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跳马练习中畏惧心理的形成及消除方法|

    时间:2018-12-28 03:37:2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跳马是支撑跳跃中的主要项目之一,其技术环节较多,技术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初学者容易产生畏惧心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主要原因就是畏惧心理。本文作者对实践练习中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表现及消除方法等进行了归纳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完成跳马技术动作,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 跳马 畏惧心理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消除方法
      
      跳马是体操支撑跳跃中主要项目之一,其技术动作环节由助跑、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推手、第二腾空、落地七个部分组成。各部分既有相对独立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又彼此相连,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在建立和完成跳马动作技术时,条件反射活动是一连串的、极其复杂困难的。此外,跳马动作是在一定高度的器械上进行的练习项目,其器械特点决定了人体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甚至会造成伤害事故,这势必会使练习者产生畏惧感,严重影响其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形成,从而降低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在跳马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笔者就跳马练习的实践中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影响及消除途径等进行初步探讨,以达到缩短教学进程、避免伤害事故、消除畏惧心理、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目的。
      
      一、畏惧心理的表现形式
      
      跳马畏惧心理是指练习者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状态所造成的心理活动上的紊乱和失调,并阻碍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观体验。当练习者在遇到动作比较复杂,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学习内容、回忆或想象危险时就会产生畏惧心理。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思维紊乱、注意力无法集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相关肌肉紧张、全身活动不灵活甚至僵硬,严重者面色会变得苍白,怯场,出现虚脱等现象。伴随着畏惧心理产生的心理变化,在跳马各环节中的具体表现是:助跑时眼睛始终盯着跳板,头不敢抬起,造成重心越跑越低,就越显得马高而不敢踏跳;在助跑时由于心理害怕而犹豫不决,节奏时快时慢,在上板前的最后一步步幅较小,双脚不主动超于重心前上板踏跳,造成上板动作变形。上板踏跳时因畏惧而导致相关肌肉紧张、上板无力、踏跳不充分、重心过低、第一腾空不明显、推手时间相对延长、第二腾空不能完成、落地后上身无法抬起。造成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最主要原因畏惧心理,所以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畏惧心理的形成原因
      
      (一)跳马技术本身的非常规性。
      跳马动作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与人们接触,学生对跳马的知识了解、掌握并不多,而且缺乏练习基础。另外,练习者要通过一定高度的器械完成规定动作,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决定了跳马动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胆小的学生无疑会产生精神压力和心理障碍,认为自己无法越过跳马,或完成技术的能力与技术要求相差太大而低估自己。因此,在动作练习时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迎难而上,并错误地夸大动作的难度,缺乏克服困难、战胜危险的信心。
      (二)由表象性引起的畏惧心理。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感知形象的反映,由于运动项目本身的危险性或运动者本身的因素,在以往的练习中出现失误或曾经发生过跌倒、碰撞器械等肢体的伤害事故,以往的疼痛、害怕使他们记忆犹新,因此,当他们在跳马学习过程中,碰到与以前相似的情况时,就会心有余悸,甚至夸大危险性,从而导致对学习该内容的畏惧心理,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三)缺乏学习动机。
      动机是行动的内驱力,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是激励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力。在跳马教学中,学生对跳马学习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动机,就会对跳马学习产生反作用,从而对跳马学习产生冷漠的心理,进而缺乏学习跳马所需要的积极性和勇气,引起消极情绪,结果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在跳马学习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更好地克服其所遇到的困难。部分学生正因为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所以在跳马学习中产生畏惧心理。
      (四)由感染性而导致的畏惧心理。
      感染是指因一个人的害怕畏惧而影响他人的连锁反应。这种情况在跳马练习时最为常见。在练习中,目睹其他同学失误或受伤,唯恐自己也会失误受伤,因此夸大动作难度,低估自己的能力而畏缩不前,这样就会不自觉地产生畏惧心理,继而影响自己的积极性和完成动作的信心。
      (五)缺乏对教师或同伴的信任。
      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方法持有怀疑态度,不按教师的要求做,或对教师、同伴保护和帮助的方法不放心,等等。学生一旦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就会在做练习时畏首畏尾,严重影响其技术动作的形成和掌握。
      (六)情境变化的原因。
      因教学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畏惧心理,如:由横马分腿腾起转变为纵马分腿腾起,跳马的高度由低到高,或由保护到脱保等变化导致的畏惧心理。
      
