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信\达\雅”观照下的Three,Passions,I,Have,Lived,For两译文评析:杭州信雅达公司怎么样

    时间:2019-01-01 03:25: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信、达、雅”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思想。我国翻译实践家们历来以此为翻译标准。本文通过对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种译文《人生三愿》和《我为什么而活着》的分析与评鉴,探究了不同译者在“信、达、雅”理论观照下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效果。
      关键词: “信、达、雅”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中译文本”评析
      
      一、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及“信、达、雅”的背景信息
      
      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一文系《伯特兰・罗素自传》的前言。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和散文家。生平最为痛恨繁琐浅陋、空洞无物的文风,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细读本文,不难发现,该文文笔流畅、生动,是传记文学中的佳作,亦可谓散文经典之作。它阐述了哲人一生的追求与人生信念。全文简单、明了,让人印象深刻。罗素在此文中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他一生的精神生活:“Three passions,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have governed my life:the longing for love,the search for knowledge,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这篇短文能激励和启发富有进取精神的人,为众多博学者所钟爱。然而其译本为数甚少,仅《人生三愿》、《我为什么而活着》、《吾之三愿》、《我的人生追求》等几种。现笔者从中择出两篇进行分析与评鉴:
      1.《人生三愿》,郑延国译,载香港《大公报・文学副刊》,2006年6月18日。
      2.《我为什么而活着》,胡作玄、赵慧琪译,载《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1月。
      郑延国先生曾译有《求知如采金》一文,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其另一篇译作《历尽艰辛话买书》亦被收入多种外国散文精品集。郑先生在长达十年的翻译研究与实践中颇推崇“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故其译文往往以雅见胜。胡作玄、赵慧琪合译《罗素自传》第一卷,《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该译本。胡作玄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在北京机械学院任教,教过化学、物理学及数学,1964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80年转到系统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研究员,其在数学领域颇有建树。
      “信、达、雅”这一翻译思想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在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创刊的《〈天演论〉译例言》这篇译论名作中,他提出了“信、达、雅”之说。他对“信、达、雅”的宗旨作了这样的阐释:“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我国翻译实践家们历来以严复的“信、达、雅”为翻译标准。作为翻译的原则,它在我国翻译界一直居于主流地位。“从我国译界的实际情况看,‘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在短期内还没有什么标准可以取代它”(杨自俭,1994:13)。这正如郑延国先生所言:“三字标准众口传,辉映译坛意犹鲜;何如更令添新色,再领风骚一百年。”(郑延国,2004:236)
      关于“信、达、雅”三者的主次先后关系,严复的认识也是比较清楚的。这从他对这三字的排列与论述的顺序即可看出。其在《译例言》的第三段是这样说的:“信达之外,求其尔雅。”(陈福康,2005:109)但总体来说,“信、达、雅”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信于作者,就要传达作者的真情,而为了达到更有效的传播,就需要对原文进行一些修饰和调整,甚至包括滤化原文中难以被译语所接受的有关信息。当然,在不同文体翻译中,着力点应各有不同。科技文体的翻译更加强调“信”,译文的内容不可有些微偏颇,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文学文体的翻译,在“信、达”的基础上,要着力于“雅”,对于散文的翻译尤其应当如此。
      
      二、两个中译文本比较
      
      原文:
      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摇?摇Bertrand Russell
      Three passions,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have governed my life:the longing for love,the search for knowledge,and unbearable pity for the suffering of mankind.These passions,like great winds,have blown me hither and thither,in a wayward course over a deep ocean of anguish,reaching to the very verge of despair.
      I have sought love,first,because it brings ecstasy――ecstasy so great that I would often have sacrificed all the rest of life for a few hours of this joy.I have sought it,next,because it relieves loneliness――that terrible loneliness in which one shivering consciousness looks over the rim of the world into the cold 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I have sought it,finally,because in the union of love I have seen,in a mystic miniature,the prefiguring vision of the heaven that saints and poets have imagined.This is what I sought,and though it might seem too good for human life,this is what――at last――I have found.
