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志书社会部类编纂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1-06-06 08:00: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志书记述人类的社会活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点。清代以前的旧志,受“为帝王将相做谱牒”的传统史学影响,偏重政治。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和为了彰显新方志与旧志的不同,志书编纂过于强调经济部类。在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部类的编纂应趋向重视和更为全面。对于社会部类所涉及领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社会部类编纂者应按存史的要求增加记述内容,应从科学性的角度提高编纂质量。
      [关键词]关注民生;存史;科学性
      志书社会部类记述政治、经济、文化部类记述内容之外的社会活动及社会现象,包括人民生活、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民政、民族、宗教、风俗、方言等内容。伴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部类所涉及的领域也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都给志书编纂带来了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社会部类编纂如何适应新形势,值得思考。
      一、应从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重视社会部类编纂
      清代以前的旧志里,修志者没有明确的社会部类记述意识,出于全面保存乡邦民生资料的目的,有关社会部类的记载主要通过风俗、民间抚恤和救济等志书门目,而其中又以“风俗”一门较为集中地记述了社会生活的内容;民国时期,随着封建忠君思想、封建迷信思想及封建旧俗的破除,民国方志有了记述社会民情的自觉意识,这一时期出现了社会志、社会略等称法。如黎锦熙纂民国《洛川县志》设有社会志,顾颉刚、傅振伦等主纂民国《北碚志》设有社会略;新中国首轮修志出现了社会部类的提法,1985年颁行的《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指出“新方志应当系统地记载地方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但修志界对志书设社会部类有不同认识,有人主张保留社会部类,称为社会生活部类,有人主张将社会部类取消,把相关的内容归入政治、经济、文化部类。直至2006年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从而确立了社会作为志书内容一大类的地位。
      志书记述人类的社会活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侧重点。清代以前的旧志,受“为帝王将相做谱牒”的传统史学影响,修志者同习惯于大尺度地描述政治大变化和社会大动荡的历史学家一样,追逐于政事、官事、大事,偏重政治,社会部类相关内容主要是风俗、方言等;民国时期,没有了君主专制制度,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修志更加注意载录民情风俗。民国35年(1946年),内务部颁布《地方志书纂修办法》附《各省市县文献委员会组织规程》中提及征集资料范围包括各地民俗歌谣、私家谱牒,应调查事项包括人民的宗教信仰等状况。民国时期一些志书对社会志的相关探索,为新方志社会部类打下了基础,也说明了新方志社会部类的设立与界定,有其历史渊源;20世纪80年代初自首轮修志开始,相较于其他部类,社会部类扮演的是一个被忽视或弱化的角色。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社会部类概念上界定不清,方志记述内容除了自然之外,都属于社会的范畴,内涵极其广泛。而记述政治、经济、文化部类记述内容之外的社会活动及社会现象,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约定俗成,哪些社会活动及社会现象是在政治、经济、文化部类的记述之外仍不能完全确定,修志者编纂时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能不设就不设,能暗设就不明设;另一方面是由于志书“官方主持、官方编修”的模式,编修的地方志资料大都来源于各个政府部门,而社会部类相关内容如民俗、方言等找不到承编单位,造成社会部类资料单薄、内容缺失、记述肤浅,编纂时力不从心。除此之外,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形势和为了彰显新方志与旧志的不同,志书编纂时过于强调经济部类,社会部类被弱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关注民生的时代背景下,对社会部类的编纂应趋向重视和更为全面。寿鹏飞早在《方志通义》中提出:“方志立言当从平民立场,乃得痛陈疾苦,盖志为地方人民而作,故其为体,勿染官气,勿尚时趋,勿导游观,勿贡谀佞,勿掺新奇学说,勿蹈文人习气,务在能见远大,有裨地方风俗民生。”(1)民情的记载、民生的关怀应是志书的重点。当前,就业、城乡居民住房、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保障等诸多民生问题都与社会部类密切相关,方志工作者应重视社会部类编纂,关注人民生活,关注民间社会,立言从平民出发,修志为人民而作。社会部类的编纂有必要从广阔的民间社会寻找素材,依靠社会大众生活材料的整理和研究,详尽地记述当地的社会生活,包括人民生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方言等等,尽量摄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反映出来的事物,使志书社会部类成为观察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窗口。
      二、应按存史的要求增加社会部类记述内容
      志书是当代人记述当代事物的一种文化事业,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等功能,其中,存史功能,是志书第一位的功能。宋代著名学者乐史曾这样赞誉地方志:“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观万邦。”考察一下我国现存的8000多种旧志,就会发现,它们之所以能经历上千年历史沧桑而留传至今,并非成书之时起了多大的资政、教化作用,而是因为记载了大量的地方史实。“地近易核,时近易真”,志书门类齐全、信息量大、涵盖面广的特征,无疑为史学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有价值的资料。
      从存史方面而言,对志书内容记述的要求是古今均详。由于旧志对当地各个时期的事物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因而新志书为避免重复旧志,对旧志已记载过的历史情况只需作简要的追述,不必全部照抄,新志书的重点应放在“详今”。按照这一要求反观社会部类,缺少对实际内容的记述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志书在记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变化时,对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如农村、工业、商业、金融、流通、供销合作等方面的内容,都有众多记述,但对城市化进程、服务型政府建设、就业观念和方式的变化、时尚消费、现代收入、流动人口生活、社区生活、各阶层生活的比较等内容,反映缺失。社会生活是改革开放影响最为深远的领域,志书对这一领域的记述却最不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志书记述内容的缺失或肤浅零散,无疑会给存史带来诸多困难。

    推荐访问:志书 部类 编纂 新形势 几点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