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三个“度”等】舆论监督

    时间:2020-08-12 07:20: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把握好舆论监督   的三个“度”   是非判断的“度”对那些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的批评监督,到底应当如何定性,如何判断其是非,更应该慎之又慎,不能草率行事,做不负责任的报道。在当前的“矛盾凸显期”,凡是涉及群众利益问题,特别是涉及群体性事件的批评性报道,一定要把握好是非问题上的“度”,要注意理清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准确判断其中的“是”与“非”,适度地组织报道,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情感表达的“度”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一些批评监督报道中如何表达情感,如何把握报道的时机和分寸,有一个“度”的问题,需要记者和编辑慎重考虑,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凭一时的情感冲动组织报道。记者要注意控制情绪,理顺思绪,冷静处理,尽可能给热点问题降温,使难点问题变易,以促成矛盾得到缓解,问题得到解决,新闻报道呈现正效应。
      政策把握的“度”我们提倡严肃的、与人为善的、实事求是的批评,而反对草率的、不负责任的、不计后果的批评。另外,关于批评报道中的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也涉及一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问题。采用这种做法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出于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不能出于泄私愤或达到某种个人私利的目的;二是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能采用靠自身违法诱导对方犯罪以求得证据的做法;三是要在行使新闻职务行为的过程中采用,而不应该是任意的个人行为;四是不能借助通过隐性采访和偷拍偷录得来的材料向被批评监督者进行敲诈,以谋取私利,等等。(郑保卫/《人民网》)
      
      办党报需当好“三个家”
      
      当好政治家时下,新闻界存在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消极腐败现象,说明一些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观和一些媒体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扭曲,这与媒体担负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使命格格不入。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带头抵制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做到守土有责,确保党的新闻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当好专家新闻规律的核心,是“有效传播”。“有效”是指传播的新闻信息对受众可产生实际作用。新闻规律要求党报要凸显新闻价值,即党报不仅要在指导性上“胜人”,同时也要在可读性即“有用”性上“夺人”。但党报在强调作为党的舆论工具所具有的宣传价值时,忽视了其作为媒体所具有的新闻传播价值。因此,“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就党报而言,根本途径是,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增强新闻宣传的有效性,为受众提供真正“有用”的新闻信息。
      当好企业家党报是在引导市场中开拓市场,其发行主要以行政手段来推进,以公费征订为主,使发行量难以有突破。党报在报业市场中的作用,体现在追求舆论控制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最强化上,应以追求社会效益为首要目标,而不应过分追求市场份额的最大化。(王毅/《新闻战线》)
      
      虚假新闻的新特征
      
      当前随着社会环境、传播技术、媒介生态、传受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虚假新闻除了原有的一些特征外,不断生出一些新的表现和特征。
      1、“纯粹假新闻”数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容易制造和出笼。
      2、“假象新闻”明显增多,公众越来越被迷惑。
      3、造成假新闻的根源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虚假新闻现象并不只是简单的新闻病态现象,而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现象。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复杂关系。
      4、虚假新闻与各种技术的关联越来越高。
      5、虚假新闻的危害越来越广,越来越大:第一,虚假新闻对新闻传播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破坏力越来越强,对新闻从职业人员的形象污损越来越严重。第二,假新闻现象直接或间接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第三,在社会层面上,虚假新闻扰乱、破坏了社会正常的信息秩序、新闻传播秩序。第四,一些特殊的虚假新闻也会影响正常的国际关系。
      (杨保军/《新闻记者》)
      
      走进基层提升新闻服务水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 “新春走基层”活动座谈会上指出,基层是新闻工作的广阔天地,实践是新闻报道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真正老师。
      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央精神,把党和政府声音送到千家万户,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在改革建设实践中感悟群众的伟大创造,在火热社会生活中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走进基层,才能以敏锐的时代眼光提炼报道主题、挖掘报道素材、丰富报道内涵,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掌握和运用鲜活生动的群众语言,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培育清新朴实的文风;只有走进基层,才能找准自身位置,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好地在服务群众中实现新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党建》)

    推荐访问:把握好 舆论监督 把握好舆论监督的三个“度”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