      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I have wished to understand the hearts of men.I have wished to know why the stars shine.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A little of this,but not much,I have achieved.
      Love and knowledge,so far as they were possible,led upward toward the heavens.But always pity brought me back to earth.Echoes of cries of pain reverberate in my heart.Children in famine,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helpless old people a burden to their sons,and the whole world of loneliness,poverty,and pain make a mockery of what human life should be.I long to alleviate this evil,but I cannot,and I too suffer.
      This has been my life.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
      这篇短文写于1956年7月25日,既是作者心灵的抒发,又是生命体验的总结。作者以深刻的感悟和敏锐的目光道出了一生生活的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这篇散文看似信手拈来,但却耐人寻味,且充满激情,充满感慨,充满智慧,情文并茂,逻辑性和感染力极强。
      以下是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个中译文本:
      译文一:人生三愿(郑延国译)
      我一生无奢求,惟有三种愿望萦怀心际,至今挥之不去。一曰博爱,二曰求知,三曰同情普天下贫弱之人。这三种愿望居然像狂风一样,将我驱来赶去,时而令我几近淹于苦海,时而逼我悬于绝壁危崖。
      我之所以追求博爱,理由有三。首先,它能携我进入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境界。每逢此刻,我总是想以几小时的欢愉来换取自己的后半生。其次,它能免除我的孤独和寂寞。孤独和寂寞委实可怕,往往令人胆寒身颤,仿佛整个世界一刹那便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万丈深渊。第三,它能使我窥见一种若隐若现的蓬莱仙境,这仙境和圣人、诗人描绘或想象的那种仙境一模一样。如此美妙神奇的博爱对人生而言,实在是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我终究找到了它,遂了自己的心愿。
      我如饥似渴地追求知识,乃是因为我想了解人类思维的规律,想探索繁星闪光的奥秘……凡此种种,几经努力,我亦略知了一二。
      博爱和知识将我带进九霄胜境,而对世人的同情又总是迫使我返回尘埃。我的心中时时回荡着人类痛苦的呼叫。嗷嗷待哺的饥童、受人压榨的苦工、无依无靠的翁媪(子女们往往将他们视为累赘)以及整个人寰的冷漠、贫穷和悲伤,使原本应当十分美好的世界陷入了一种难堪的哀境。我企盼缓解这种痛苦的局面,但我无能为力,我只得默默地面对现实:天道如此,何如顺其自然?
      如此人生,我无怨无悔。如果上苍还能赐予一次机会,我真乐意再拥有一回这样的人生。
      译文二:我为什么而活着(胡作玄、赵慧琪译)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至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我寻求爱情,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我寻求爱情,最后是因为在爱的结合中,我看到圣徒和诗人们所想象的天堂景象的神秘缩影。这就是我所寻求的,虽然它对人生似乎过于美好,然而最终我还是找到了它。
      我以同样的热情寻求知识,我希望了解人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翻译一篇文章,可谓是一项工程,浸润着译者的灵魂与心血,代表着译者对原著的一种理解。一个译本要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主要元素。其中译者的主体性尤为突出。
      下面笔者结合“信、达、雅”翻译理论,对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两译文进行简要评析。
      1.句式、语序比较
