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时间:2021-06-19 08:01: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长久以来针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做出的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夺得一切胜利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抗日战争时期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主要路径及其现实启示三个角度,来探析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所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抗日战争 人民群众 思想政治工作
      一、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从内因上来看,这是由我国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状况所决定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其次则是工人阶级。而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其他社会阶层人数所占比例相对较少。所以,当时人民群众整体文化知识水平不高,思想觉悟程度有限。再者,中国社会各阶层间阶级差异性较大,且思想不统一,因而我们党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统一人们的思想。
      从外因上分析,自鸦片战争以来,我国遭受了列强近一百年的欺侮,许多老百姓已对列强侵略思想麻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我们党必须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唤醒人民群众的斗志,使各族人民携起手来,共抗外敌入侵。另一方面,列强的侵略也导致国门大开,各种思想纷纷涌入中国,致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所以,为了避免人民群众受到消极乃至腐朽思想的侵蚀,走上正确的抗日救国之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革命观,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
      二、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路径
      1.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给人民群众以方向性的指导。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p292在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理论对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诚如毛泽东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2]p796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弘扬无产阶级革命思想,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激励他们投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去。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党的理论建设的主要特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党思想理论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937年7、8月间,《实践论》和《矛盾论》的成功发表便是典型例证,它们为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向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延安整风运动时期,毛泽东又连续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三篇著作,批判教条主义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号召大家坚持实践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地检验和发展真理。
      2.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满足全民族抗战的需要,我党政机关各级领导人对人民群众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旗帜,团结各族人民,抵御外敌,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这不仅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自信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而且大大加快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对于爱国主义,列宁同志曾经下过一个定义:“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更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内容。正如毛泽东在全国性抗战之初所指出的那样,“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3]p520。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吸收过去的经验教训,对“爱国主义”的定义进行凝练,最终得出“爱国主义的行动”实质就是“英勇坚决地走上民族解放战争的战场”的结论。
      除此之外,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更是注意了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进行有机结合。毛泽东曾说:“中国是一个备受欺侮的国家,共产党员必须将国际主义与共产主义紧密结合,我们每个人既是国际主义者,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护祖国和反对侵略者而战。”[5]p521
      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发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自强不息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纵使是处在海峡之外的台湾同胞们也参加了这场拯救民族危亡的艰苦斗争之中。这是我们全体中华儿女一往无前、不畏强暴伟大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抗战时期,有一部分国人思想悲观,对抗战的结局、民族的前途深感忧虑和迷茫;有一部分人充当汉奸,为日本法西斯卖命。不过,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口,中国共产党人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对广大人民进行民族革命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針政策。其中,毛泽东在1938年5月所发表的《论持久战》就是代表之作。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指明了方向。
      正是因为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作为支撑,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之中,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猖狂,中华儿女迸发出“抗日救亡、匹夫有责”的坚定决心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3.创办抗日宣传报刊,开办学校,组织文化活动。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表现,文化则是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则更是起着传播政治信念、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全民族抗日斗志的伟大作用。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2]p847
      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创办了各式各样的报纸、杂志,作为党对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资料”,创办了《八路军军政杂志》[4]p79;193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长江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汉口出版发行,宣传共产党全面抗战的主张,抵制国民党人消极抗战的言论;1941年5月,中共中央主办《解放日报》,以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为中心,介绍陕甘宁边区的成就,揭露敌伪的暴行和国民党人的丑恶行径。

    推荐访问:抗日战争 探析 人民群众 思想政治工作 党对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