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晶体移位有什么现象 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

    时间:2018-12-30 03:21: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处在宾语位置的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假设汉语中也存在一个类似于功能性语类的曲折词I,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是一种时态标志,相当于功能性语类I,可以给领有名词提升后留下的隶属名词赋格,解释了汉语中诸如“张三死了父亲”类现象的合理性。
      关键词: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 领有名词 授格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是现代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之一。不少学者在最简方案的框架下,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来解释汉语中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所谓的领有名词是围绕下面的汉语句式所作的研究。
      (1)张三死了父亲。
      (2)张三掉了两颗门牙。
      (3)桌子断了一条腿。
      汉语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上面这些句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主语不是句子的施事者,前后两个名词短语间存在隶属关系,表“另有”的名词占句子的主语位置,表“隶属”的留在宾语位置,这两个成分之间有领有隶属的关系,分别被称为领有名词和隶属名词。
      
      1.文献回顾
      
      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近些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兴趣,国内很多人对此进行研究。在此主要简要回顾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1.1“部分格”的观点
      徐杰(1999)综合考察了“张三死了父亲”、“张三被杀了父亲”所代表的带“保留宾语的被动句”和“领主属宾句”,并且认为这种句式有一些共同点,即推导派生过程中都运用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这一语法规则。因此,(1)(2)的句子都是通过下面的过程生成的。
      (4)[e死了[张三的父亲]]。
      (5)[e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
      为了解释移位的原因,徐运用了非宾格理论(unaccusative case theory),即认为“死”“断”“掉”等动词不能给后面的名词指派宾格,要成为合法的句子,必须通过格鉴别式才能成立,因此,在句子的生成过程中(2)中的“张三的两颗门牙”整体前移到主语位置获得主格,或者只将“张三”提到句首,“两颗门牙”留在宾语的位置,句首主语移位的原因是为了获得主格,而留在原位的获得部分格,从而使以上句子合法存在。对于整体前移的原因,已经达到统一的认可,是格驱动的结果,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留在原位的隶属名词的句法意义。
      1.2“格传递”说的观点
      韩景泉(2000)为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指派格位问题,以Chomsky生成语法的格理论为参照,提出了“格传递说”的观点。格传递说认为,名词词组的赋格是通过如下语链实现的,即在语链上某个位置获得的格位可通过语链传递。
      韩认为领有名词词组本身具有所有格,移位时所有格留在原位,领有名词因无格而移至表层主语位置获得主格格位,并在原位置留下语迹,与语迹形成语链。同时领有名词词组通过语链将“主格格位”传递给“语迹e(的)+隶属名词”这个深层逻辑宾语整体,这样整个句子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
      1.3“核查理论”的观点
      在最简方案框架理论下,格被视为一种不可解释的特征,因此在推导过程中要进行核查。温宾利(2001)认为,“部分格”和“格传递”的观点不能十分圆满地解释领有名词移位后留在原位的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温指出,汉语I°和DP具有强[D]特征,在如(7)所示的例子中,在推导的某个阶段,形成DP“张三的两个门牙”,该DP与动词“掉(了)”合并为VP“掉了张三的两颗门牙”,该VP再与I°合并,即形成如下的句子:
      (7)[I’I°[VP掉了[DP张三的两颗门牙]]]。
      温指出汉语名词性成分的[D]特征是强特征,而[格]特征是弱特征,所以[D]特征的核查应是移位的根本动因,从而解释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
      以上是对领有名词提升移位现象研究的3种主要观点。除此之外,孙晋文、伍雅清(2003)从“论元增容”和“语段推导”分析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也有其他相关的研究。对于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这一汉语现象不同的学者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目前并没有达到统一的认可。
      2.笔者的研究
      2.1笔者的理论基础
      2.1.1转换生成语法认为屈折短语IP的中心语I包括的时态有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进行时和完成时等。
      2.1.2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方式来表示时态,根据OPH(Overt Parameterization Hypothesis)假说,只是汉语与英语的屈折形态很不相同。
      2.1.3功能性语类可以呈现显性状态,也可以呈隐性状态,功能性语类的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可以涵盖形态丰富和形态匮乏的语言。(Radford,2000)
      2.1.4功能性语类I在时态分句中,可以给时态分句的主语授格,主语与屈折词I保持一致,与V无关。
      2.2笔者的假设
      以往的研究认为汉语是I°,即无屈折形态的变化。笔者假设汉语中存在一个功能相似于I的屈折词“了”,可以体现时态的变化,只不过汉语不像英语那样形态变化明显。
      (8)张三死了父亲。
      从上面的句法分析看出,“了”起到了I作用,笔者正是在此基础上假设:如果汉语中存在类似于“I”的功能性语类,那么就可以解释这两个句子里面隶属名词的授格问题。“死”、“掉”、“垮”这样的词属于不及物动词,笔者假设这些词和功能性词“了”一块出现,增加了授格能力,给后面的隶属名词授予主格,因为“死”和“父亲”之间并不是动宾关系,所以得到的格不是宾格,而是主格,而且I本身也只能授予主格。动态助词“了”本身可以体现时态的变化,这在许多文献中已有提及(金立鑫,1998),因此本文认为隶属名词“父亲”“两颗门牙”可以留在原位,正是因为它已经满足了本身的格要求,没有必要移位,即形成如下的句子:
      (9)张三死了父亲。
      (10)张三掉了两颗门牙。
      汉语中除了可以用动态助词“了”体现时态之外,还可用“过”“将”“会”“已经”等来表示时态,虽然没有英语那样有明显的时态变化,但并不能说明汉语中没有时态的存在,对于动态助词“了”的研究只是对汉语中特殊语言现象的一个尝试,还需要更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
      3.结语
      笔者在回顾以往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释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授格问题,汉语的时态、数、人称等的变化是通过词语的选择实现的。如“着、了、过”体现时态变化,笔者引用了动态助词“了”去分析这一问题,认为汉语的动态助词“了”相当于英语的功能性语类I,可以给后面的名词授格,这样就解决了领有名词提升移位后隶属名词的赋格问题,从而解释了此类汉语现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Andrew Radford,2000,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现代外语,2000,(3).
      [3]孙晋文,伍雅清.再论“领有名词提升移位”.语言科学,2003,(6).
      [4]金立鑫.试论“了”的时体特征.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5]温宾利.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现代外语,2001,(4).
      [6]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问题.当代语言学,1999,(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领有 移位 名词 现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