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语言特点分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时间:2019-01-03 03:35: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拓之功的重要作家,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的作家,是一位被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他的作品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就像和平常说话一样清新、明快,具有动人的力量,这正是赵树理小说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和民族化语言风格的魅力所在。他用概括、清晰、生动幽默的农民语言创作了故事性强的《小二黑结婚》。本文从语言的通俗化、词语的锤炼和修词的运用方面来分析其语言的结构风格。
      关键词: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 语言特点
      
      一、赵树理
      赵树理是一位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人民艺术家,第一位拥有最广大农民读者的作家。他的小说,不仅以内容的脍炙人口而闻名遐迩,而且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称著于世。他在创作中“最突出的是语言”,①在语言的运用中他和许多优秀作家一样,讲究炼字选词和创句,精益求精地锤炼语言。但和某些作家不同的是,他不是坐在屋里或在花前月下苦思冥想地斟字酌句,而是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中汲取艺术养料,不仅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而且对丰富现代中国的文学语言作出了贡献。他一贯追求通俗化、大众化,追求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他在农民土地上出生、成长、工作,和农民生活在一起,在农民中间创作,农村生活是他创作的土壤。他有一条铁的写作原则:我的作品是写给农民读者读的。②他就是根据这一创作原则来搜集素材、提炼主题、塑造形象,同样根据这一原则,锤炼语言,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作,读过这篇小说之后,我感觉到了一种美的享受,从中体会到了这篇小说的语言是那么的质朴、明快、活泼和幽默风趣,不仅段落之间清晰,情节引人入胜,行云流水,可以一气读完,毫不累人,而且读者都能读得懂。该作品一经发表就得到了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其中周扬同志对他进行了很高的表扬,称赞他是:“实践了毛泽东的文艺方向”,“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实践上的一个胜利”,“不是墨守陈规者,而是革新家,创造家”,“是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经成熟了的作家”,“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等等。
      二、语言的通俗化
      作为语言艺术大师,赵树理一方面从人民群众的语言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予以充分的加工,另一方面借鉴中国古典小说、民间文学和戏曲的语言与表达方式加以创造性的运用,从而成功地将农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提炼为准确、质朴、明快、活泼、鲜明生动和风趣幽默的文学语言,深受广大读者,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喜爱。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讲故事的形式
      赵树理小说的通俗化、群众化是为了符合农民大众的口味,符合它们的习惯,都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产生和决定的。
      如《小二黑结婚》开头的描写:“刘家娇有两个神仙,一个叫二诸葛,一个叫三仙姑……”故事情节行云流水,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群人在田间劳动,边挥锄边讲故事,不同于悠闲,反而有劳作的畅快感觉。
      (二)语言的形象化
      小说的语言带有农民所熟悉的强烈的形象性,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具有通俗晓畅、简洁生动、质朴明快、幽默风趣的特点。如小说对三仙姑形象的描写。
      刚才跑出去那个小闺女,跑到外边一宣传,说有个打官司的老婆,四十五了,擦着粉,穿着花鞋,临近的女人们都跑来看,挤了半院,唧唧哝哝说:“看看,四十五了!”“看那裤腿!”“看那鞋!”三仙姑半辈子没有红过脸,偏这会撑不住气了,一道道热汗在脸上流,交通员领着小芹来了,故意说:“看什么?人家也是个人吧,没有见过?闪开路!”一伙女人们哈哈大笑。
      从上面的引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作任何叙述描写时都是用群众的语言,而这些语言充满了魅力,这种魅力只有从生活中、从群众中才能取得。
      (三)语言的口语化
      在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群众口头语言。当然,这里所说的口头语言并不是照搬的口语,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精心的加工和艺术锤炼,形成的质朴平实、简洁畅达、诙谐风趣、雅俗共赏的书面语言。
      小说在描写三仙姑时,说她“老来俏”、“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当她经过一番精心打扮来到区上而被众人围观议论时,她羞愧得“恨不得一头碰死”。
      三、词语锤炼
      词语的锤炼,古人叫做“炼字”。这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就是说,不仅要求词语用得对,而且要求词语用得好。
      锤炼词语,一般从内容(意义)和形式(声音)两方面着手,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表意确切、声音和谐,才能使词语及其所关联的句子具有深刻的含义、高远的意境,收到比较完满的表达效果。
      (一)意义的锤炼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意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不从意义入手选用、锤炼词语,就没有词语的准确、鲜明和生动,也就不可能产生表达上的精当贴切、简洁明晰、幽默风趣和含蓄深厚等效果。
      如小说对于福的描写:“于福是个老实后生,不多说一句话,只会在地里死受。”这里若用“埋头苦干”固不合适,用“蒙着头干活”又显得一般,“死受”中的“死”字却可以概括这方面的意思,而且比苦干更深一层。而“受”字又含“受罪”之意这个词,对凸显于福的想象有很大作用。
      小说中的“传为笑谈”、“不敢恋战”、“小杂种硬要充充人物头”。
      由于本篇小说反映的是太行山区的农村生活,所创作的作品表现出很浓的地方色彩,“熟悉的语言、熟悉的地方风趣是有助于感情深刻化的”。③
