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民国十八年日本侵略中国外交秘史 冀朝铸:中国外交秘史见证者

    时间:2020-08-16 07:19: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他出生在战火纷飞的20世纪20年代,九岁随家人到了美国,十九岁考上哈佛,二十一岁就读于清华,二十三岁赴开城参加朝鲜和谈,随后参加过“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影响中国的重大会议,并且亲历了中美建交和谈、尼克松1972年访华、《中美上海公报》谈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他曾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当过翻译,见证了中国外交史上一系列重大变故并逐步成为声名显赫的外交家,曾出任过驻英大使、联合国副秘书长等职务。他就是被称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冀朝铸先生。
      
      卧薪尝胆,大志者滋生民族大气节
      
      1929年7月,冀朝铸出生于山西汾阳建昌村一个亦儒亦吏、诗书簪缨之家:父亲冀贡泉1905年赴日本留学并获明治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12年回国后曾与好友鲁迅一起供职于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后被山西军阀阎锡山聘为法律顾问,并历任山西司法厅厅长和教育厅厅长。父亲是个正直的人,“九一八”事变后因拒绝执行阎锡山镇压游行学生的命令而选择了辞职隐退,但依然有不少社会名流和进步人士慕名前来拜访父亲。大哥冀朝鼎也是周总理亲自挑选的中共最初的地下工作者之一。耳濡目染中,冀朝铸接受了不少先进的思想和良好的教育。冀朝铸天资聪明伶俐,又是兄妹七人中年龄最小的男孩,身边的人都很宠爱这位小少爷,殷实的家庭让冀朝铸度过了快乐幸福的幼年时光。
      然而,1937年卢沟桥事变不久,日军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战火很快燃烧到了山西太原。由于早年曾留学过日本,并且是社会上较有影响力的人物,父亲很快就成了日寇的“重点关注对象”。满怀爱国热情的父亲绝不愿与日寇有任何的牵连,不得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刚走,日军就占领汾阳,并专程去冀朝铸家,向父亲冀贡泉行了三鞠躬礼,并说:“我们知道冀贡泉是高才生,我们是来向他致敬的。”看清日寇邪恶嘴脸的父亲拖家带口迁移到了重庆,同时拒绝了蒋介石请他出任国民政府司法部副部长的邀请。不久,全家又在大哥的带领下,赶赴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延安。路过武汉的时候,他们见到了周总理。具有革命远见的周总理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决定让冀家父子远赴美国做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工作,促进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抗日。父亲当即托朋友办理了一家人去美国的护照,带着刚九岁的冀朝铸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长途跋涉――先是从中国经越南到新加坡,然后乘船横渡印度洋来到法国,再由法国经大西洋的风浪颠簸后于1939年年初到达了美国纽约。
      
