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四万亿,铁路投资只是序幕]四万亿计划的恶果

    时间:2020-07-09 07:2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对于普通人,过于巨大的数字不但显得遥远,而且含义模糊难于理解。比如说,2万亿,甚至4万亿。年薪10万的小白领,在如今的行情也算是收人中等偏上了,可要挣够2万亿,需要足足2000万年。   如此夸张的落差,让这件事情几乎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力。这好比尽管织女星体积是太阳的几十倍,但织女星巨大能量给我们的感受,还远不如办公室的中央空调。也许,对于盖茨或者巴菲特这样的大个儿,这个数字才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不过,这两个数字近来被暴炒到发烫的地步。因为前者是2004年1月至今,国务院已批复的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后者是国务院批复到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之中,中国为拉动内需、力挽经济狂澜打出的重拳之一。4万亿、5万亿到18万亿
      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经济萧条的阴影就眼睁睁一步步由远及近,美国、欧盟、日本……就像远方的海啸逐渐向沙滩进逼。什么时候拍打在岸边观望的人群身上,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因此,10月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传达出的信息,不仅不出人意料,而且还具有某种标志性质,对大部分人来说,首先这类似于一个正式通知;大洋对岸经济海啸的前锋已经登陆。
      不能否认的是,对于上述信,息的敏感,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危机的惊悸。事实上,2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多个议题,比如审议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在新华社的官方消息发布上,就把这个作为了重点内容。
      然而,大部分媒体和公众的兴奋点,却落在了会议落实的一系列基建项目上。会议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并且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
      两个星期后回头来看,其实这不过刚刚是一个开始。但是,就在同一天,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称,截至目前,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随着铁道部与各地政府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建设的不断推进,有些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这些信息汇总在一起的时候,一下子有了更复杂的含义。
      “拉动内需”、“刺激经济”,这些字眼一时间被反复提及。而且这一次似乎并非是媒体或公众的一厢情愿,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给出了一个比较明确的信号:“如果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采取的是以公路基建投资为主拉动内需,那这一次会以铁路投资为主。”
      短短几天,这句具有官方背景意义的发言,迅速地被频频引用转载,铁路将成为本次拉动经济的火车头好像已经是不争事实。但是,10月28日,铁道都内部人士对媒体放话:“国家投资2万亿元建设铁路”的报道被严重误读。
      所谓误读有几个层次,首先是“并非国家准备拿出这么多钱来修铁路”,而是2004年1月至今,国务院已批复的铁路建设项目投资规模已达到2万亿元。其次,目前在建的项目规模已经超过1.2万亿元,相关项目都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铁路“十一五”规划》中的项目。换句话说,就算以铁路拉动内需,这个拉动也早已经开始了,起码不是刚刚启动。
      不过,铁道部这位人士承认,“近两个月以来,国家对铁路项目批复速度比以往有所加快确是事实。”
      事实上,大家没有期待得太久,真正的重拳一个礼拜之后就出手了。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动了4万亿的财政刺激方案,用于未来两年在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这相当于2007年全国GDP的六分之一。
      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手笔,4万亿该怎么花,转眼间招来一片吵吵嚷嚷之声。这个非常时期好像注定是个风云变幻的年份,上一个4万亿的七嘴八舌还没有消停,新的话题就冒了出来。铁道部再次传出消息,国务院批复到2010年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达到4万亿元。光是2009年,铁道部的计划就是完成6000亿元的基本建设投资。
      到了这个时候,铁路建设将作为拉动经济的重头戏,应该基本没有什么疑问了。
      与此相关的一些消息还在陆续发布,北京、广州、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已经获得批准,总投资超过了6000亿,接近3个三峡工程。交通运输部正在酝酿一个未来3到5年的投资计划,涉及总额将是5万亿。而31个省市自治区也各有自己的投资计划,据说投资总额近18万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都是投资重点……
      这早就远远不是一顿火锅或一桌鱼翅宴那么简单,这是满汉全席,是一顿真正的大餐。铁路正是这顿大餐上的一道主菜。
      
