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艾米莉·狄金森诗集_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命感悟

    时间:2018-12-29 03:37:4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艾米莉・狄金森擅长用意象来表达抽象的内心感受和深刻的哲理。本文通过分析她的以自然、爱情、死亡和永生为主题的意象诗来了解她对生命的感悟。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诗 思想源泉 生命感悟
      
      1.引言
      
      艾米莉・狄金森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美国诗人。她被誉为“最伟大,最具创造性的诗人”和“西方自萨福以来最伟大的女诗人”,[1]她一生中写了超过1700首诗,题材广泛,覆盖了自然、爱情、宗教、死亡和永生。她深居简出,所以她的诗通常都基于她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她把她的诗称为“写给世人的信”,[2]诗就是她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她的诗中一个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用新颖、奇特和精简的意象来表达情感,因此她又被奉为意象派诗人的先驱。意象是诗的灵魂,也是表达诗的意境的最活跃的元素。狄金森能非常熟练地用意象来表达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哲理。笔者通过研究她的几首诗来挖掘她复杂的生命感悟。
      
      2.艾米莉・狄金森的思想源泉
      
      狄金森过着隐居的生活,书信是她和世界交流的唯一方式。如此封闭的心灵怎样能感知五彩缤纷的世界?她怎样能写出这么多优美的诗?她的创作灵感从哪里来?众所周知,狄金森一生未婚,没有烦琐的生活小事,她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阅读和写作中度过的。广泛的阅读使她受益匪浅。首先,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思想给她深刻的影响。爱默生认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一个神秘的结合物,而且自然向人展示有关人类和宇宙的征象,人能够探知自然的内涵和领悟自然的真意。”他提倡从直觉而不是从逻辑去发现事情的真相,自然就是他的《圣经》。在他眼中,小鸟,白云、绿树、花儿、雪花等平常的事物都有特殊的意义。狄金森赞同这一观点,她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自然中,人在自然中随处可见上帝的存在。她用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所以她能在简单、枯燥的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其次,除了爱默生的超验主义的影响,狄金森的诗也体现了她独特的宗教信仰。她活在宗教强烈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时代,她也不例外地受到宗教的影响。她的诗中很多意象都是来自《圣经》故事。但是,她对上帝和基督教的教义有着矛盾的看法。一方面,她相信上帝的存在,她认为“上帝在这里用他敏锐的眼光看着我的灵魂,然而,我不害怕,我在试着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好。他知道我内心世界的每一次挣扎。”[3]上帝是她孤独灵魂的伴侣。她认为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可以向上帝伸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她经历了失去亲人和朋友的痛苦,巨大的伤痛使她重新审视上帝,她开始意识到死亡的必然。她不再接受上帝的所谓“复活”和“仁爱”,从那时候起,她开始追求自己心中的上帝和永生。
      