      对于第一句“Three passions,simple but overwhelmingly strong,have governed my life”,郑译与原文形式基本保持一致,遵循了“信、达、雅”中的“信”这一标准;而在胡赵译中,则将句式作了小调,直接道出作者的“three passions”,遵循了“达”的思想,强调作者的三种愿望。两种译法各有所长。再看两者对“have governed”的处理,在郑先生的译文中增译了表达时态的词“至今”,而胡赵译文中并未体现。严格来说,胡赵译文未能忠实表达。因为这是一部传记的前言,虽然汉语中动词无时态变化,但不能忽略了作者的原意。因此,笔者认为郑译更贴切。正如张培基先生所言:“英语动词的时态靠动词词形变化(如write,wrote)或加助动词(如will write,have written)来表达的。汉语动词没有词形变化,表达时态要靠增加汉语特有的时态助词或一般表示时间的词……”(2000.5:63)
      第二段中没有主题句,作者多次重复表达“I have sought...”,可谓随手着笔,没有丝毫牵强。作者并用三个平行句,阐述自己求真爱的原因。这种模式是典型的直线型思维模式的体现,很富逻辑性。但若译成汉语,不加处理,则会觉得突兀、牵强。在郑译中,译者考虑到中西思维方式,语言接受习惯上的差异,对原文句式、语序作了调整,先用一个句子总括出理由:“我之所以追求博爱,理由有三。”再分译具体理由:“……首先……其次……第三……”并省译了重复的“I have sought...”,颇为精当。正如张培基先生所言:“从修辞角度来看,英语句子中有些短语重复出现,英译汉时可按情况做适当省略,如不作省略,就显得噜嗦。”(2000.5:96)这正体现了郑先生源语、译语功底之深厚,翻译技巧之稔熟,着重体现了“达”的思想。而在胡赵译中,译者完全按照原文形式去译,在句序、语序上未根据译语特征作任何处理:“我寻求爱情,首先,……我寻求爱情,其次……我寻求爱情,最后……”读来很是拗口。不过译者为了强调“I have sought love...”,采用重复法也未尝不可。亦如张培基先生所言:“为了强调,英语句子中往往重复关键性的词,以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英译汉时往往可以采用同样的重复手段。”(2000.5:83)但依笔者拙见,对“I have sought love...”的重复翻译和“first”“next”“finally”这三词的翻译只能两者任选其一,即若要强调“I have sought love...”,进行重复翻译,就要对“first”“next”“finally”这三词采用省略法,即不译;或者将“first”“next”“finally”这三词译出,不用再重复翻译“I have sought love...”,这样读来更朗朗上口。
      第三段中,“With equal passion I have sought knowledge.I have wished to...”第一、二句看似毫无瓜葛,但若对罗素本人有所了解,就知道罗素是好学、博学之士,故前后两句其实存有内在因果关系。郑先生在两句间增译了承上启下的词语:“……,乃是因为……”,更显通顺流畅,既忠实了原文,又体现了“达、雅”的思想。在其译文的第二段的第一句:“……理由有三……”,第二段最后一句:“……遂了自己的心愿”,第四段最后一句:“……天道如此,何如顺其自然?”均体现了其增译的手法。而胡赵译则几乎字字照译(在其译文中有多处体现,在此不一一赘述),虽体现了“信”的思想,但在“达、雅”上却有所欠缺,故译文读来突兀,不甚连贯。
      2.措辞比较
      (1)passion
      (郑译)“愿望”:将来要达到某种目的的强烈念头。
      (胡赵译)“激情”: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诸如暴怒、狂喜、绝望、惊恐等。
      此处“激情”虽是“passion”的直接表达,看似忠实原文,其实不然。作者罗素不是学院派的书斋式学者,而是一个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关心人类前途,为了人类幸福和生存进行不懈奋斗的社会活动家。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就曾因反对战争而被起诉和解职,又因在战时发表反美言论而被关进监狱。晚年又大力号召人们反对核战争并谴责越南战争。他一生都在热诚地为公众的良知辩护,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他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而不是一时激情使然,故郑先生所译更忠实原文,真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
      (2)great winds
      (郑译)“狂风”:①风暴警报术语,时速89―133千米的风;②泛指猛烈的大风;③比喻破坏性的力量或影响。
      (胡赵译)“飓风”:①西印度群岛、大西洋西部上空产生的暴风;②12级以上的风。
      对于该词,笔者更倾向郑先生的翻译“狂风”,择第三种词义“比喻破坏性的力量和影响”,由于“同情普天下贫弱之人”,罗素坚决反对导致人类灾难的战争。1961年,因反战静坐示威,89岁的罗素与他的妻子被判两个月监禁,这无疑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狂风”又正好与后文的“驱”、“淹”、“悬”相照应把当时紧急状况描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反映了“狂风”破坏性之大。