      铁路需要投资,GDP需要铁路投资
      
      如此宏大的铁路建设到底能怎么刺激经济,对于普通人来说,其内容也许还是有点遥远,但相对灵敏度较高的市场反应却相当迅速。早在铁道部4万亿的消息还没有露风的10月27日,在股市大盘的一蹶不振中,和铁路相关的国恒铁路、路桥建设、重庆路桥却全部涨停。
      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反应中有着股市一贯见风就是雨的风格,或者干脆是庄家借题发挥、趁势炒作题材。但是,在铁路部门有关人士眼里,铁路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举例说,光是一个京沪高铁,施工人数就达10万余人,消化剩余社会劳动力的能力可见一斑。而据初步预测,哑铃效应可使沿线地区GDP增长率提高19%~21%,很有点动一发而牵全身的意思。而在北方交通大学张文杰教授看来,比之局部地区,铁路投资在全国范围来讲,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给出的测算是,光是2009年6000亿的铁路工程,就会消费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可以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直接带来全国GDP增幅提高1.5%的拉动效应。而2009年还有1000亿的机车车辆购置投资,将消耗钢材500万吨,还可提供80万人的就业岗位。
      这庞大的建设项目和数字背后,还有一条漫长的产业链条,由此引发的对机械、冶金、建筑、橡胶、合成材料、电力、信息、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产业的需求,将会是1万亿的产出拉动,而据说这还是一个保守的估算。和铁道部这番豪举相呼应,各大证券公司的分析师们,都在忙着推测在这条上万亿的产业链条上,将有哪些上市公司成为受益者。
      显然,对这些相关产业来说,已经展开的铁路大投资已经不只是数字,而是几乎看得见的期待。作为长期关注铁路建设的研究者,北方交通大学欧国立教授从以往的铁路投资观察,铁路建设对产业链条的带动是极为明显的。不过,似乎是针对着某种疑虑情绪,杨忠民特别强调,铁路的大规模投资绝不是搞重复建设,也不是撒“胡椒面”。
      这有总体数据为证,到2007年,全国铁路总里程为7.8万公里。而早在1920年,孙中山先生撰写的《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全国总里程10万公里的目标。和面积差不多的美国相比,120年前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就 达到了27万公里,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里程不足的实际体现,就是铁路运输能力长期严重不足。尽管近年铁路几经提速,客运需求有所缓解,但在火车票预售窗口的失望和沮丧,仍然几乎是所有人都有过的切身体会。实际上,客运座席能力不到300万人/天,实际运量平均为410万人,天,高峰时期为636万人/天,长期就是一个小马拉大车的状态。
      货运方面更是缺口巨大,铁路是全国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运输方式,56%的煤炭、84%的石油、24%的钢铁、22%的粮食和58%的棉花都是通过铁路运输。可是全国平均请车满足率仅为54%,在一些地区供求矛盾尤为尖锐。近几年,黑龙江请车满足率长期在40%左右,煤炭大省山西请车满足率仅为33%,蒙东地区受运力所限,不得已采取限装或停运外送物资。
      除了总量不足,铁路分布的均衡性也是问题。西部地区约占全国面积的70%,但西部铁路营业里程只有2.7万公里,仅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35%。
      铁路建设长期欠账带来了经济瓶颈,不仅是铁路系统内部的观点,北方交通大学欧国立教授认为这是没有疑问的: “某些区域可能(铁路)多一点,但全国的铁路总量不足是结构性的。”
      这样一种局面下,数万亿的铁路投资不但一举数得地契合了多方面的需求,而且似乎正当其时。
      
