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风未至,已是一片花香浓_晚来风未至

    时间:2020-02-29 07:40: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8年9月,我校全面进入新课改实施阶段,至今已经根据市教研中心的指导意见,开设了五个必修模块及选修模块中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小说欣赏》,并完成了结业模块的学业测评及学分认定工作,至此,学生已取得了14个学分。目前,我们正在根据高三学段的具体要求,以选修模块《语言文字与应用》为主要依托进行高三的一轮复习,同时结合作文课穿插学习选修《文章的写作与修改》。�
      白驹过隙,作为推行新课改精神的排头兵,我们已跨入了第三个年头。如果说高一、高二两年是把手中的种子撒在了一片未知的但充满希望的原野上,虽然有过焦急的等待,有过困惑和疑虑,但在憧憬中也见到了喜人的生长态势;那么高三这一段则是面对含苞的花朵摸索生长习性的过程。近三年来,回顾备课组成员走过的点点滴滴,首批进入课改的我们有过迷惘,有过激情,有过无奈,也有过全新的课程设置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还记得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一节课,这是一篇传统篇目,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要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更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开始时,我心中还在担心目标是否能实现,经典作品的内蕴的挖掘是否到位。事实证明落伍的是我――只一个问题的探究就把我“击倒”了:在课堂上我们采用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环境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这个问题时,一个小组的代表谈到了“山神庙”这个地点的设置。他说,山神庙在那个时代本该是老百姓的精神慰藉与寄托,但作为林冲这么一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小民的悲剧性命运却是在山神庙中进一步推进、展开,这就证明神也无法庇佑底层老百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这也是林冲的反抗彻底而又坚决的一个侧面体现,也是作者要表达的“逼上梁山”这一主题的最好佐证。看看,这就是咱们总以为没有经典的时代出生的孩子们,不是出不了诗人、文学家,是我们没有给他们一个表演的舞台!央视二套的宣传语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我想说,我们看的有多远、望得有多宽,我们为孩子们搭建的平台就有多厚实!�
      必修课本中收入了一些科技文,我们备课组在集体备课时,决定步子再大些,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那就是学生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还是演员,用他们喜欢而又能接受的方式处理这些我们看来枯燥、难解的文章。同样,我们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与舞台,他们回报我们以惊喜。孩子们利用网络、报刊、自己所学的相关知识,甚至采访自己的父母,将空洞的理论浅显化,投影上的图片也让我们这些为人师者获益匪浅。看着讲台上侃侃而谈的“老师”,听听身边积极讨论的“同桌”,我笑曰:高徒出名师。�
      选修模块中最受师生欢迎的当属《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的“古代诗歌”部分。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利用课前三分钟的环节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位诗人或一首诗(或词、曲),尤其是“知人论世”这一内容的处理真可谓是“水到渠成”。意外的收获还在于,以文科班为代表的一帮喜爱文学的孩子们意犹未尽,自己牵头,组织了一场“百家讲坛”,一周一场,一次畅谈三位文化名人,此活动持续了一个月,在我校影响甚广,反响甚大。�
      配合学生的这项活动,作为备课组长的我又趁热打铁,在全年级组织开展了一场以“弘扬传统文化,秉承中华诗魂”为主题的重阳诵诗会。我们让学生自己选取诗篇,鼓励采用多种形式来表现。那场“文化盛宴”至今还在被学校上至校长、书记,下到其他年级的学生津津乐道着:我们备课组教师带领自己办班的学生亲手绘制海报,设计、制作邀请函。活动初期就形成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因为我们的宣传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浓郁的诗的芬芳,每一位收到邀请函的领导或教师都视为瑰宝。�
