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帮扶体系的实践与探索|贫困家庭学生帮扶措施

    时间:2019-01-16 03:27:4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总体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也有较大增长。贫困生问题的存在,不仅是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牵动千家万户,影响高校和社会稳定的社会问题,是一个事关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问题,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资助措施,帮助贫困生解决困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构建完善的以“育人”为核心目标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将助困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仍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往由政府基本包办的教育投资体制逐步演变为政府、社会、受教育者等多方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的机制,高等教育支出成为家庭财政支出中的一项重要费用,但是,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距较大,部分进入高校的学生无力承担在期间的学费、生活费等支出,成为高校中的贫困生。各级政府在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方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出于有些地方和单位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落实,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得不到必要的资助。对此,社会各方面反映强烈。与此同时,高校的贫困生群体也日益扩大,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必须看到,保障公民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一个关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人才强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保障通过考试遴选出来的学生不因家庭济困难而影响接受高等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高校已经建立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体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在贫困生救助方面发挥了十分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资金规模小、市场化运作水平低、各项资助金配比不合理、地区高校间发展不均衡等原因,其作用受到很大的局限,如何构建科学而完善的贫困生资本体系,结合不同资助措施的不同优势。充分发挥资助体系的助学和育人功能,是摆在政府、高校和教育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校园、培养感恩自的优秀学生意义重大。
      
      一、坚持“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原则,突出育人环节,扎实做好服务
      
      (一)以人为本,积极为贫困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生活上关心。随时从正面和侧面了解贫困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积极关注每一名贫困学生的生活状态,定期走访贫困学生寝室,及时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使资助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二是学业上给帮助、树立自信。从贫困学生入学教育开始,让他们尽快了解、熟悉、认识所学的专业。掌握大学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培养专业兴趣,尽早进入学习状态,树立学习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鼓励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实现远大理想。
      三是心理上及时疏导。高等学校一些贫困生由于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缺乏应付突变和挫折的能力,一旦陷入困境就难以自拔,抱怨社会的不公平、怨恨父母的无能。针对贫困生敏感、忧虑的特点,要引导学生走出自卑的阴影,以乐观、自强的态度面对困境,摆脱“等、靠、要”的思想,勇敢面对现实,恢复自信,通过勤工助学、奖学金等形式“脱贫”,树立自立自强的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贫穷是一种动力,它能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意志,许多科学家正是在逆境中克服困难、迈出成功的第一步;再者正确引导贫困生看待社会、个人的资助,既不能把它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也不要把它看成“施舍”,应将它作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二)高度重视、拓宽渠道,吸引更多企业、个人设立奖学金。在多渠道经费筹措机制中,募捐教育资助金,是一个可行的手段,目前的高校教育募捐要改变过去那种被动受捐赠,高等学校要通过有组织的专业化的募款来开拓社会捐赠渠道。各高校要宣传和倡导慈善机构、捐资助学的精神文明新风尚。对于广大海外华侨、爱国实业家、校友不忘祖国和母校,热心支持国内的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为高等教育慷慨解囊,乐于设立各类奖励基金和助学基金的爱国行为,要大力提倡和宣传。政府和新闻媒体要鼓励国内的企业和个人在先富起来之后,捐资助学以回报社会。
      
      二、广泛调研,积极探索,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性
      
      (一)科学制定贫困学生认定办法。贫困学生认定,国家和各省市都有自己的标准。学校管理部门无法准确掌握贫困生的实际生活费支出和学生家庭实际状况。但是为了确保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资助,使奖、助学金的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勤工助学岗位的申请工作更有针对性。同时也使资助贫困生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各高校要根据国家、省市的实际情况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在认定过程中严格按照“个人申请一班级民主评议一学院认定一学校备案”的程序,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全校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清困难层次,加强对已经备案贫困学生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贫困学生信息档案。以此作为实施各类资助工作的重要依据。逐步提高资助工作的公平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二)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细化资助工作分工,一是要安排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如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勤工助学岗位管理等都应有足够的人员配备。二是加强专职工作人员的培养与考核,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学习国家、省市资助文件、政策等专题培训。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职工作人员。
      
      三、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效应,加强贫困学生教育
      
      (一)加强感恩教育。通过播放感恩影片、开展受助学生座谈、致助学贷款学生的信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做好感恩教育工作,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及时还贷、发奋学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受助贫困学生不忘国家、学校的关怀,珍惜身边的教育资源和大家的关爱,努力成才,积极回报社会。
      (二)加强诚信教育。造成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有社会方面的、学校家庭方面的、也有自身的:首先,大学生诚信缺失受社会大环境直接引诱和影响。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强调智育,这种教育环境影响学生养成诚信的品格。第三,一些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大教育观。不要就教育论教育,教育学生要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要围绕诚信指标,有步骤地实施道德认识、情感、行为三位一体的教育计划:一是加强正确道德认识的培养;二是重视道德情感的内化,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统道德与革命思想典籍,从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要带领学生参观具有良好经营道德的企业,切实感受诚信与成功的关系。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逐步激发学生的内在道德情感培养;三是重视道德行为的示范作用,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率先遵守诚信规范。其次,让大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教育实践。要求高目标、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求在日常同学交往、学习和考试中言行一致。让学生自己解释诚信。对受到社会资助、得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进行诚信讲座,加深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和回报意识,对有诚信的同学进行表彰,树立宣传典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诚信观。第三,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三)加强励志教育。通过召开贫困学生座谈会、励志成才研讨会、“自强之星”评选、贫困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开展贫困学生自立自强、艰苦奋斗及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贫困学生正确对待国家和社会给予的资助,变成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努力学习、奋发有为。
      (四)加强实践教育,提高贫困学生就业竞争力。贫困学生普遍勤奋向上,能吃辛苦。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很大贫困学生在求职竞争中不占优势,因此,高校应该逐步改进勤工助学渠道,结合贫困学生的专业特点,突出实践教育,从劳动型的助学渠道向智能型、管理型、实体型、专业型转变,丰富助学内容和形式。加强勤工助学学生“选聘、签约、建档、培训、上岗、考核”一体化管理。解决贫困学生生活费问题同时发挥贫困学生专业优势、特长,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事关贫困生成长成才的大事,实践证明,只要开阔思路,全心全意,构建一个完善而科学的以“育人”为核心目标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一定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品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推荐访问:帮扶 贫困家庭 探索 实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