      两个火车站和两座城市
      
      长期生活在铁路干线上城市的人们,出行依靠火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习惯到了近乎熟视无睹。对于那些多年来没有一个火车站的地方,并不容易领会当地人的感受。
      宁启铁路是从南京到启东的一条江苏省内铁路,通过南京和铁路大动脉京沪线相接,2004年,宁启铁路首段开通。从此,扬州和泰州这两个苏北城市的人们,终于看到了自己城市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火车站。
      不光对于宁启铁路沿线的人们,对于见惯了火车站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外地人来说,当地的火车站也是全新的一种体验。在造型近似于机场候机楼的扬州火车站前面,是间隔着停车场的绿化带和花圃,没有站前宾馆,没有饭店餐饮,没有报摊,甚至是没有任何摊位。
      事实上,除了火车站以外,站前没有任何建筑,只有一座火车站干干净净地矗立在阳光下。早上8点到站的两班火车下来的乘客,陆续乘坐出租和公交离开之后,有如街心花园的站前广场静谧安详,安静得能让神经衰弱患者踏踏实实睡一个安稳觉。假如评选全国、哪怕全世界十大火车站卫生标兵,前三名中要是没有扬州火车站的话,那么这个评比就和眼下众多的选秀节目一样是暗箱和黑手操作,决不能说是公开公平公正。
      从扬州火车站上火车,沿着宁启铁路往东不到80公里就是泰州站。几乎和扬州站一样的造型、一样清爽的站前广场、一样不多的乘客,恍惚中甚至会让人发生错觉,觉得自己还在扬州站压根没有动窝。
      即便这几天已经刚刚进入所谓的春运时段,车站售票处每个窗口,也只有零星的几个人在买票。所有这一切,在全国任何一个干线上的老火车站似乎都是不可想象的。理论上,宁启铁路在“八横八纵”的主干道宁西铁路的延长线上,但在当地人眼中,宁启铁路和铁路干线的差距, “就像公路的省道和国道一样”。
      不过,看似不够那么客流如织的火车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真实的情况总是远比看到的和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从泰州火车站往市区出发,新修的道路宽阔平直,两边的绿化带修葺如新,一路过去神清气爽。路边的大片土地已经基本完成平整,一副正待开发、方兴未艾的景象。
      其实在泰州铁路通车之前,火车站这一带的泰东镇、苏陈镇因为远离城市中心地带,不论在事实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被日益边缘化的状态。但火车通车不过一年,泰东镇一块33.4亩的商业用地拍出了1190万元,据说这个价格是以往的3倍。同样在这一年,苏陈镇引进了数亿的资金,最大项目也是房地产。火车站带来的地理位置优势,好像正在显现其吸引力。
      泰州火车站距离老市区的中心地带大约10来公里,对一个不大的城市来说,很多市民在心理上一时不太接受如此漫长的一段路程。市规划局总规划师邢秀华的解释是:新地址固然远了点,但从长远看,它对增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培养城市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在新规划中,新多出来的20平方公里,将是集商业、办公、文化、居住于一体的新兴亚中心城市带。如今这两个镇和邻近的火车站地区一起,被纳入了泰州市“十一五”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如果说再造泰州这个说法还有点夸张,那么铁路无形中引发了泰州整个城市格局的倾斜,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了。
      陵光石化是泰州的标志企业之一,对于这样的大型企业,铁路的影响可能更是实质性的。就在泰州铁路通车的同一年,陵光石化投资的2.37公里长的铁路支线也开通了。靠着直达厂区的铁路,陵光石化将直接从新疆克拉玛依,甚至哈萨克斯坦等中西亚石油地区采购原油。这条支线花了陵光石化8000万,但石化支线一旦满负荷运转,每年可以节约的运输成本在1000万以上。而周边地区要从铁路发送化工品的话,陵光石化将成为唯一选择。
      当然,不论泰州还是邻近的扬州,仅仅凭火车站的一眼观感似乎就可以感觉到,铁路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开掘出来。扬州、泰州紧邻长江和京杭大运河这样的黄金水道,传统上货运更依赖于水路。铁路通车至今,泰州的铁路年发货量大约也不过是十几万吨。客运方面,因为乘火车南行上海、浙江方向铁路线比较绕远,时间上不很上算,因此,相比之下,往西和往北方向的车次更为实惠。扬州始发到北京,泰州始发到北京、到哈尔滨的班次,就是当地的热门车次。
      泰州市发改委有关人士也表示,当地对铁路还有更大的期待。在泰州论坛上,网友热烈讨论的话题,就是为泰州争取一条通往上海、浙江方向更直接的新铁道线路。虽然这种热情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存在实际差距,多少有点自说自话的味道,但不难看出当地人的热切心情。讨论的设想之一,是拟议中的淮扬镇铁路经过泰州境内的时候,争取尽量让这条线路靠近泰州市区。
      这条淮扬镇铁路虽然目前还只停留在纸面上,但已经被纳入国家规划,这是扬州地方有关方面奋斗10多年的战果。早在1995年,扬州就完成了淮扬铁路报告,以后在1995年、2003年、2005年、2006年,扬州地方多次和有关部门接触。直到2008年底,这条铁路才被纳入国家发改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而此时最初的淮扬铁路,也成了今天计划中的淮扬镇铁路。单单从这种孜孜不倦上,也不难看出当地人对铁路的意识。
      文昌西路是扬州市区通往火车站的必经要道,如今,这条专门为火车站新修的干道,已经成为扬州重要的景观道路。路边的草坪宽阔整齐,坐落在干道旁边的新博物馆、新体育馆等现代建筑造型别致,紧挨道路的新住宅小区即将开发完工。显然,和泰州一样,火车站使扬州市区正在向新的方向迅速扩张。
      对铁路、公路等交通基建的大规模投资,一方面可以对经济拉动起到乘数作用,另一方面对经济有进一步的支持作用。泰州、扬州的现状,可以算是这个说法的一个注释。
      
      老百姓有钱才有内需
      
      对铁路建设的拉动效果也有各种不同声音,对重复投资的担忧只是疑虑之一。“投资只是过渡性的措施,从长远来看,拉动内需还是要靠消费。”清华大学华如兴教授的说法就具有一定代表性。在11月初的某个经济论坛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王占阳教授也指出,不能照搬美国上世纪40年代罗斯福新政大搞高速公路、摩天大楼等基建的做法。
      随着金融危机日渐深入,对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越来越多地被各方关注。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历来被视为成功摆脱危机的一个样板。和今天的相似之处在于。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大搞基本建设。
      罗斯福的成果之一,是美国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台与医院。实际上,光是民用工程署启动的小型工程就有18万个,包括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在这个过程中,数千万人得到了工作和薪水。不约而同地,新当选的奥巴马公布的经济复苏计划中,同样启动了美国50年来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然而,王占阳教授认为,美国罗斯福时代的社会保障已经比较完善,国民敢消费。而在目前我们社会保障还比较落后的情况下,老百姓只能老老实实把钱存在银行,内需还是没有真正拉动。这其实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舆论,用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的话说,内需不足的原因就是“老百姓钱太少,政府钱太多,国富民穷”。
      应该说,没有人完全否认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 “过渡性的措施”毕竟也是措施。但是,要让老百姓有钱,这当然不是基建投资能够承担的任务。几个月来,各路专家开出了应对危机思路和方案,编成书能够放满一个图书馆了。诚如专家们所说,要解决国富民穷,要强化政府开支的监督制约……那么不管铁路投资是多少万亿,也最多只是个序幕而已。

    推荐访问:序幕 铁路 投资 四万亿,铁路投资只是序幕 四万亿 4万亿铁路投资只是个序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