      3.艾米莉・狄金森的生命感悟
      
      狄金森的隐居生活使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割断了与世界的交流,但是这并没有限制她的想象和创作。她敏锐的观察力、敏捷的思维和奇特的想象力使她能从平常的事物,如花、草、鸟、兽、虫、日落、风暴、雷雨等中获得创作灵感。她用生动的描写、反映她的内心感受。她简朴、直接、平实的语言中蕴涵着抽象的意象,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她复杂的生命感悟。
      狄金森热爱自然,关心身边发生的细微的事情。爱默生的超验主义提倡:“回归自然,回到自然的影响中,你会达到身体和灵魂的统一。”[4]她用热情和欢喜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在《自然是我们所看到的》中,她给我们描绘了她想象中的自然。蜜蜂、蟋蟀、山川、河流和海啸都好像有生命一样,那是一幅和谐的自然景象。她想告诉我们自然是天堂。在她的另一首诗《自然――温柔的母亲》中,她把自然比喻成母亲,把人类比喻成孩子,她独特的意象显示了母亲的温柔与慈祥,孩子的天真与幸福。这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相反,在《显然不足为怪》中狄金森描述了自然界中一个恐怖的景象。幸福的花儿被严霜在嬉戏中无情地摧毁,太阳对这一情景却表现得无动于衷,冷漠地继续向前行,而花儿也觉得不足为怪,反映了生存与毁灭是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创造了一切,然后又无情地摧毁它,生与死显然都是不足为怪的。在《一个瘦长的家伙在草地》中,狄金森表达了她对自然的敬畏。她用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蛇,她看到了一条细长的东西,以为那是一条绳,想弯下腰去捡,当发现那是一条蛇的时候,非常吃惊,摒住呼吸,全身凉到骨髓里,蛇扭曲着离去。蛇的存在打破了人与自然间一贯安全、和谐的气氛,揭示出自然原始而阴暗、凶险而神秘的另一面。超越个体和群体的人类智力和理解力令她感到难以言表的震撼和惊惧。
      爱情是狄金森的诗的又一主题。虽然她终身未嫁,但是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内心如火般的热情。她认为爱情是生命中重要的部分。“爱情高于生命―爱情可以超越死亡―爱情是创作的源泉―爱情是世界的起源”。[5]狄金森对爱情有着强烈的渴望,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她不能和她的爱人在一起,这使得她非常痛苦。她所表达的等待爱人的彷徨、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她对永恒的爱情的向往感动了无数的读者。
      在《暴风雨之夜―暴风雨之夜》中狄金森抒发了她强烈、真诚、大胆、直接的情感。这首诗的意象是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一只小船在大海中颠簸,然后与大海融合在一起。她把自己比喻成一只小船,她的爱人比喻成大海,只要她和她的爱人在一起,即使是暴风雨之夜也充满着极大的欢喜,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她的爱人给她带来的幸福与狂喜。他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快乐地遨游在爱的海洋里。狄金森用大胆、直接的语言表达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可惜她对爱情的渴望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婚姻。
      狄金森创作了600多首有关死亡的诗。从这些诗中,她阐述了死亡与生命、死亡和爱情,死亡和永生的关系。对于任何人而言,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一出生就踏上了奔向死亡的征程。在《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中,她把死神比喻成一位绅士,驾着马车来接她。他们穿过学校、穿过田野,超过了落山的太阳,最终来到了一座房子面前。学校,田野和落日象征着人生的三个阶段――童年,中年和老年。他们奔向死亡的征程一点都不痛苦,相反,带着浪漫的色彩,就像新郎驾着马车去接他的新娘回家一样。她用了“房子”、“屋顶”去形容坟墓,给人的感觉是死亡一点都不恐怖。整首诗的笔调幽默而诙谐。狄金森对死亡抱着乐观的态度,对她而言,死亡的过程就是人的灵魂走向永生的过程。生命充满坎坷,人类挣扎着走向成熟。然而,人类还没来得及知道生命的最深层的意义的时候,生命就结束了。狄金森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她没有找到答案,于是转向宗教,向上帝求助,希望能在死亡中得到永生,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和到达生命的最终目的地。
      
      4.结语
      
      狄金森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她用一生去探索,阐释生命的意义。她在爱情与现实、幻想与生活、精神与感觉中矛盾地活着。关于自然,她认为它善良而残忍,她把自然界比喻成人类世界,自然界的法则适用于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像人与社会的关系一样。对于爱情,她细微的描述让我们感到爱情的美丽与甜蜜。然而,她对爱情的过分渴求使她的爱情成为美好的幻想,爱情对她而言就像烟花一样灿烂多姿,却短暂而虚幻。对于死亡,狄金森相信“死后会有一个全新的,更好的,永恒的生命”,[6]死亡是永生的开始。她的诗蕴涵着丰富的哲理,给我们深刻的启示,读她的诗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参考文献:
      [1]艾米莉・狄金森著.江枫译.狄金森抒情诗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2]John,H Thomas.Th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Cambridge Mass,1995.
      [3]Knapp,Bettina著.李恒春译.艾米莉・狄金森.广州:花城出版社,1996.
      [4]黄家修编辑.美国文学:理解与欣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53.
      [5]Yu Lihua,Li Zhanghua.“A Broken Heart for Love-Reading On Emily Dickinson’s Love Poem.”
      [6]Kazin,Alfred.God & the American Writer[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97.

    推荐访问:感悟 生命 艾米莉 狄金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