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课外作业对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价值的研究】 体育文化的概念

    时间:2019-02-11 03:16: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研究主要从体育课外作业布置后的评估入手,探讨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对实现体育课程价值的作用。作者采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永嘉中学抽取高一四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取资料后,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来验证、研究、假设(验证体育课外作业的功效以及课外作业的重要性)。
      关键词: 体育课外作业 体育课程目标价值 研究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突出强调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形成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特别是高中学生,更应凸显学生的主动学习及探究学习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笔者深感仅靠每周两三节体育课和校内每周一两次的课外体育活动就想达到课程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试着布置体育课外作业来进一步实现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并取得了一点成效,在此与各位同仁探讨。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实验班为我校2006级高一(2)班和高一(4)班,共101人,对照班为2006级高一(3)班和高一(5)班,共106人,平均年龄为15.68岁。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与我校往年高一年级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
      1.2研究工具和方法
      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来验证体育课外作业对实现课程目标的影响。
      1.3实施程序
      对实验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踪考查,主要措施是定期布置课外作业(具体内容主要是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并及时辅导、考核和采集数据,对对照班则不采取上述干预措施。然后将我校2006级高一年级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的体育课成绩和体质评价等级的原始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照2002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中浙江永嘉县同龄男、女少年各项指标,加以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课外作业对高一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影响
      经过一年的实验,通过笔试和技能考核发现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体育课成绩有一定的变化,具体见表1。
      
      表1: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体育课成绩的变化
      
      由表1可见,实验班男、女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与对照班比较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男、女学生分别提高了3.8分和4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这两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这说明,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并可使课内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在体育课上所学的各种技术要领和方法通过体育课外作业得到复习和巩固,进而熟练掌握,这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2.2体育课外作业对高一学生体质等级的影响
      
      
      图1: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体质等级示意图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等级示意图见图1。由图1可见,完成体育课外作业的实验班学生的体质等级优良率占56.43%,对照班的占44.23%;实验班学生的体质等级中等、及格率占39.61%,对照班的占51.89%;实验班学生的体质等级为差的占3.96%,对照班的占5.66%,经X2检验,以上前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等级统计表
      
      实验班与对照班体质等级统计表见表2。由表2可见,实验班男、女学生的体质状况均发生明显变化:优良率有大幅度的上升(男生:升6.39%和3.38%;女生:升6.54%和11.18%);体质状况中等、及格的比例有所下降(男生:降8.39%和升0.39%;女生:降15.14%和1.31%);体质状况为差的比例也有所下降(男生:降1.70%;女生:降1.67%)。其增长百分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0.01)。
      2.3体育课外作业对高一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体育课外作业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这样既能丰富课余生活,又能调节高一紧张的生活节奏,缓解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压力,消除因学习时间过长引起的疲劳,有利于大脑休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班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精力充沛,上课思想集中,学习效率高,无困乏现象,对前途充满信心,未发生因紧张恐惧或疾病而缺考的现象。学生都能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各种考试也发挥出较高的水平。
      
      3.结论与建议
      
      实验表明,实验班比对照班的体育课平均成绩提高了3―4分,体质状况也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班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均有所增长,对学生在技能的提高、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3.1进一步明确体育课外作业的意义
      通常人们认为作业是语、数、外等文化课老师的事,对体育课外作业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较深刻的认识,其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合理之处。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体育课外作业的意义,为更好地完成体育课外作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从狭义上讲,体育课外作业是由体育教师布置给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体育功课。体育课外作业的布置可以使课内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其次,体育课外作业解决了学生在课余生活练什么、怎么练的难题,既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又调节了学生紧张的生活节奏。
      因此,体育课外作业应该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但要研究《新课标》、教材、学生与学法,而且要研究作业,做到有的放矢,并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追求实效。
      3.2精心选择体育课外作业
      体育课外作业的内容相当广泛,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环境,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不同兴趣与爱好,精心选择适当的体育课外作业。
      3.2.1不可忽视的理论作业。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学生仅从课堂上了解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理论基础为指导,体育锻炼就难以摆脱盲目性,从而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体育理论知识博大精深,而且理论知识更新速度快,只有不断地学习,从电视、报刊杂志、电脑网络和书本上积累体育知识,关注一些广泛传播的体育文化内容,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交流、认真探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文化素养,自觉养成科学锻炼和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思想和知识基础。
      3.2.2体育课外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体育课外作业的科学安排应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同时还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预见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可行性,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例如,布置学生回家练习跳高、做双杠支撑摆动等练习,就不太合适。作业的内容、练习次数和组织形式,这些都是可变的因素,应事先教会学生如何把握尺度,运用脉搏测量法控制运动负荷,既要防止运动量不足,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又要防止运动过度,导致身心疲惫,造成身体伤害。
      3.2.3体育课外作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仅仅依靠课堂上短时间的练习对机体的刺激是不够深刻的,易于消失。根据遗忘规律,复习越及时,对巩固知识和技能越有利。因此,体育课结束前,教师可根据课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在课后加以巩固和完善,这类作业内容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例如,课堂上练习了蹲距式起跑及加速跑,仅凭课上的练习学生是难以熟练掌握的,教师应该布置学生在课后或活动课时反复练习,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这类作业,学生一般是在校内利用活动课时间去完成。一是考虑到复习越及时,巩固越有利。二是可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器材,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三是学生在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和教师亲身具体指导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能提高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加强社会交往能力。
      3.2.4体育课外作业与娱乐、休闲体育活动相结合。
      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可以强身健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学生可利用节假日,选择武术、篮球、足球、游泳、乒乓球等项目为体育课外作业,达到自娱自乐的目的;还能结合社区体育,组织一些小型的体育比赛。切不可超越客观条件,一味追求所谓“时尚”,否则会影响学习。
      这类体育课外作业,学生一般在校外都可以完成,这主要靠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品质,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好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3.3做好对完成作业情况的评价
      布置作业而不进行检查或伪评价,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这也是体育课外作业难以坚持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体育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不能以单一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先天体质有差异,具体的练习条件、家庭背景和个性心理发展都存在着差异,要注意区别对待,应遵循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学生完成体育课外作业情况进行积极的评价,同时,还应参考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有完成作业的成功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作业 课外 课程目标 价值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