      刚到美国的日子是艰辛的,一家人只能依靠父亲做《华侨日报》(即为后来的《侨报》)总编辑的不足一百美元的工资来养家糊口。最困难的时候,父亲曾向当时身在美国的胡适求助,希望能将夫人的画以“半价归公、半价归私”的方式卖出去,为的是可以为祖国做些事情,还可以补贴一下孩子们的衣食不足。后来,为了生计父亲还在美国演过电影。两部影片邀请父亲当群众演员,一部是扮演出卖美国飞行员的老汉奸,另一部是扮演救护美国飞行员的老医生。爱恨分明的父亲厌恶前者,选择了后者。后来,每当冀朝铸看到父亲在电影上出现,就泪流满面。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只能租住在纽约曼哈顿东城下区的贫民窟里:房子简陋潮湿,空气中散发出发霉的味道,少得可怜的家具破旧不堪。过惯了优越日子的冀朝铸仅仅失落了一个晚上后便学会了面对新的生活。通过大哥的关系,冀朝铸和小妹冀青被送到了一个私立学校读书。那是一个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的地方。当时中国正在抗战,中美关系很友好,冀朝铸也受到了同学们的热情欢迎,学校还专门为他指派了一名老师教他英语。冀朝铸很刻苦,曾有一位老师递给他一本《战争与和平》让他“把这本书读了,要特别写好读书笔记”。一本厚厚的《战争与和平》,冀朝铸整整地读了一个月,光读书笔记就写了十万字。就是凭着这股韧性,冀朝铸很快就能熟练地用英语和同学沟通交流,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受大哥的影响,冀朝铸在上初中的时候便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曾在高中的时候和一个国民党外交官的儿子激烈辩论过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优劣和异同,并在学校的黑板上奋力写下口号:“打倒蒋介石!打倒杜鲁门!”
      1948年,冀朝铸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佛大学,这一年,他才十九岁。他为自己能跻身这所世界著名的大学而买了平生以来第一套西装。当时读哈佛一年的基本费用大约需要一千五百美元,而哈佛每年提供六百五十美元的奖学金,另外高中母校每年还给三百五十美元的奖学金。但这些还不够,冀朝铸必须挣够所缺的五百美元。于是,冀朝铸开始了在哈佛商学院餐厅的打工生涯,每天四个小时,负责扫地、擦桌子、倒垃圾等又脏又累的工作。然而,大一的一天,冀朝铸突然得到高中母校的通知,说因为他在高中时曾写过“打到蒋介石!打倒杜鲁门!”的口号,将停发那每年三百五十美元的奖学金。就这样,冀朝铸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不得不又找两份工作:在一个书店里努力打工,还要去美国农场辛苦劳动,如此辛苦,每个月只能多收入三十美元。他一般是下午课余打工四五个小时,到深夜里拖着疲惫的身子上床。几小时后,东方初露曙色,从酣梦中惊醒的冀朝铸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简单漱洗一下,甚至来不及揉揉惺忪迷糊的睡眼,便大步流星地赶到餐厅开始洗刷那些永远洗不完的碗盘。然后,冀朝铸顾不得喘气歇息片刻,夹起书包,急匆匆跨进课堂。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冀朝铸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于1949年初加入了美国共产党。虽然身在美国,冀朝铸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变化,当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他兴奋得一夜未睡,第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并在化学课本上画了一面新中国国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中美之间已成剑拔弩张之势,满怀爱国热情的冀朝铸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来到了哈佛行政办公室,提出了退学要求,并希望得到一封推荐信,推荐自己回清华读书。当时,哈佛已经为冀朝铸提供了全额奖学金。接待冀朝铸的是位女士,她知道面前的中国小伙子是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便劝冀朝铸再考虑一下。但冀朝铸主意已定,那位女士只好为他办理了手续。
      
      经过一番精心的安排,冀朝铸和几十位同样热血报国的留学生一起乘船踏上了回国的路程。1950年10月25日,他们的船到达香港。刚到罗湖桥,就听到前面大喇叭广播《东方红》,还听到喧闹的锣鼓声,远远地看见一群接待人员朝他们挥动着双手。冀朝铸一下子感受到了祖国的热情和温暖,十几年的相思和等待让他泪流满面。
      一切都很顺利,冀朝铸被安排进清华读书。两年后的一天,冀朝铸正在写毕业论文时,突然接到通知,要他马上到外交部报到。于是,冀朝铸便开始了他“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传奇人生。
      
      锋芒毕露,翻译家见证中国大事件
      
      冀朝铸到了外交部才被告知国家需要他这样的英语人才赴板门店进行朝鲜问题和平谈判,问他是否愿意去,冀朝铸几乎没有考虑就答应了下来。于是,1952年4月,冀朝铸和朱光亚、裘克安、邱应觉、过家鼎等人乘车日夜兼程前往开城板门店,参加朝鲜停战谈判。靠着那本又黄又破的 Gregg Shorthand 英文速记课本,无师自通的冀朝铸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天赋以及超强的英语交流能力,很快成了和谈代表团英文速记的佼佼者。1953年7月,历经三年零一个月的朝鲜战争结束了,冀朝铸由于出色地完成了打字、速记任务,荣立三等功。
      
