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家长如何管好孩子的学习]

    时间:2019-01-27 03:19: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好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管好孩子学习几乎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没有过程可以重复,而大家都希望只看到一个结果,那就是成功。因此很多家长担忧、焦虑甚至手足无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多年,对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经验,面对当前家长的困惑,我想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我个人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理解,从学校教育者的角度,谈谈家长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管好他们的学习,做一个成功型家长。
      【关键词】家长 孩子 孩子学习
      
      家长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是现代家庭遇到的共同问题。初中阶段更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学习的转型时期。管好这一时期孩子的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要做的事情。然而,通常的情况是,对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话也没少说,劲也没少费,心也没少操,可就是没效果。其实,如何管理好孩子的学习有一定的学问和窍门。家长只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身心特征,掌握正确的管理方法,才能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
      
      1.家长要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过程,把握好“心理断乳期”。孩子进入中学以后,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发现,从前温顺乖巧的孩子开始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以前天真无邪,与父母无话不说的孩子,现在回到家里却沉默寡言:先前只知道读书和玩耍的孩子,现在成天沉迷自己的小天地里,沉迷于自己的某些爱好之中;以前不修边幅的孩子,现在开始刻意打扮,甚至标新立异……
      心理学上把学生初中时期称作“心理断乳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会逐步增强,对大人的“反抗”意识不断增强,心理学上又将这一时期称作“第二反抗期”。这时的孩子由幼稚向思想成熟过渡,看问题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亲子关系紧张,孩子与父母对立情绪明显,有的亲子间甚至有如“对头”一般,人们因此又将这一时期称为“仇亲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家长如何管好他们的学习尤为重要。
      由于这个时期孩子是由幼稚向思想成熟过渡的时期,看问题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所以“第二反抗期”的典型表现为:
      ①不听话;②爱钻牛角尖或抓住一点不顾其余;③爱幻想,不现实;④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易冲动狂热;⑤分析批判能力弱,辨别是非能力差;⑥意志不够坚定,经不起困难挫折考验;⑦我行我素,不愿被人干涉,做事不愿与父母商量,富于冲动和冒险性;⑧和父母对着干,让他往东,他偏往西。如喜欢与父母外出的孩子变得不愿再跟着父母;对于父母和老师的无微不至的关照、过细的嘱咐和某些限制,表现出强烈的不满、甚至反抗,他们要摆脱双亲、老师的束缚;一直很听话的孩子也开始变得不听话,情绪急躁,向父母发脾气;做什么事都我行我素,不愿与父母商量,而且富于冲动和冒险性;甚至总和父母对着干,你让他往东,他偏往西。看别人父母什么都顺眼,看自己的父母越看感觉越不舒服,有的孩子与父母亲好像成了“对头”一般,常会把母亲气哭,把父亲气得浑身发抖,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学家便把这段青少年时期称为“仇亲期”,由此而带来了诸多心理、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问题。所以第二反抗期,又被人称为“危险期”。
      在此阶段,他们一方面想独立,另一方面又感觉离不开父母和老师的指导;一方面刻意张扬个性,突出自我,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时常难以分辨真假、善恶和美丑;一方面努力使自己的情感社会化,另一方面自制力不强,难以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特别是孩子进入初中后,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面对比小学更加繁重的学习任务,面对升学的沉重压力,他们会遇到许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果家长不能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有可能出现偏激,轻则影响学业,重则有可能使其误入歧途。据统计,这一时期如不能顺利渡过,常导致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各种极端行为,严重者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
      