      (3)blow
      (郑译)“驱”:①赶走;②迫使。
      (胡赵译)“吹”:①刮(风);②合拢嘴唇用力呼气。
      对于该词,笔者亦更倾向于郑先生的翻译,择“迫使”之意,而胡赵译的“吹”似乎与其上文“飓风”搭配欠妥。
      (4)seek
      (郑译)“追求”:对所渴望的东西孜孜以求。
      (胡赵译)“寻求”:寻找探求;竭力追求。
      较之“寻求”,“追求”更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5)loneliness
      (郑译)“孤独和寂寞”
      (胡赵译)“孤寂”:孤独而寂寞,孤独和寂寞。
      笔者以为,从“雅”这一标准来说,胡赵的“孤寂”更适合郑先生的译文笔调。
      (6)unfathomable lifeless abyss
      (郑译)“死气沉沉的万丈深渊”
      死气沉沉:气氛极沉闷,没有一点儿生气。
      (胡赵译)“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
      冰冷死寂:十分寂静。
      此处“死气沉沉的万丈深渊”更忠实于原文,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素就曾因反对战争而被起诉和解职,当时的景况可想而知。仅用“寂静”二字是无论如何也不够的。而且胡赵译的“深不可测”与“深渊”在语义上有重复之嫌。
      (7)see
      (郑译)“窥见”:隐约看出或觉察到。
      (胡赵译)“看到”:看见,进入视野。
      该词译为“窥见”,正好与“mystic miniature”照应,因为既然不是真实的景象,就不可能直接进入视野,而只能隐约觉察到。
      (8)the hearts of men
      (郑译)“思维的规律”
      思维:相对于“存在”而言,指整个认识活动,即意识、精神。
      规律:事物之间、现象之间内在的、必然的、反复出现的联系,这种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又称“法则”。
      (胡赵译)“心灵”:①(心理)作为机能整体的心理或自我表现;②内心;思想感情。
      此处译为“思维的规律”更忠实原文,结合后文,便是对什么规律的探索。
      (9)the heavens
      (郑译)“九霄胜地”
      九霄:九天云霄,指天空的极高处。
      胜地:拥有美妙的自然景色或景观的地方。
      (胡赵译)“天堂”:①某些宗教指人死后进入的极乐世界;②比喻幸福的生活乐园。
      该词译为“九霄胜地”,是“信、达、雅”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既忠实原文,又体现了本民族语言的特色,让本民族读者不费过多的思索和推敲就能够看懂译文,正确地了解原意。而“天堂”虽“信”,但“达、雅”欠缺。
      (10)cries of pain
      (郑译)“人类痛苦的呼叫”
      呼叫:大声叫喊(如:大声呼叫言论自由)。
      (胡赵译)“痛苦的呼号”
      呼号:①因哀伤或悲惨而喊叫(如,呼号啼哭);②高声呼喊。
      此处“人类痛苦的呼叫”更贴切,或者将“痛苦的呼号”直接改用“呼号”,以避免语义上的重复。
      (11)(children in) famine
      (郑译)“嗷嗷待哺”:形容十分饥饿,等着吃到食物。
      (胡赵译)“饥饿的”。
      “嗷嗷待哺”更“达”更“雅”。
      (12)victims tortured by oppressors
      (郑译)“受人压榨的苦工”。
      (胡赵译)“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此处,郑先生以“模糊”求精确,直接用“人”来指代“压迫人的人”,又用了“苦工”一词,而非直译为“受害者”,委实考虑了本民族的语言特色。
      (13)the whole world
      (郑译)“人寰”:(文)世间,人间。
      (胡赵译)“整个世界”:①地球上的所有地方;②指人们活动的某一范围、领域。“人寰”较之“整个世界”更“雅”。
      (14)long to
      (郑译)“企盼”:期盼,盼望。
      (胡赵译)“渴望”:对某事物有一种焦急的通常是恒常的,并且是强迫性的愿望或追求,坚持追求满足的急切愿望。
      “企盼”更显哲人罗素一生的理智追求,而非“渴望”(一种焦急的愿望或追求)。