      诵诗会的活动现场更是高潮迭起。且不说配合朗诵的音乐,从钢琴到古筝为代表的民乐全部是学生现场演奏,甚至朗诵间孩子们还穿插了书法、中国山水画的现场表演。尤其是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还利用自己电脑设计的强项专门为朗诵篇目《少年中国说》制作了课件,内容从古至今,由鸦片战争的屈辱史,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到开国大典、改革开放、加入世贸、奥运盛事、建国60年庆典,配合着学生的娓娓道来,现场的每个人都深深的被打动、被感染着。至此,谁能说爱国主义教育是空洞的?谁又会说红色经典是形式主义?�
      50后、60后、70后的我们被这群90后的孩子们感动着,大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齐齐上台即兴表演,抒发着自己情怀,搏来的阵阵掌声里有鼓励,有信任,更是心与心交流碰撞的火花。�
      实施课改的我们一路走来并非总是莺歌燕语,更多的也许还是无奈。根据课程标准,语文、数学、英语的课时安排均为一周五课时,物理、化学为四课时,生物为三课时。但高考的残酷现实与社会的偏见让语文学科成为了“弱势群体”,家长不重视,学校认为高考中语文成绩拉不开差距,因此,课时安排的执行上就有明显的歧视倾向。高一、高二阶段,语文均为五课时,高三为六课时,但高一至高三数学均为七课时,英语为六课时,物理、化学、生物与语文一样均为五课时。这种“畸形”的课时安排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误导――语文是副科!同时,学科特点决定了语文素养的提高在书本外,语文能力的培养也绝不是加大作业量就能实现的,这就导致语文又成了“弃儿”――其他学科大量的习题铺天盖地而来,学生应顾尚不暇,又怎有可能挤出时间去读文化经典?�
      十分钟爱小说的我本想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部分应该是学生最盼望的,没曾想,事与愿违,我们大败而归,可以说是败得一塌糊涂,败得痛心疾首,败得“不堪回首月明中”。这场被我们“设计”的很美好的“战役”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我们毫无胜算,“风花雪月”怎禁得起“刀剑如霜”?这种失败的根源就在于大多数人都很现实的希望“一季一收”,注重的是所谓的高效率。当今又是追捧“快餐文化”的年代,有几位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去研读经典小说?又有几个学生会搁下习题去静心读书?�
      虽说新课程的开设讲究动态的评价体系,学分的认定不仅仅是卷面的考试成绩,更有平时的具体表现,包括情感态度等,但哪位教师敢不给学生学分?就算学分的认定又有合格与优秀的区别,你敢不给高考的重点生优秀?你能承受得了日后“杀人不见血的刽子手”的罪名?社会动辄会拿出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戒尺”,人的一生有几个十二年?似乎,我们不给他一个优秀,就得承担浪费别人大好青春十二年的罪责。这么座五指山,夫复何言?�
      还记得刚工作时的一种言论,称语文工作者为“一群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还有一篇文章,叫《中国为什么没有诺贝尔文学奖》。前者称语文工作者们不敢改革,畏首畏尾;后者说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阶段)是扼杀“天才”与“诗人”的凶手。前者的罪证之一是应对考试的“八股文式灰色作文”,后者逃脱不了“为什么太阳一定得是红色的”的问责。�
      现在想想称我们为“一群戴着镣铐跳舞的人”何等贴切!不是我们自己带上了镣铐,是有形、无形的“镣铐”束缚着我们的语文教育。我们不仅是一群戴着镣铐,在有限的空间中试图用心灵去“博弈”的舞者,更是头上一把刀,脚下是火炭的“苦行者”。�
      海子说,“明天,我要做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而我说,我们的幸福就是成为普罗米修斯,做那个勇敢、无畏的盗火者。也许,颇有自夸、自大的嫌疑,但我们依然会坚定的走下去,因为,“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更何况,我们已经在路上;更何况,与我们同行的孩子们总会在无声处让我们收获喜悦。�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又是一年花开时,风未至,已是一片花香浓。相信我们每位走进课改大潮的教师均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毛线团,带领学子们从繁芜的题海中抬起头来,于曲径通幽处又见柳暗花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高考浪潮中那个集勇气与理性、智慧于一身的弄潮儿,向着自己的人生彼岸扬帆启航!
      
      ��收稿日期:2011-11-01
      

    推荐访问:已是 片花 香浓 风未至 已是一片花香浓 风之花李仙姬 蓝色大海的传说风之花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