      2.家长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心理状态产生的变化。由童年期过渡到少年期的初中学生,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心理状态,引发剧烈的情绪冲动,产生过激的行为,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①由于生理的改变、性机能的成熟、内脏机能的健全,产生了对自己的强烈关注,产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这种成人感的自我意识,一方面感觉自豪,另一方面对别人的评价和批评极为敏感,也强烈抵抗对个人秘密的侵害。②由于身心的发展,应付周围环境的能力急速增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需要父母的帮助。初中生虽然还是靠父母对自己生活的照顾,但遇到紧急情况时,完全有能力单独处理一些问题。这种独立性的发展,促使初中生试图摆脱双亲的保护监督。③初中生身体一开始成熟,要求他们独立的社会压力就骤然增强。老师经常告诫学生“不能依赖父母”;同学常说“我们不是小孩子……”;父母也常常提醒子女“你都长这么高了……”等等。初中生的这种特殊的社会期待环境会变成他们自我要求独立的压力。
      
      3.部分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而存在的教育问题。我们有不少家长并不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特点,依然像管小孩一样管已经是“小大人”的孩子,结果是越管孩子越烦,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仅与父母产生了隔阂,也影响了他们自理自立能力的发展。弄得孩子想求自立而不得,家长的一片好心,孩子不领情、不买账,导致了亲子关系紧张,产生矛盾,发生冲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指导也失去了感情基础。其结果使孩子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家长的一片苦心付诸东流,亲子间的感情受到伤害。最终,家长也只得对孩子听之任之,心存遗憾。
      初中阶段,孩子开始关注自身的变化和异性的存在,更加注重同伴关系的调整和维持,有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也起伏不定。这本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可有些做父母的凭此便认为孩子对学习的专注和用心程度有所下降,对此过分敏感,并由此推断孩子思想出了问题,分心了。于是便利用~切机会来捕捉孩子的蛛丝马迹,总希望能从孩子的种种生活迹象中来找出“阶级斗争新动向”,有的拐弯抹角引诱孩子说出内心的隐秘,有的向孩子的同学打听,有的偷偷翻看孩子的物品、日记,甚至跟踪盯梢等。有的就是因为对此处置不当,引起孩子的极度反感,结果反而引起了孩子的逆反行为。
      
      4.解决管好孩子学习问题关键是把握好“言传身教”。当家长了解了孩子的特殊时期的特殊变化之后,家长就会采取特殊的方法去管理孩子。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但事实上,我们不少家长喜欢翻来复去地说一些套话,说一些“正确的废话”。因为他们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正确”,又因为对孩子不起作用,所以是“废话”。正确的话之所以沦为“废话”,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长期不能以身作则,而空洞的说教对孩子是一种“负强化”,尤其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青春期的到来,逆反心理加重,“负强化”的作用会进一步加强,所以就越说越不起作用,越不起作用越说,最后让孩子反感,甚至起反作用。
      俗话说:一言不中,千言无用。孩子学习上出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学习行为与方式上的恶习,靠说根本不可能改变孩子的认知与行为方式。因此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要引导孩子在“练”中改变。在此过程中,父母要尽可能做些实事,给孩子具体实在的帮助,同时不要急于求成,指望短时间内就把孩子存在的问题全都解决掉。一般来说,父母在指导孩子成长与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经常反思,怎样把话说到点上,把事情做到位,给孩子正确的引领,笔者给大家提四点建议:
      ①对孩子说话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不要看到就讲,想到就说,甚至信口开河;②对孩子存在的同一个问题,如果说过三遍之后,孩子依然没有改观,就再也别说了,一定要从别的方面再想办法解决;⑧用行动说话,以具体的行动给孩子实实在在的帮助;④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坚持学习。毕竟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当爸做妈,面对新的时代,面对新的一代,靠想当然,或者靠我们在父辈那里沿袭下来的“老皇历”实施家庭教育是靠不住的,需要家长付出时间去学习,花精力去思考,力争通过学习成为行家。如果父母真正能以学习来促进自身的改变,不仅能增长教育知识与才能,还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个可亲、可敬、可信的形象,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其教育行为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除此之外,我建议家长平时多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要盲目给孩子买参考书、请家教。很多家长在孩子刚进中学成绩出现波动时,担心孩子在学校跟不上,擅自给孩子安排了各种形式的补课、补习。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导致孩子的厌学心理。

    推荐访问:管好 家长 孩子 学习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