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同情我单亲爸变巨乳诱我干到中出【稳中有变 稳中出新】

    时间:2020-02-27 07:16:2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是现行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也是向高中历史新课程过渡的一年。综观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既可看到江苏自主命题的稳健风格即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基本学科能力的考查,也可领略到新课程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的体现即试题中蕴涵的对学生主体性和学习探究性的要求。因此,为应对2008年历史新高考,认真研究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仍不失为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一、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的微观分析
      
      (一)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第1题以文献资料为命题载体,只以“天府”两字泄漏天机,考查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第2题以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命题的切入点,妙在所选四幅图片并非完全出自课本,重在拓展考查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第3题关注区域历史,重在辨析“原因”和“特点”,突出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第4、5两题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出发,尤其是第5题似无图实有图,强调时空观念的有机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第6题以历史图片为命题载体,重在考查学生对列强侵华历史的掌握情况;第7题避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根源,具体考查学生对“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的概念辨析能力;第8题立足“现代化”这一重要主题,从思想文化角度考查具体史实;第9-12题利用文献资料、时事政治、图片等隐性串联国民党历史,而且客观理性地突出国民党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第13题以江苏南京为窗口,透视“近代史”、“起点”、“终点”等词语的深刻内涵;第14题仍是以“现代化”为主题,既考查基本史实,又突出“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第15题以诗歌创设情境,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较为细致,令学生猝不及防。
      世界近现代史:第16题从“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的角度,突出考查人物和学术思想的对应关系;第17题以“提三尺之剑”(军事家)、“创为推举之法”(政治家)和“开国者”等重要信息为提示,引导学生指向“华盛顿”,融史实和能力考查于一体,匠心独具;第18题以民生问题为切入U,以一段生动的对话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不同国家重要史实的记忆;第19题类似第15题,通过歌曲创设情境,以“国家的统一”为主题,考查基本史实;第20、22、24题仍以“现代化”为主题,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各领域,考查不同类型国家的相关史实;第21、23题跨越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突出“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尤其是第21题以宣传海报为命题载体,活泼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二)材料解析题
      第25题以宋元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为考查点,前两问中对“积贫原因和对策”的考查既强调材料信息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又兼顾教材基础知识,设问巧妙;对“王安石变法成效利失败原因”的考查则完全立足材料进行归纳,不拘泥于教材语言;最后一问采用了半开放式的设问方法,为学生思维的展开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
      第26题立足“现代化”这一主题,以“八大”为切入点,并结合背景和实施结果适当进行前引后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知识体系,最终还跳跃式地同邓小平理论形成跨历史阶段的整合,体现出历史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统一。但不足的是,此题只有第1、4两小问可以通过材料获得充分的信息提示,其他两问完全等同于材料式问答题,材料题的应用价值体现得不够明显。
      第27题从两个国际组织――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对比入手,展现“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的内涵。第1、3小问立足教材基础知识和材料信息,很容易作答,充分展现了材料题的应用价值;第4小问前半部分结合图片和文字考查基本史实,极其平和,关键妙在后半部分,“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表现”在旧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这种设问完全是在考查学生对基本国际时事的关心程度和把握能力,突出大国责任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培养。美中不足的是,第2小问设问不够明确,影响学生答题质量。
      
      (三)问答题
      第28题以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为思维的触发点,着力突出“传统文化”主题,设问非常明确,考生只要抓住“先秦”、“西汉”和“南宋”三个时间限定语,关注“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地位的变化”三个求答项,注意严格采用教材语言,突出主干信息即可。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温家宝总理访日并在其国会发表重要演讲,中日关系从战争走向和平的内涵尽显于此,命题组敏锐地捕捉到这些信息,跨越古今中外的历史精心设计出第29题,将时事放到宽广的历史背景下去思考。第1小问重在考查中华文明给予日本的影响,答题不可偏离题意;第2小问对“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共同背景和军事改革措施”的考查既关注学生史实再现的能力,又关注其宏观把握历史并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第4小问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待中日之间的战争,避免堕入狭隘民族主义的窠臼,立意深刻;第5小问采用开放式的设计,为学生思维的充分展开提供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第30题抓住当前电视传媒所主导的热点话题――“大国崛起”,精心选择英、德、俄三国史实进行设计,总体结构前后呼应,先分后总,以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内外政策为背景,既从正面着力突出创新、改革、统一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作为中国崛起的启示,又从反面以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方式衬托中国和平崛起的积极性,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历史学科鉴往开来的价值由此可见。
      
