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也谈数学课堂的提问艺术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时间:2018-12-23 19:52:2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数学教师应正确认识课堂提问的几个误区,建立合适的课堂提问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提问 误区 规律   
      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随时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以便确定一个合适的授课方法。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课堂提问。好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甚至造成极大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导致厌学思想。提问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一、 课堂提问容易产生的六个误区
      
      1. 提问主题不明确,学生答非所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由于用词不准确或不能直接面向主题,造成学生答非所问,不能实现提问的目的。
      2. 难易设计不恰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问题设计不符合学生认识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另一方面不能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难度适宜的问题。这样容易造成课堂冷场,挫伤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3. 问题多杂空泛,重点难点不突出。提问问题太多太杂,抓不住重点难点,造成学生方向性混乱,眉毛胡子一把抓,影响了学习效果。
      4. 提问对象单一,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为了课堂授课计划的顺利进行,仅提问少数学习优秀的学生,而忽略了中后生,久而久之,损伤了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5. 提问方法呆板单一,缺乏新颖感。设计问题和提问的方法千篇一律,缺乏灵活性,让学生感到乏味、厌倦,从而影响了思考的积极性。
      6. 课堂提问气氛沉闷,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中提问,不仅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造成了学生的极度紧张,影响了思考问题的敏捷性。
      
      二、课堂提问主要遵循的八个规律
      
      1. 设计问题目的明确,紧扣重点难点。“万山磅礴,必有主峰”。教学目标就是一堂课的主峰,所有问题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重点难点就是通向主峰的关隘,只要打通关隘,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教师要善于围绕教材关键点设疑问难,引导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分析问题,掌握问题。切忌满堂提问,不分重点。
      例如:极限教学中有一个求极限的简便方法:“洛比大法则”:0/0型与∞/∞型函数求极限。有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把怎样求极限和求极限的限制条件放在同等位置上,没有区分开限制条件与求极限中哪个内容才是需要掌握的重点。结果,造成学生按照惯性思维认为求极限是掌握重点,而对限制条件放松了警觉,在以后解题中导致了不符合条件的题目也乱用“洛比大法则”。这里的重点应该是限制条件,所有提问问题的设计都要鉴别条件是否合适,怎样才能把问题的限制条件转化为符合0/0型或∞/∞型。学生只有掌握了“洛比大法则”的限制条件才能正确应用这个方法解题,这堂课才算实现了教学目标。
      2. 提问要面向全体,以点带面。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精选提问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活动。这里的“全体”有两个涵义:
      第一,是指全体学生的“心态”。例如,通常教师提问时,一般会这样说:“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要请位同学起来回答。”这样的提问通常会让学生紧张地等着教师指名,一旦教师叫到了哪位学生,其他学生长出一口气,放松了自己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但如果教师再加上一句:“其余的同学认真思考该同学回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出你的理由,如果错误请你说出原因和正确答案。”结果在被叫到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余的学生都在把自己的答案同回答问题的学生的答案做比较、分析,并思考原因。这样的提问就调动起了所有学生的“心态”,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
      第二,是指全体提问对象,即提问要面向各个层次的学生个人。这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有简到繁的规律,先设计一些基础性的问题由中后生回答,再设计一些提高性的题目由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这样既促进了中后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兼顾了优良学生的个人发展,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3. 提问要讲求理解过程,不重结论。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能够正确应用知识解决问题。通过提问要让学生知道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熟练掌握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用。例如,极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极限:
      Lim(sinx / x)=1(x→0)以及它的演化式 lim(x/sinx) =1 (x→0)
      通常教师都要求学生记忆结论,在解题时直接套用。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学生不是忘了公式,就是忽略了条件。这主要由于学生不熟悉推导过程,没能吃透原理。只要让学生弄清了推导过程,不但公式根本不用记,连它的演化式都是多余的。这只要设计一个合适的问题提问就足够了:直接让学生选择“洛比大法则”的一种形式推导,并说明这样推导的理由。很显然,学生在推导过程中既加深了“洛比大法则”的理解,又增加了解答类似题目的经验积累。
      4.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教师设计的提问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在启发学生回答时,加以适当的诱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抛物线时,有些教师经常弄个粉笔头向上一抛,让学生观察粉笔的轨迹。在教师的诱导下学生很自然的得出曲线→光滑曲线→对称的光滑曲线这样的结论。如果教师继续加以启发,学生就能得出抛物线具有对称轴、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结论。这样教师就很简单地给出了抛物线的定义:一条具有对称轴和最大最小值的两端对称的光滑曲线。
      5. 注意提问密度,把握提问时机。课堂提问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提问时间太长或太频繁,容易造成学生由于紧张导致大脑疲劳,进入大脑“抑制”状态,从而影响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和灵敏性。一般提问分三段进行:开始时,由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印象,形成对本节课的内容连贯性。中间时适当安排提问,检查学生对讲授新内容的掌握程度,并有利于调动起学生对后半堂课的学习兴趣 。最后,完成授课内容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并设计部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由学生解答,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
      6. 鼓励学生提问题,培养主动学习意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主动提出问题,能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提高授课质量。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在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自己讲课的疏漏及错误,以便及时补充或改正。
      7. 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学生回答完问题,教师要及时评价,分析对或错的原因,并给予合适的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在回答问题中学习知识,培养信心。否则,提问就成了一种形式,达不到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8. 建立融洽的学习气氛,把握提问的顺利进行。在压抑的课堂气氛中提问,不但起不到什么效果,反而增加学生的紧张感。在融洽的气氛中,学生思维活跃,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会大为提高。这要求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不能因为学生不会或答错,造成冷场,或调皮学生起哄,造成课堂混乱。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迅速分析原因,及时灵活处理:或更换学生回答,或通过引导降低问题难度,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数学教师正确地运用提问艺术,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还可以通过提问锻炼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精神,增强他们思考问题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学艺术论.河南出版社,2001.12.

    推荐访问:也谈 提问 课堂 数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