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论海发小学《苗族芦笙舞》进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苗族芦笙舞

    时间:2019-04-05 03:15: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教育大繁荣的今天,处处绽放科学教育的花朵,但是农村教育始终发展缓慢,在如今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农村教育,特别是西南一带少  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的发展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发展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这成为奋战在一线学校的老师们应该思
      考的问题。
      关键词 民族民间文化 传承 必要性一、青林乡海发小学基本情况
      青林乡海发小学位于青林乡政府东北部,距乡政府 13.5公里,距市中心城区56公里,一个边远贫穷、经济文化落后的纯苗族村寨、“芦笙王”的故乡——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二组,学校有6个教学班,学生总数321人,其中苗族占99.7%,教师10人,其中2名苗族教师担任芦笙舞蹈的教育教学任务,1994年9月至今,都坚持开办芦笙艺术培训班。
      二、海发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背景
      (一)贵州水城苗族芦笙舞的起源与发展
      贵州苗族芦笙舞因为苗族种类不同而有很多形式,其中水城县青林乡海发村的苗族芦笙舞较为奇特,它是“小花苗”聚会时表演的一种集体竞技舞蹈。传说很久以前,蚩尤部落战败,遗下的一支苗族(小花苗)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以那古国的黑羊大箐,建立老谱苗寨。苗寨中有家兄妹俩根据箐鸡的每一次争夺山林都给予兄妹俩的启发,模仿箐鸡在林中啄食、嘻戏、打闹、格斗的舞蹈动作,产生了搭桥、搭人梯、悬羊击鼓、仰望、叠罗汉、猴儿搬桩、鹞子翻身到滚山珠等芦笙舞蹈。
      (二)海发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的发展及业绩
      海发村在组建芦笙表演队的同时,积极开展芦笙培训,1994年9月至今,在海发小学开办的芦笙艺术培训班,培养了200余名芦笙手。
      现以张发喜、张凤文、杨贵华等为代表的海发芦笙表演队在2006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拍摄的《笙王争霸》赛上获集体一等奖,受表彰的6名优秀芦笙手中有4名是海发小学培训的芦笙手;2006年11月,他们表演的《乌蒙芦笙魂》获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运动会金奖; 2007年11月,他们参加贵州代表团赴广州参加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金奖。海发小学芦笙教练王贵明培养芦笙舞蹈演员,积极参加国内各种大型文艺汇演及赛事,锐意进取,推陈出新,获奖40余次,海发村芦笙传承人王贵明、张发喜等在海发小学的民族文化教育使海发苗族芦笙舞这一民族绝技进一步发扬光大。王贵明后来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
      三、民族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环境是以本民族文化为主的文化体,而现代学校教育以主流文化价值为办学根本,二者之间的差异导致文化的非连续,具体表现为学校课程和教学环境的文化疏离。海发小学学生的状况也如此,所以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非常重要。
      (二)将民族文化引入到海发小学学校教育中,由此缓解非同质文化之间的冲突,改善文化非连续性对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帮助学校学生实现由退缩型适应、同化适应向双重文化适应方式的转变,进而保持学生与民族文化环境的绵续性。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扬和保护重要性、紧迫性
      (一)海发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1.海发小学民族文化技艺的流失
      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很多“小花苗”支系民族男女青年都外出打工,尤其是在海发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中培养出来芦笙舞能手,都到国内各旅游区去打工,传统的民间芦笙舞蹈艺术在当地已出现萎缩和消亡的现象,而新一代的芦笙手认为芦笙技巧演奏技艺复杂,不愿花费精力去学。传统的芦笙吹奏和高难度的表演技艺已逐渐向简化实用过渡,古老的舞蹈词汇、舞步、动作技术技巧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民间舞技已逐渐走向濒危。
      另外,海发小学每年都培养芦笙技艺能手,但由于升学、随父母外出等原因使海发小学芦笙舞蹈、挑花、刺绣、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教学得不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芦笙舞蹈技艺也学而不精,阻碍着芦笙艺术的发展,也阻碍了国家、省非物质文化的有效保护的进程。
      2.海发小学民族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欠缺
      海发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民族民间教育师资力量却欠缺起来。这是因为,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物价也飞速上涨,而海发小学芦笙教练以及其他民族文化师资的待遇已经无法维持他们一家人的生计了,原来能坚持住是因为原来还担任海发小学的一些课程,还能领到一定的课时补助,但是2012年,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水城县关于代课人员化解的实施方案》,把代课教师进行化解,有的转岗安置,有的清退。而我校两名芦笙教练被清退了,现如今,学校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工作出现了停滞,只能由学生自行练习、学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支持与法律保障
      2002年7月30日经贵州省第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中第三十条说中小学应当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机构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双语教学。而青林乡海发小学曾经临时代课教师已经被清退了,如今没有专门的双语教学教师,这使学校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及学校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事业难以推进。
      青林乡海发村在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内容中500个民族地区贫困乡镇扶持推进计划,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上都榜上有名;而青林乡海发小学又是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重要场所。2012年4月,省民委及县民族事务局专门莅临青林乡海发小学挂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芦笙舞》传习所,更是赋予了青林乡海发小学传承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
      综上述,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的一件大事,也是承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也是积极履行国家和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义务的重要举动。因此,青林乡海发小学也不例外,也应该履行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应该积极履行保护和承扬民族民间文化的义务,更应该拥有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所需资金、设备、师资等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吴晓蓉.我国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

    推荐访问:苗族 芦笙 必要性 重要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