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建设

    时间:2021-06-16 20:02: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实施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工程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涵括非道德秩序建设工程、“三个文明”发展建设工程、公民全面素质建设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等主要实施内容。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的实施,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工作的着力点,夯实工作的立足点,把握工作的落脚点,努力形成全社会、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整体育人的格局,推动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和谐德育 德育教育 德育体系 建设道德规范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23X(2010)01-0031-0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历史任务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社会转型、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新形势,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着力实施社会主义和谐德育建设工程。切实加强全民族思想道德建设,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德育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地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德育,整体构建大、中、小、幼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贯通的和谐德育体系,优化社会道德,提升个人品德,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根基,这是合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现实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1、建设和谐德育体系,是合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的现实需要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是一个能够让人们获得自由民主、独立平等、公平公正、全面发展的社会。进入新世纪以后,党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作为相辅相成的两大社会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程。整体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已经成为我们在新世纪一项亟待完成的重大社会工程。道德实际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一种体现。是协调社会利益的一种公共准则,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意味着要重建一种新型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也意味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道德体系,以保证社会利益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观进行公平分配。同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现实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利益多元的价值取向、不同文化的相互激荡,必然导致社会要求与个体选择的矛盾,引发功利与道义、个人与集体、效率与公平、代际间利益的道德冲突,由此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既是一项浩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动态的建设工程,必须按照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原则,有步骤、分阶段、多层面展开。因此,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转型期,按照道德转型、道德创新、道德完善,分三步走步骤;确立基线建设社会公德,突出重心建设职业道德,夯实基础建设家庭道德,三个层面兼顾;建立以法制为主体的非道德性制约机制,加快“三个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四大工程的构想,合力构建社会主义道德大厦,调适和化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冲突,涤荡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现象,澄清价值评价与行为选择的迷茫困惑,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树起道德建设新标杆,为21世纪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建设和谐德育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6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自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后,时至今日,素质教育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都在探讨和实践如何把素质教育不断地推向前进。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本质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德育体系,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德育过程、和谐优化的德育环境、和谐集约的德育资源等措施,有效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整体推进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社会的发展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相对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公平。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我们认真思考现实社会若干重大的教育命题,如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公民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教育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教育制度创新与教育制度伦理建设问题,等等。其中,解决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问题,是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迫切的问题。由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任务十分艰巨。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引领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切实纠正现行“应试教育”、“择校热”、“乱收费”等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不和谐现象,对于协调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实施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和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优良环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谐发展,建设公平的教育和均衡发展的教育,落实德育首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荐访问:德育 体系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