      (二)声音的锤炼
      叠音,古时叫做“重言”或“复字”。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
      1.小说中叠音AABB的形式
      嘻嘻呵呵 哼哼唧唧 摇摇摆摆 唧唧哝哝
      断断续续 说说笑笑
      2.说中叠音ABAB的形式
      打听打听 恩典恩典 管教管教 捉住捉住
      拿双拿双 和说和说
      四、修辞的运用
      除了讲究用词外,赵树理也注意用修辞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加深人们的印象。修辞的运用可以使所说的对象呈现出具体形象、鲜明活泼的动人力量。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为了增强其小说语言的通俗化色彩,赵树理在形容人时,就常常运用群众所熟悉的富有特征的事物来作比。
      小说中描写三仙姑时有这样一句:“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这一比喻新颖、独特,写三仙姑脸上涂了官粉,就像“驴粪蛋上下了霜”,很形象、贴切地讽刺了三仙姑都已经四十五岁了还不切实际地装扮自己,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年老,为读者清晰展现出了三仙姑虚伪的外在形象,其丑态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产生了极强的幽默感。
      通过对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现象:赵树理在运用比喻手法时,其喻体的选择都很有特点,都是群众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它们质朴而不纤巧。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绝没有“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在桂冠上镶起的一串串珍珠”之类清丽纤巧的比喻,然而他的比喻却新奇而不落俗套,新颖而有独创性,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能给人以极强的亲切感,这是其小说大众化风格的重要体现,是与他的一贯写作主张分不开的:“他要求自己写的小说要让广大农民朋友们读得懂才行。”
      (二)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组成的。
      文中既有句子的排比,又有词和词组的排比;既有一组排比,又有连续排比,作者常用此修辞格来增强语势、加强表现力。为了使其小说语言顺口易诵,赵树理还善于发挥语音的长处,而且在排比句式和词语的选择上,都很注意通俗、顺当和节奏感。
      比如:“青年们到三仙姑那里去,要说是去问神还不如说是去看圣像,三仙姑也暗暗猜透大家的心事,衣服穿得更新鲜,头发梳得更光滑,首饰擦得更明,官粉涂得更匀,不由青年们不跟着她转来转去。”
      这句话连续用了四个带有嘲弄意味的排比句子,来描绘三仙姑花枝招展的衣着打扮,勾勒出了她丑恶的内心世界,这样层层深入,能使读者更易从表面现象看到其内在本质,读者通过此在阅读中把握本质特征,就增强了阅读信心,也产生了愉悦感。
      (三)反语
      鲁迅说:“好用反语,每遇辩论,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迎头一击……”可见反语是一种很有用的战斗武器。反语是故意用反面语来表示正面意思,或用正面话表示反面意思。它常用于揭露、讽刺、增强语言的战斗力。
      赵树理在小说中为了表现落后人物的守旧和自私,常常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古代汉语,把它们缩小到现代人的身上,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幽默情趣,而且充分展现出了其小说语言的通俗化风格。
      比如用反语格拟制的绰号,讽刺辛辣,妙趣横生,如开头: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刘修德),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于福老婆)。这些绰号往往最鲜明地揭示出一个人的身份、外貌、性格、动作或者语言特点,最显著地表达出作者塑造文本人物的典型性,从而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四)对偶
      对偶式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
      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炼集中,概括力强。它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
      ①一个是前庄上的二诸葛,一个是后庄上的三仙姑。
      ①捉贼要赃,捉奸要双。
      ②三仙姑叫“前世姻缘”,二诸葛叫“命相不对”。
      在小说中这些句子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由于对偶的运用,表现了语音上的错综变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形成语言的整齐美和音乐美,把相对称的两部分内容突出出来,相互补充、映衬,加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五、结语
      总之,小说《小二黑结婚》充分体现了赵树理的创作风格,有着鲜明独特的语言特点。小说故事情节真实自然,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特别是描写婚姻恋爱问题,作者所站的高度和挖掘的深度,超越了“五四”以来许多表现婚姻恋爱自由的作品。这篇作品的语言是经过高度提炼的干净质朴的群众语言,简洁利落、朗朗上口的文字,不论叙述、描写和人物对话全都自然地运用群众的语言和精炼的文字,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文体和表现手法。赵树理确实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
      
      注释:
      ①陈荒煤.赵树理研究文集上卷[M].北京: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1998,(1).
      ②王献忠.赵树理的语言风格[J].天津师院学报,1982,(1).
      ③蔺璜.试论赵树理小说俗语的运用[J].山西大学学报,1997,(2).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赵树理专集[M].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6.
      [3]黄修已.赵树理评传[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9.
      [4]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6.
      [5]李国南.修辞与词汇[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汪丽炎.汉语修辞[M].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12).

    推荐访问:结婚 语言 分析 赵树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