      1954 年 4月 20 日,在朝鲜和平谈判上初试锋芒的冀朝铸跟随周总理参加举世瞩目的日内瓦会议,那是新中国代表团第一次以全新的面貌亮相于国际政治舞台。莱蒙湖畔的这次著名的国际会议不仅给新中国一个展示的机会,还给冀朝铸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冀朝铸谨严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周总理心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1956年秋,为周总理当翻译的浦寿昌已年过四十,急需物色一位接班人。在浦寿昌的推荐下,冀朝铸继黄华、龚澎、章文晋、浦寿昌后成为周总理的第五任英语译员。不料第一天上阵,冀朝铸便出了一次大错。
      那是1959 年 9 月 27 日晚间,周总理在北京饭店隆重设宴,欢迎来访的尼泊尔首相阿查利亚。冀朝铸本来是为尼泊尔首相的随从当翻译,应该坐在最后一桌。没想到在宴会开始后,礼宾司忽然安排他为周总理的祝酒讲话当翻译。因此,冀朝铸被安排到第一桌,坐在周总理的旁边。周总理起来致辞,读一份中文讲稿,冀朝铸则拿一份英文译稿,周总理读一段,冀朝铸就按照英文译稿读一段。没有想到,周总理看到讲话稿里没有提当时陪同尼泊尔首相来访的尼泊尔执政党领袖,就在讲话时临时加了几句赞扬尼泊尔执政党领袖的话。冀朝铸没有注意这个细节,还是按照英文译稿读下去。周总理立即发现了,回过头来很严肃地对冀朝铸说:“不对,不对,小冀你太紧张了。你回去休息一下,换一个翻译吧。”于是,周总理的讲话还没有完,冀朝铸就被从第一桌换到最后一桌,当着全体贵宾的面大出其丑。冀朝铸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顿时羞愧得无地自容,恨自己注意力不集中,也担心以后会在周总理那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想到第二天,周总理仍提出要冀朝铸为他当翻译。从此以后,冀朝铸都非常注意听周总理所讲的每一句话,绝不敢在思想上有一点放松。
      周总理能够听懂英语、法语、俄语和日语,翻译如有译得不对的地方,他都给予纠正。他是办事一丝不苟的人,他对下级要求很严,对翻译也不例外。
      在北京市为欢迎尼泊尔首相阿查利亚举行的欢迎会上,当时北京市市长彭真宣布向外宾献旗、献礼。冀朝铸坐在那里,脑子一时走了神,因此没有给尼泊尔首相翻这句话。总理提醒冀朝铸说:“你怎么没有翻给外宾听?”由于没有注意听,因此冀朝铸也不知道翻什么。只隐隐约约听到献礼两个字,他就对外宾说:“要向您献礼了。”总理马上补充说:“还有献旗。”刚好此时彭真的翻译在麦克风里宣布向外宾献旗、献礼。冀朝铸立即答复总理说:“已经翻了。”总理当时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总理严肃地批评他说:“小冀,你没有翻译出原话。”此后不久,总理在一次内部报告会上教导大家说:“为人一定要老实。特别是对待工作,绝不能欺骗。如果欺骗,小则害了自己,大则危害国家。”虽然总理那次说的未必是冀朝铸,也许他只是有感而发,但字字句句都像烙印一样,留在了冀朝铸的脑海里,永生难忘!
      1955年4月,冀朝铸陪同周总理参加万隆会议,原计划经香港乘飞机前往万隆,但临行前,缅甸总理吴努要周总理去仰光先同他见面后一起走。因此,周总理临时决定,改道由昆明飞仰光。代表团其他成员则仍去香港,乘坐一架印度航空公司的包机“克什米尔公主号”飞往万隆。由于正式代表团名额有限,冀朝铸是代表团中名次最低的成员,所以从名单上被刷了下来。但代表团认为仍需要他去,因此把他的身份改为信使,并改乘船去。不料,“克什米尔公主号”中途爆炸起火,坠毁在北婆罗洲沙捞越西北海面,机上除了两位驾驶员外,其余人员全部遇难。冀朝铸由于未能乘坐飞机而幸免一死。
      从 1956 年到 1973 年,冀朝铸担任周总理的翻译长达十七 年之久。周总理对待冀朝铸既有严厉的教诲,更有慈父般的爱。有时出国访问的时候,作为翻译的冀朝铸常常因为工作而吃不好,周总理会用他那受过伤的手往冀朝铸碗里夹些肉。冀朝铸婚后七年一直没有生育,周总理知道这件事情后,立刻让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找冀朝铸了解情况,并由章副部长邀请全国一流的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博士亲自为冀朝铸全面检查、精心诊治。在一次会见外宾后,周总理宽慰冀朝铸道:“小冀啊,你没孩子,我也没孩子,咱们一起干革命!”听了周总理极为真挚的话语,冀朝铸感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只是点头。
      1963年12月,冀朝铸全程随同周总理访问了亚非欧十四国。次年2月,正在随同周总理一行在巴基斯坦访问的冀朝铸收到了夫人怀孕的消息,大喜过望。周总理知道后,风尘仆仆地前来祝贺,分享属下的欢乐。他很高兴地说:“这样吧,因为正好在我们出访的时候知道你爱人怀孕了,咱们这次访问看到巴基斯坦的男子非常勤劳,你如生男孩,就以巴基斯坦命名;非洲都是妇女干活,如生女孩,就以非洲命名。”后来,冀夫人生了个男孩,冀朝铸给孩子取名叫冀小坦。
      随着时间的推移,冀朝铸也渐渐迈向翻译事业的顶峰。1970年国庆节,毛主席邀请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作为翻译的冀朝铸看到了中国向美国发出的友好信号。同年11月10日到15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正式访华时对周总理说,他希望单独同总理谈一次,不需要别人,最多只要一个翻译在场。周总理就叫冀朝铸一起上了楼,进入一个小房间。在那里,叶海亚・汗对周总理说:“在我起程访华之前,我到美国见了尼克松总统,他向我表示,希望我向中国政府转达他的意思:美国绝无意同苏联联合起来一起反华。美国愿意同中国进行对话,以谈判的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各种分歧。美国政府期待着最终同中国走向友好。” 1971年7月9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取道巴基斯坦来到中国,叶剑英元帅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军用机场迎接了基辛格一行,冀朝铸当翻译。仅仅过了七个月,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正式访问中国。冀朝铸亲眼目睹了尼克松和周恩来的手友好地握在一起,敌对了二十余年的中美关系也冰雪消融。在尼克松访华的八天时间里,冀朝铸全程参与了翻译工作,并见证了《上海公报》的诞生。1979年元旦,中美双方正式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随后邓小平副总理首次访问了美国。已经年过半百的冀朝铸自1973年赴美之后,作为邓小平的翻译又一次来到了美国,见证了影响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的事件之一。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领导人的第一次访美,邓小平在美国的活动格外引人注目。由于翻译冀朝铸在美国长大,是哈佛大学的学生,美国的新闻界也就对他很感兴趣,并且对他的翻译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9年2 月 2 日的《纽约时报》还专门为此发表了题为《不可缺少的冀先生》的社论:“冀先生在美国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可是冀先生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人,如果邓小平没有把外交部的这位前哈佛毕业生(引按:应为肄业)带来做翻译,他和卡特总统的会谈就可能无法沟通。”
      