      二、200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的总体特点
      
      “稳中有变,稳中出新”是今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的总体特点。具体有如下列:
      首先,突出文明史观,以新课标要求的三大模块主干知识为主线,将现行教材知识体系进行重组,以新的视角和理念构建新的知识模块,例如六道大题中除王安石变法外,其余均采用专题思路,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现象进行线性串联,探寻一般性的规律:而且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精神文明史三大模块的比重相对平衡,精神文明史的比重有非常明显的增加,例如第28题着力考查“儒学变迁”这一文化现象。
      其次,今年的江苏历史试卷决不仅仅是考查一定的历史学科知识和能力而已,其间还渗透了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使之蕴涵了深刻的寓意。如第25题王安石变法、第26题八大和邓小平理论、第30题英国政治制度的创新和经济领域的变革等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创新、发展”的内涵;此外新课程突出强调的各种核心价值观例如人文精神、国际视野和现代化理念等成为教材主干知识串连的依托,例如第27题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29题关于中日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战争与和平的思考、第30题不同国家的崛起方式及其启示都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国际视野。
      再次,今年的江苏试卷非常注意关注现实 的热点问题、关注贴近学生认知兴趣的史实:例如“国家统一与分裂问题”在第2、4、5、12、15、19题和第30题的第2小问中都有所表现,三道问答题更是以儒学的全球传播、中日关系、大国崛起等热点话题作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问题、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为当今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供历史的经验教训,实际上是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还适当增加了一些开放性设问,例如第25题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第29题“实现中日关系友好发展的策略”、第30题“大国崛起对中国繁荣富强之路的启示”等;此外今年的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在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同时,还较好地体现了江苏地方特色,例如第3题“江南经济开发”、第5题“明朝统一方式”、第13题“南京是中国近代史起点和终点”等。
      还有,今年的江苏历史卷在保持自身平实稳健特征的同时,大量采用了上海卷的一些命题元素,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如选择题采用了更多的命题载体:文献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地图、诗歌、新闻、宣传海报、名人名言甚至类似剧本的人物对话等,在新情境设置上具有很大的突破,而且所有资料的应用同题目本身完全融为一体,显得较为自然、协调,从而避免了往年试卷中出现的生、冷、偏、怪的感觉。当然,今年的江苏历史卷作为向新课程过渡的产物,必然还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如第25题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第26题“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八大路线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立意在于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但设问的思维度不高;有些开放性试题答案还缺乏一定的弹性空间。
      
      三、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启示
      
      从2007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的分析中,我们可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一)紧紧围绕《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立足历史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目前,我省高中历史教学有两个版本的教材。对于教材,我们应有这样的认识,即教材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载体,而不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首先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而从教材具体内容中抽绎出知识结构。从构成要素来看,一定要突出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一般性规律;从构成过程来看,既要按照课程本身设置的专题讲清纵向联系,同时又要弥补其割裂人类历史发展不同领域联系的缺陷,立足横向联系。
      例如必修模块一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就可以进行两个层面的横向联系首先必须认识到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是建构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且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断完善,经济的力量始终是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根本因素;此外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还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尤其是启蒙运动密切相关。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原本就是一定社会中有机联系的不同剖面,教师必须要结合必修二、三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其次要把它同中国古代的专制、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相联系,认识人类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的一般性规律以及西方民主得失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影响和启迪。
      
      (二)更新观念,开拓历史教学的空间,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今年的江苏历史高考试题已经采用了很多教科书以外的命题元素,以后还会更多。为适应这一变化,历史教学必须要开拓空间,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丰富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历史情境的设置,使得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中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讲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成就时,我们可以先避开理论性的内容,首先使用民歌《回娘家》导入,其中诙谐积极的曲调和歌词完全可以让同学们真切体会到80年代初农民内心的欣喜,再配以图片展现今天东部地区农民衣食住行方面的巨大进步,学生自然会思考:近三十年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究竟源自什么?在这样的氛围下,课程内容的讲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重视过程设计,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能力培养。任何方法上的变化最终要有利于学生基本学科能力的增强,我们既反对死气沉沉的满堂灌,也反对课堂教学空洞化的表演。在历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鉴于现行体制下师生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只能适度选择一些很有研究价值的点来作为历史教学的延伸,通常的程序是:
      首先由教师提供不同层面、不同观点的一些代表性材料(包括文字、图片或者影视资料等),目的在于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原貌,跳出传统教学脸谱化理解历史的窠臼。在丰富材料展示后,不同性格特征、不同知识储备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分歧的出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其次,学生们为了能够在观点竞争的过程中战胜对方,会尽量寻找更丰富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提供网络资料查找、参观或者走访方面的方法指导。
      最后,鼓励学生借助抽象思维对各种原始材料进行整合,形成更加科学严谨的观点去进行辩论,在这一过程中说服对方。学生们的辩论可能会最终形成结论,但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不会,但这并不要紧,研究性学习并不以最终结果为唯一目的,更重视的是研究的过程以及在这种过程中养成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继续研究、保留争论也是很正常的。
      
      (四)关注现实,以史为鉴,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的能力。如上所述,今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较多地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并将其置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探究,这就提示我们:历史教学的目标决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做到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发生迁移,运用知识与能力去解决新的问题,虽然这在今年的江苏高考中体现得还不是非常充分,但这必然是未来几年命题的发展趋向。
      鉴于这样一个非常明显的命题趋势,我们必须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要有机地联系现实社会问题,既注意发掘历史的现实意义,也注意启发对现实的历史思考。例如,近现代德国日本的共鸣与分歧、法德和解与中日矛盾的综合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建设、人类社会从分散孤立到全球化浪潮的掀起、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变历程及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启示、国家统一与分裂以及古今中外改革的一般背景、相互借鉴、成败原因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等。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今后人生的发展。

    推荐访问:出新 稳中有 稳中有变 稳中出新 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作文 稳中有变稳中求顺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