双方都具有主体性、独立性与创造性。所以,尊重师生的平等性,是师生主体式交往的前提基础,也为构建其和谐关系创设必要条件。
      平等性与主体性交往是现代教育的理论召唤与现实需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的基础和首要原则。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组织者,既要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又要向学生传递其相关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大学生是身心发育成熟,特质比较明显的特殊群体,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系统性、授课方式的多样性、现实问题的复杂性等都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与高度的自觉性,能够积极主动与教师共建和谐课堂。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的理念和活动深受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与主体观念的影响和感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情感和现实人文关怀,彰显了师生的交往诉求及交往愿景,体现其平等性与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平等性原则进行师生间的交往,既修正了交往方式的片面性与不等性,又转变了“以教为中心”或“以学为中心” 的固有模式,使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前提下相互尊重其地位与人格,进行有针对性地倾诉交流,达到自由与平等、民主与和谐并存的主体式交往目的,以此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人本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互惠式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当人类个体依赖于社会关系而存在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具有内在要求的社会交往。詹曾明认为:“交往对于人类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要。”[3]人们通过一定方式的社会交往满足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自我需要,为共同实现发展目标,获取了人本性动力。一定程度上的社会交往,虽然也有其功利性与互惠性,但就其本质而言,却深刻反映着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师生交往从其质的角度分析,其不同于“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影响下的社会交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师生交往,它是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教师与学生的教书育人和勤奋好学为基础,以信息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为媒介,坚持互动交往方式,达到动态协调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和谐师生交往,并不是把交往当成手段,而是将其看作是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责任与奉献,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互惠式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这种“培养人才”的工作,通过一定的交往方式与途径,内在地生成了人本性原则。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内蕴三层含义:一是人为目的,并非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不是把人作为手段和工具,去传播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二是师生共存,缺一不可。教师与学生共同维系一个具有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凝聚了教学中的良好氛围,构成了现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是师生互动式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具有领航的职责与义务,学生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科研工作,传承教师的价值追求、道德情操与意志品质。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是师生密切配合、互教互学,和谐共生的实践活动。
      具体而言,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者,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知识,启迪思想,授予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其全面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一定的营养,如自我价值的认同,信息知识的拓展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者,学生在其师生交往过程中,能够正确认知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并积极增进与教师的动态信息交往,客观上助推教学与科研的开展。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坚持人本性原则,具有一定的应然性与必然性,它是师生两者的心灵对接,意见交换与思想碰撞,是交往模式由传统的单向、僵化向互动、互惠的全方位转变。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师生关系 大学生思想 交往 原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