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坚持“五个维护”妥善处理关乎民族宗教的重大事件等7则

    时间:2021-06-23 20:03: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五个维护”是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五个维护”既是党中央对以往处理少数民族地区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事件的经验总结,又是今后处理少数民族事件和民族地区可能出现的重大事件的指导原则。在涉及民族宗教问题的重大事件上,如何透过民族、宗教的因素把握事件的实质,需要科学地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内涵,需要划清民族宗教问题同利用民族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的界限。“五个维护”就是衡量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重大事件性质的准绳。在我国,无论是属于哪个民族的人,无论是信仰何种宗教的人,都不能违背“五个维护”。“五个维护”的内容是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第一,维护社会稳定,是着眼于国家的全局和整体,强调国家的大局绝不能乱,社会的正常运行才会有基本的保障,因此,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第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了国家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必须遵纪守法,而不应因归属于哪个民族、信仰哪种宗教而触动法律尊严。第三,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强调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绝不能被损害。第四,维护祖国统一意味着祖国的神圣领土绝不能分割,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坚决依法打击一切分裂活动。第五,维护民族团结,是指通过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五个维护,角度不同,目标一致,就是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西部资源开发要注重民族益关系
      
      资源开发利益实现及分配与资源地居民生存利益的关系是利益分配的核心问题。资源地居民对当地资源开发利益也相应地形成资源利益预期。西部总体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西部地区居民必然希望利用当地的资源有效地改善经济社会落后的处境。同时,西部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形成严格的约束条件。这种约束条件本质上也是生存在这一环境中的居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样,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益关系上便存在一个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背景:民族关系、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成为支撑与约束资源利益关系的三角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以能源为重点的资源开发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总的说来,未能协调资源利益与当地居民生存发展需要的关系。西部地区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区,资源地居民的多民族结构决定了该地区资源开发所呈现的利益关系会影响到具体民族的生存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的开发呈现出包含具体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关系,也就是说,资源利益关系同时又表现为民族利益关系。而且在一定时期,民族利益关系可能主导和影响着资源利益关系。因此。西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尊重资源地居民的主体地位,树立西部资源开发利益共享和谐理念。使资源开发的利益实现与当地各民族生存发展利益一致,体现各种利益形式利益实现的和谐与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的和谐。从而实现西部资源开发中民族利益关系的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我们不仅要用精神文明建设来引导、促进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逐步形成,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念来检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首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和外在体现。精神文明创建所涉及的工作,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互为目的。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社会精神文化生活,但又有着共同的价值基础、价值内容目标。二者都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表达了人民群众价值追求方面的共同愿望: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社会主義荣辱观为基本内容;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本质上的一致性,决定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的可能性。因此,既要通过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早日形成,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
      
      我国民族福利政策的未来走向
      
      我国的民族政策既在宏观上倡导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又在微观上对少数民族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这就正确处理了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的关系。宏观上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是“法律上的平等”或机会平等,是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或结果平等的前提。而通过各种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努力消除历史上遗留的或者是在竞争发展中形成的各民族问的差距,是落实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或结果平等的重要保证。倡导各民族机会平等,但也未忽视对结果平等的追求,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的特色。但这也向我们表明,民族优惠政策本身实际上是在资源分配和发展机会方面的“法律上的不平等”,在相关的领域允许这种不平等存在只不过是暂时的过渡性政策,一旦较落后民族的发展达到较先进民族的程度,就应该全面实行法律上的平等。否则会造成负面影响,无论是过渡性困境,还是发展困境,都缘于这种优惠性的民族福利政策。那么,如何实现这种优惠性的民族福利政策的顺利过渡呢?将民族福利政策统筹入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其过渡性载体,就是符合双方发展趋势的合理选择。
      
      创新工作方式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寓于各种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生动活泼、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寓教于乐,增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是抓好载体创新。要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科技讲座和日常性群众文体活动,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纪念日为契机,充分调动发挥群团组织力量,以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农村中小学为基本阵地,大力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在群众中树立科学观念,倡导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破除封建迷信,促进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二是抓好培育先进典型。用群众身边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来教育群众,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感染

    推荐访问:关乎 妥善处理 重大事件 维护 民族宗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