      比较以上两种译文,十分明显,各有所长。然就整体而言,笔者以为,郑先生的译文较之胡赵的译文,前者更注重“信、达、雅”三者的结合,在“信、达、雅”这一翻译理论指导下,郑先生采用了多种翻译技巧,如:增译、省译,句式、词性转换,措辞等。如将“simple”译为“无奢求”,将“...overwhelmingly strong,have governed my life...”译为“萦怀心际,至今挥之”。哲学家罗素不仅看问题眼光犀利,分析透彻,而且文笔流畅明白,总是以浅显的文字讲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生平最为痛恨繁琐浅陋、空洞无物的文风。而郑先生的译文正好契合了原作者的风格,精致周到、隽美考究、斟词酌句、纯净圆熟。无论是从句式安排还是词汇选用,都可以看出郑先生在“忠实原作内容,发挥译语优势”上的功力和他的译作所焕发出的奇光异彩。文学文体的翻译,在“信、达”的基础上,便要着力于“雅”,郑先生的译文在“信、达”的基础上,着力于“雅”,着力于原文的风格,给人以美感,体现了“信、达、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散文属于文学文体,具有篇幅短小、语言丰富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散文翻译时,作为翻译标准的“信、达、雅”就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准确与流畅。胡赵译在整体上则更侧重“信”和“达”,如:注重原文的形式,或字字照译等。但在“雅”上,较之于郑先生的译文,则不免大有逊色,读来过于平淡。
      
      三、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1.对“I have sought love”中“love”的翻译
      (郑译)“博爱”:普爱一切人。
      (胡赵译)“爱情”:男女相互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强烈而持久的感情。
      就“信、达、雅”而言,虽在一定程度上(因严格来说“信、达、雅”实属三位一体)“博爱”切了“雅”,“爱情”切了“达”,但笔者认为两种译法均有值得商榷之处。参考以上词义,“博爱”实则包含了对爱人的爱和对他人的爱,而作者的第三种愿望(同情普天下贫弱之人)便是对他人的爱的体现。又从原文的行文来看,这三种愿望应是处在同一层面,不应有包含的关系,故若译作“博爱”,便使第一种愿望和第三种愿望在语义上有重叠之处。上文提到,翻译一篇文章,可谓是一项工程,浸润着译者的灵魂与心血,代表着译者对原著的一种理解。一个译本要涉及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主要元素。且看看作者罗素的生平:罗素出生于英国威尔士(Wales)的一个贵族家庭,祖父约翰・罗素勋爵(Lord John Russell)在19世纪40年代曾两次出任英国首相,父亲安伯雷子爵(Viscount Amberley)在当时是一名极端开放的无神论者。在理智生活中,罗素一生追求确实可靠的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又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正是由于这种对真爱的追求,他才有了婚姻的波折,经历了四次结婚,三次离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也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真爱。而“爱情”又显太泛,因此笔者以为将“love”译为“真爱”(真心真实的爱情)可能更妥帖,即将罗素的三愿译为:一曰追求真爱,二曰求索真知,三曰同情普天下贫弱之人。
      2.对“all the rest of life”的翻译
      (郑译)“自己的后半生”。
      (胡赵译)“生命中的其他一切”。
      根据上文对罗素生平的简要介绍,再结合这样一个事实,即,罗素与前妻豆拉・勃拉克离婚后,于1936年与一名牛津大学学生派屈西亚・斯彭斯(Patricia Spence)结婚。他们最初是在1930年认识的。两人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康拉德(Conrad)。1939年罗素赴美国,到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学,并很快被任命为纽约城市大学教授。但是当这个消息一曝光,地方法院就取消了他的教授资格,认为他的师生恋式的婚姻在“道德上”无法胜任教授一职。可以看出罗素一直都在寻找真爱,而且不顾一切。所以,就该短语的翻译,结合作者的背景,笔者认为取胡赵翻译“生命中的其他一切”更能体现出“信、达”。
      3.对“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的翻译
      (郑译)“想探索繁星闪光的奥秘……凡此种种,几经努力,我亦略知了一二。”
      (胡赵译)“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这方面我获得一些成就,然而并不多。”
      笔者仔细比较了两篇译文,认为两译者所参考的原文可能有出入。郑先生的译文中,未出现“……毕达哥拉斯……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而是用“……”代替了这句话。笔者以为,郑先生所参考的原文可能也省略了“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而代之以“……”。