      运筹帷幄,外交家谱写人生大智慧
      
      周总理认为“口译在四十岁之后就应该转行”,因为“口译非常辛苦,年纪太大了,身体也受不了。此外,当了一段时间的翻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冀朝铸原认为自己四十岁后可能会被分配到外国语学院教书,但由于他对美国非常了解,并且局势正处在中美关系急需缓和之际,1973年3月,冀朝铸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联络处参赞,开始了他的外交家生涯。
      冀朝铸1975年5月回国,担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1979年任外交部美大司副司长,1982年3月任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当时中美之间有一个《中美和平利用核能的协定》,但是有很多美国反华议员提出反对意见,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冀朝铸利用高超的外交手腕最终使美国国会同意并通过了《中美和平利用核能的协定》。
      1987年,冀朝铸出任中国驻英国大使。在冀朝铸任职的三年中,他充分发挥了积累了三十多年的外交才华,邀请许多英国政要到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官邸做客,包括撒切尔夫人。这些举措无疑大大推进了中英关系健康发展。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曾经从对外影响力、分析能力、工作作风等五个方面分析过在伦敦的各国使馆,中国和美国使馆并列第一位。在经济方面,冀朝铸任职期间,英国一跃成为中国在西欧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率高达两成左右,冀朝铸无疑为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家,他是一部浩瀚如海的活词典;作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家,他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外交史。如今已近八十高龄的冀朝铸先生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坚韧和执著,更是对祖国深深的依恋和忠诚。
      (责任编辑/金 翎
      电子邮箱:jym528@126.com)

    推荐访问:见证者 秘史 中国外交 冀朝铸:中国外交秘史见证者 冀朝铸 冀朝铸回忆外交官生涯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