      三、畏惧心理的消除方法
      
      (一)合理采用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强化身体素质。
      完成跳马动作要求学生有快速的助跑能力、较强的弹跳力、爆发式的推撑力及良好的空中感觉等。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基本技能练习及身体素质的综合练习,使学生从生理、心理上产生适应变化,使其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得到同步提高,具备完成一定危险性和一定难度动作的能力,如此学生的胆怯和畏惧心理就会逐渐消失。
      (二)尽量避免造成学生畏惧的外在因素。
      1.让学生树立完成动作的信心。教师除必要的讲解外,准确、完美、轻松的示范是使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一般来说,教师初次示范应正确、清楚地体现动作的技术结构,而不要过多地追求动作的轻、高、飘,以及动作的幅度,更不要有故意“露一手”的心理来显示自己的实力,从而导致学生只注意到动作的惊险,产生望而生畏的心理。要尽量使学生在看了动作示范后不感到“太难”,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心态,树立起学习动作的信心。
      2.课前检查器械和做好保护的安全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布置好安全舒适的场地,如跳马落地区保护垫要布置得厚一些,面积加大一些,踏跳板与地面保持足够大的摩擦力,器械平稳、结实,助跑道平整、不滑硬等措施是初学者减少受伤,增强学习积极性,避免或减轻畏惧心理的外界因素。如果场地、器械的布置不合理或器械有损坏,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互相帮助的能力。保护与帮助是教学训练中常用的方法和手段。正确地运用保护与帮助,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效的保护与帮助能让学生尽快建立正确动作的概念、掌握技术、提高动作质量。无论是保护帮助别人,还是进行自我保护,都应作为一种专门的能力来培养。一是要使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二是熟悉动作技术,三是使学生掌握帮助的方法。当学生具备了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并养成习惯后,在练习时就不会感到害怕,从而信心十足地练习动作。
      (三)改变动作空间的方法。
      改变动作空间的方法是指通过调整构成动作的空间因素,改变、降低动作练习的难度,使学生顺利越过跳马,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克服畏惧的心理。具体方法为:1.降低和缩小器械的高度、宽度、长度。如跳马可采用平台或跳桌练习,以消除学生初练时害怕撑空的心理;将跳马降到最低,使学生能顺利越过跳马,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增加信心;将跳马调整为斜面马,使学生较易看清要支撑的部位,并可减轻学生怕碰撞马头的畏惧心理;用双山羊替代跳马,以改变跳马的长度来消除学生无法越过跳马的畏惧心理。2.改变器械弹性的方法。如在跳马马身上搭一块海棉垫,使学生在做推手动作时减缓手腕承受的冲击力,防止手腕受伤,使学生感到安全可靠,减轻畏惧心理。
      (四)教师的积极作用可减缓或消除畏惧心理。
      教师的积极性主要表现为:上课精神饱满,举止、语言得体,动作示范轻松、优美大方,讲解通俗易懂、少而精,组织教法得当。当学生在练习中出现失误、受到挫折或伤害事故发生时,教师给予安慰和鼓励,并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耐心细致地分析其失误、挫折或伤害事故的原因,让学生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减缓畏惧心理。
      
      参考文献:
      [1]黄�.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2]高文清.对跳马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2,(1).
      [3]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2.
      [4]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
      [5]杨帆.试析中学生对跳箱的恐惧心理及解决方法[J].
      [6]童昭岗.体操[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推荐访问:跳马 畏惧 消除 心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