      经笔者查证,罗素的这篇散文,市面上确有两个版本,一种是完整地将“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表述出来,一种是代之以“...”,如《研究生英语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便是采用此种版本。究竟哪种版本才是罗素本人的原作呢?为此笔者查到了原作者罗素撰写此文的手稿。原本中的“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一句的确是出自罗素的笔底。
      笔者以为,郑先生参考的可能是省略该句的英文版本。若以此为依据,郑先生所译:“……凡此种种,几经努力,我亦略知了一二。”既与原文形式保持了一致,又增译了“凡此种种”,以“模糊”求精确,更显罗素成果颇丰,也是对文中省略号的巧妙译法。毛荣贵先生在其著作中就有此说:“为了精确,有时只能‘模糊’译之。此说与逻辑唱对台戏,却与辩证法携手。”(2002.8:212)胡赵两人参考的原文应是有“And I have tried to apprehend the Pythagorean power by which number holds sway above the flux”的文本,所以将该句完整译出:“我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即数字支配着万物流转。”既忠实于原文,又通顺易懂,充分体现了“达”在译文中的灵活运用。笔者以为,胡先生若能在“毕达哥拉斯”前增补“古希腊数学家”六字,就更能使译文读者一目了然了。
      四、结语
      笔者运用“信、达、雅”翻译原则,并兼及作者、译者和读者三种主体理念对罗素的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的两种中译文本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鉴,对两个中译文的句式处理、措辞、增译、省译、重复等翻译策略,提出了一些拙见。笔者认为,就整体而言,两篇译文各有所长。胡赵的“逐字译”或“字典翻译”式的译文可能多为倾向自然科学的读者所接受。而郑先生的译文明显具有文学作品的特点,因此更能为喜爱文学的读者所接受、所欣赏。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胡作玄,赵慧琪.罗素自传(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3]毛荣贵.新世纪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4]王同亿.高级现代汉语大词典[M].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上,中,下卷),2001.
      [5]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6]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7]郑延国.中西译学理论[M].湖南:长沙理工大学,2007.
      [8]郑延国.英汉双向翻译理论与实践[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9]郑延国.人生三愿[J].香港:大公报,文学副刊,2006.6.18.
      [10]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辜正坤.从中西散文风格领略翻译技巧――致切斯菲尔德伯爵书[J].中国翻译,2000,(3).
      [12]贾文波.字斟句酌,离形得似――第十七届“韩素音青年翻译奖”英译汉参赛译文评析[J].中国翻译,2005,(6).
      [13]罗素.Three Passions I Have Lived For(手稿).http://russell.mcmaster.ca/~bertrand/misc.html(2007-6-17有效).
      [14]罗素生平.http://acad.省略/simple.htm?art_id=680065 (2007-6-17有效).
      [15]许均.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1999,(4).
      [16]张金言.罗素:激情澎湃的一生.http://ccl.pku.省略/doubtfire/science_human/t7.htm(2007-6-17有效).
      [17]张军平.原作内容,发挥译语优势――高健先生的散文翻译风格管窥[J].运城学院学报,2005,(4).
      [18]周领顺.新史料求证严复的翻译思想――从发展的角度看“信、达、雅”的包容性和解释力[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3).

    推荐访问:观照 译文 评析 Lived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