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北约首次在拉美拓展“朋友圈”,哥伦比亚成其“全球合作伙伴”

    时间:2021-07-06 12:00: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lzk/qlzk201822/qlzk2018220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lzk/qlzk201822/qlzk2018220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lzk/qlzk201822/qlzk2018220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qlzk/qlzk201822/qlzk20182207-4-l.jpg
      据报道,哥伦比亚于5月31日正式成为北约“全球合作伙伴”。作为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北约首次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南美洲,这背后究竟有何深意?据上观新闻报道,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认为,北约希望通过进入南美洲的动作来扩大自身影响力。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北约认为有必要加强在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主导能力,为了发挥更大作用,手脚也要伸得更长。还有一点也值得注意,哥伦比亚等国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属于北大西洋区域,但借“全球合作伙伴”之名,可以弥补北约不能吸纳这些战略伙伴的缺陷。
      与此同时,德国还默许法国占领突尼斯,扩大在非洲的殖民地,挑起法国与意大利和英国的争斗,使意大利被迫与奥匈帝国和解。
      欧洲大国关系的走向,最初确实沿着俾斯麦所设计的路线前进——1881年俄国加入了德奥同盟,三国结成“三皇同盟”;1882年,意大利与德奥缔结了针对法国的三国同盟。这种外交体系,如愿以偿地孤立了法国并避免反德同盟成为现实,在客观上维持了欧洲列强间的均势和相对和平局面。
      但是,俾斯麦猜到了开头,却没有猜对结果。德奥同盟成为“很快布满全欧同盟之网的第一条织线”,挑起了欧洲大陆的结盟大战。这也让奉行“光辉孤立”政策的大英帝国日益感到紧张和不安。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奉行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不结盟,孤立成为英国标准的战略符号。英国不仅借此超脱于危险复杂的欧洲事务之外,更利用这种安全环境开创了繁荣的维多利亚时代,成为世界上最富足和最强大的国家。
      然而,1892年,法俄签订同盟条约,在欧洲大陆与德奥意同盟分庭抗礼,在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中也更加咄咄逼人,对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形成了严重的冲击。而1899年到1902年的英布战争中,英帝国动用45万军队,花了3年时间,才击败了只有6万人的布尔军队。一些英国人敏感地意识到,英国的“光辉孤立”越来越像是“危险孤立”。
      面对窘境,英国一方面开始战略收缩,承认美国的门罗主义,将美洲的霸权转让给美国;另一方面,则开始改变不结盟的原则。1902年1月,英国同将俄国视为敌人的日本签订同盟条约,宣告了英国“光辉孤立”政策的结束,从此走上大国结盟的不归路。
      因为害怕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将自己卷进与英国的战争之中,法国开始寻求与英国的接近。1904年4月,双方签订《英法协约》,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妥协,大大地缓和了两国矛盾。与法国达成谅解之后,英国开始与俄国走近,1907年,两国签订协约,规定了彼此在中亚的势力范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成立。
      英国仅仅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就把原来威胁最大的两个敌人变成自己的朋友,可谓“妙手回春”。然而,抛弃“光辉孤立”政策的严重后果便是失去了战略自由与主动权。英国的加盟极大地增强了法俄同盟的力量,刺激了法国与俄国的战争野心。同时,英国的结盟加深了英德之间的战略猜疑,催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于德国来说,德奥意同盟主要是为了抵御法国的复仇,但是为了保护新生帝国而进行的结盟,却使其他国家对德国的战略产生误解,对德国的防范和围堵日趋加重。虽然俾斯麦一度如魔术师般地将各大国玩弄于股掌之中,但这只不过是一时的神话。列强分分合合、聚聚散散的结盟过程虽然曲折复杂,但最终的局面却是俾斯麦最害怕的:俄国离德国而去,与英国和法国结成同盟。俾斯麦曾说:“对于一个外交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抱有幻想。”而他恰恰是被自己幻想出来的敌对同盟所左右,真可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回顾这段历史,欧洲列强或许都没有在欧洲大陆开战的想法,但构成两大同盟法律基础的德奥同盟条约和法俄同盟条约,都规定了“自动卷入”的义务。这也引发了一种特殊的现象:不是同盟中的强国可以限制弱国的政策,而是后者变得有恃无恐,轻易地将强国拖入一场服务于自己利益的战争。貌似强大的奥匈帝国,鲁莽地向塞尔维亚宣战,就把众多欧洲国家拉进火坑,一战就此爆发。
      希特勒再走结盟之路,把人类推进灾难深渊
      如果说近代欧洲国家的结盟或多或少带有集体安全意味的话,那么,法西斯国家的军事同盟完全是邪恶的怪胎,是通向战争的加速器。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势力,改变了二战发展方向。
      《凡尔赛和约》对战败的德国进行了极其苛刻的惩罚,德国损失了大约14%的领土和10%的人口,还有巨额战争赔款。和约让德国各个阶层都充满了强烈的怨恨和复仇情绪——这是普法战争后德法情势的一次换位,一战后德国人的怨恨更甚于普法战争后法国人的怨恨。
      尽管在一战之后头十年的时间里,魏玛共和国采取了忍让合作的外交战略,但播种下的仇恨种子却已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终把强烈主张废除《凡尔赛和约》的纳粹推上了德国的领导位置。对过去敌人的强烈仇恨使纳粹失去了理性和道德良知,用上了所有可用的手段:独裁、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当然还有军事结盟。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说,德国在欧洲有两个天然盟友:英国和意大利。英国外交战略的最重要传统就是均势,而一战后法国实力大增,俨然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与德国的结盟是有可能的。希特勒认为,德皇威廉二世的最大错误之一就是与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为敌,因此希望在欧洲大陆内部获取生存空间,以不触犯英帝国的殖民地利益为条件,来换取英国对德国在欧洲大陆霸权的默许。然而,希特勒与英结盟的设想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作为《凡尔赛和约》的主要操盘手,虽然英国昏庸地对德采取了绥靖主义,但是还未愚蠢到要与希特勒谈结盟的地步。
      希特勒把目光投向了意大利。作为一战中的胜利者,意大利的实际所得远远少于期望,所以和德國一样对《凡尔赛和约》充满仇恨。墨索里尼的上台将意大利的仇恨和虚荣交织混杂在一起,要重新改写欧洲政治版图,这正合希特勒之意。共同信奉法西斯主义,以及在反法方面的共同利益,让德意两国迅速靠近。

    推荐访问:北约 哥伦比亚 首次 拉美 朋友圈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