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探索与反思【热闹课堂背后的反思与探索】

    时间:2020-08-13 07:26: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课标的实施,为长期以来沉闷的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字:语文课堂;生机;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93-02
      
      异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百家争鸣场面,剧本、小品、相声、歌舞登陆课堂的热闹非凡,令语文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悦人耳目的喜人场面,作为教师的我,也曾为此陶醉,但是几次“意外”令我陷入思考。
      意外一:一节课上,在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后,还余一点时间,询问同学课文中还有何疑问?学生一个个轻松并不以为然地答道:“没有了。”我随即根据刚学的课文提出一个问题,意外出现了。连续提问三个成绩一般的同学竟无人能答,后来一位优生答了出来。我黯然。
      意外二:在教学一篇自读课文时,我想测一测学生独立把握课文的能力,于是请学生列出他们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他们的疑难问题。结果他们的问题绝大部分来自课后和练习册,其他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凤毛麟角,我苦笑。
      意外三:所教班中,有部分同学每次回答问题,又快又能切中要害,而且讲得条条是道,极大地推动了教学的进度,我非常欣赏他们。然而每次考试,他们只能处于班级中等。我不解,问于同学,没想到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喜欢背参考书的答案。“我豁然,难怪课外阅读得分偏低。
      针对这些意外,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不同班级,发现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联系新课标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们确实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反思我们究竟在课堂里缺失了什么!
      反思一:课堂的热闹只属于思维灵动、活跃的学生,而班级中至少1/3的学生成了他们的陪衬。那各个层次、各个级别的一节节示范课、优质课、探讨课中,踊跃发言、频频露脸、被老师啧啧赞许的学生不就那几个吗?让每一个学生融入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每一个学生放开身心、拥有自信,这是许多老师孜孜追求的最佳教学效果,也是新课改力求实现的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这一目标设定的,但在具体操作中,却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就如一位老师针对合作所言:合作有群言堂变成一言堂,成了优生的舞台,差生的看台,甚至有的差生连坐享其成的兴趣也没有。美好的初衷与实效的难以达成,困惑着每一个有志于落实课改的同仁。
      反思二: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在老师放手时表现得竟是这样的被动,他们为何缺乏学习的主人翁感呢?综观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无论怎样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中:每一堂课的设计者都是老师,每堂课问什么、怎样问,学生无须烦神,只要积极跟着动脑思考就行了。犹如家长为孩子编织好人生之路,孩子只要沿着这一方向努力就行。这样的教学其本质还是在牵着学生走,老师一松手,学生就会迷失方向,何谈主人翁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是难以具备!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现在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授人以渔”,还学生真正的“主人翁”身份。
      反思三:经济的发展,导致物质的高度丰富,反映在学生的教辅用书上就是应有尽有,因此有些学生手中的资料比老师的还周全。几年来,本人连续跟踪调查,每个班级至少2/3的学生拥有一到两本与课本配套的参考资料,课文的重难点解析,课后习题答案等等一应俱全。家长给学生购买教辅用书的初衷应该是促进孩子学习的,但是它们很多时候成了学生应付课堂提问、获取教师赞美的工具。课堂上师问生答的快速准确,应该引起我们对实质的探讨,不能被现象蒙蔽了双眼。
      为了尽量减少意外的产生,为了教师的辛苦换回最佳教学效果,也为了新课标的真正落实,我积极摸索,针对“意外”做了一些有益的探求。
      一、问题的难易度要挈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问对象也要因问而异
      课堂提问是面向全体学生,过难会使中等偏下学生失去思考的兴趣,过易又会导致优生感觉上课乏味,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问题的难易度,力争让大多数学生参予到课堂中来。例如在上《杨修之死》一课时,在学生复述完故事情节并概述大意后,我抛出一个问题: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有哪些?问题一出,学生纷纷举手。我首先喊了一个相对较差的学生。他回答:“杨修扰乱军心,所以被杀。”我马上予以肯定。此时举手同学剩下1/2,我选了一个中等成绩的,他回答:“在古代,争夺王位继承人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杨修恰恰卷入了这样的斗争,最后又是他反对的曹丕做上了王位,他的被杀也是理所当然了。”我夸赞这位同学历史学得好。问题解决到此,举手的同学已是三三两两,而且多是优生。我随即点了一个,他回答:“杨修之死固然有他自身不可推卸的原因,但是曹操的嫉贤妒能也是导致他被杀的一个原因,插叙中的一二两件事就证明了这一点。”至此,问题才得以全部解决。综观这一问题,谁都能回答,但要答得全面却有一定难度,因此提问对象需依层次而来,让每一层次的同学都有成功感,都有参与的乐趣。
      二、给予学生相对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不能为赶进度草率应对问答
      教师每堂课都会事先安排好教学进度,但是课堂教学有许多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教学进度不能如愿完成。于是有些老师为了赶进度,置大多数学生于不顾,只要有人回答出问题,问题就算解决了。长此以往,一些学生就像摆设一样被冷落一边,学生怎能不厌学!因此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参与课堂是非常必要的。记得在上《沁园春 雪》时,针对文章特点,我要求学生研读全诗,试着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包括领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全、找得快。三分钟后,几位优生率先举起了手。但是为了多数学生,我又等了近两分钟,其间一只只自豪的、象征智慧的手越举越多。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我要求学生一人回答一句,开始的回答偏重差生,最后再请优生。其争先恐后的场面令我感动。由此我感悟:语文学习没有永远的差生,因为每堂语文课都有很强的独立性,只要学生乐于思考,只要教师对差生多点宽容、多点关爱、多点鼓励,所谓差生数量会大幅下降的。
      三、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需要教师长期引导示范
      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新课标阐述: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这一阐述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不能包办代替,单纯的知识传授已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胜过教给学生知识。方法的传授忌空口白话,应以教材为范本,落实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生学会总结并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比如学过一篇小说后,让学生总结小说知识点,思考阅读小说应解决哪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习下一篇小说时,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回忆上篇所学所得,思考本篇小说应解决哪些问题,解决方法是否同样适用。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把握了共性,同时也会发现不同。针对不同,教师重点讲解,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积累。长此以往,学生自学能力就会具备。此时,再放手让学生自学一篇课文,无论是提出问题,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不会再视如猛虎了,教师的苦笑自然也变成了舒心的笑。
      四、反对学生卖弄所谓标准答案,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
      教参是教学的参考,教学不是教参的复制。有些教师把教参奉为教学宝典,问题以及答案照搬教参,惟恐漏了知识点,惟恐答题不全面,结果造成学生对参考资料的钟爱与依赖,进而造成思想的懒惰和思维的迟钝。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思想呆板,做事瞻前顾后,又怎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能力呢?针对问题,教师不能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向教参答案,而是由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并结合课文,或独立思考、或讨论解决,答案或许有偏差、不全面,语言也许不简洁,但是,只要是学生个人或小组智慧的结晶,只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就要予以肯定并鼓励。对不动脑子、照搬教参答案的同学不仅不予表扬,还要坚决杜绝这种风气。课堂必须让学生的思维灵动起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
      新课改给沉闷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研究,新课改的理念一定会落到实处,学生也会终生受益。

    推荐访问:反思 课堂 热闹 热闹课堂背后的反思与探索 道德课堂探索与反思 热闹背后的反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