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探索反思超越——走向广覆盖、保基本和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时间:2021-07-18 00:01: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报告4: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
      冯晓霞(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什么是深度学习,区域游戏中幼儿能进行深度学习吗?冯晓霞教授提出问题后引用布鲁姆(1956)认知学习目标的六个层次“识记、领会、应用、分析、评价、综合”论述了学习的不同层次。她指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具有长远效果的学习。她强调深度学习不等于超越儿童理解能力的高难度内容的学习,并用“五月的风”这一发生在某幼儿园的建构活动实例来说明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
      那么,怎样促进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进行深度学习呢?冯晓霞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第一,创设包含问题的游戏情境。冯晓霞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一種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的学习,学习者实际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会反映学习的深度。幼儿的游戏中往往包含着探究和解决问题,幼儿在游戏中所面对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同样会影响幼儿学习的深度,而幼儿所能探究和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既受其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受游戏材料和情境的影响。冯晓霞教授通过具体的幼儿活动案例来说明低结构、高开放的材料和不稳定的情境中包含着更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而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自主探究、运用经验、思考和创造的空间,引发幼儿的深度学习。随后她总结出关于活动主体(幼儿)——活动对象(材料、情境)——活动过程与方式——经验(学习)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以帮助教师理解幼儿游戏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的基本“原理”。
      第二,提供能够持续进行深入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冯晓霞教授指出,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不能期望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就能探索和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
      第三,适当引进“主题”,在教学与游戏之间搭建桥梁。冯晓霞教授指出,可将教学主题与区域游戏相结合,这样能丰富区域游戏活动的内容;增进对话、交流与分享;启发幼儿更多角度地思考,进一步拓展学习空间,促进经验整合。但需要注意的是,将教学主题与区域游戏相结合不是统一要求,而是为幼儿提供经验,唤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发地表征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而幼儿的表征活动充满了探究与创造,充满了深度学习。
      第四,尊重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与深入思考。冯晓霞教授指出,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兴趣,但不简单地追随和放任幼儿的兴趣,要分析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所包含的学习机会,把握其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努力的程度,甚至引进“具有激励性而不是使其丧失信心”的“困难”或“问题”,使幼儿的活动复杂化。
      (南京师范大学 李 惠整理)
      报告5: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华爱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华爱华教授先简要讲解了游戏与课程、游戏与学习的关系,然后着重分析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
      华爱华教授指出,幼儿园教育秉承的是大课程观,课程包括幼儿的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及教师的教学活动三大类。这三类活动都承载着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因此游戏既是课程的活动形态之一,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
      华爱华教授认为,游戏一定是学习,但学习不一定是游戏。游戏中幼儿自发的重复性行为是对已有经验的充实和巩固,游戏在真实的情境中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幼儿能在游戏的体验中获得新的发现,这都是体现在游戏中的学习。游戏中的学习具有自发性,但所获得的经验却是有意义的。活动区的学习是否能成为游戏,要根据材料的投放来区分。未设计玩法的自发性游戏材料具有更多变化的可能性与不确定性,因而这样的学习就有可能成为游戏。
      华爱华教授认为,游戏与教学两者融合、互为生成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游戏上的体现,就是游戏与教学的关系从两者并列走向两者融合,而游戏与教学融合的关键是游戏与教学互为生成。
      由教学生成的游戏是指为预设的教学目标提供游戏经历,即为教学设计游戏,将目标隐含在游戏之中。为此,教师需具备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的能力:一是目标与玩法,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设计成玩法,体现教育性;二是玩法与玩趣,教师要用可变化的过程来刺激玩兴,体现可玩性;三是玩趣与发展,教师要基于发展的内在动机激发玩智,体现适宜性。
      由游戏生成的教学是指从游戏经历中捕捉教学契机,包括游戏中即时介入、游戏后分享、延伸为预设教学活动三种形式。这对教师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帮助幼儿形成经验连续体,注重已有经验与发展可能性的连接;二是敏感于教学的契机,能够通过价值判断和时机判断使游戏向教学转化;三是形成平衡性互动,注意游戏与现实之间的协调。为此,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能力:准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水平,判断课程目标与幼儿当前发展的可能性,在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的引导机智。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将导致教师控制游戏而形成虚假游戏,幼儿因此失去自主性,教师也因此苦不堪言。
      华爱华教授最后指出,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就是能够很好地处理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放手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解读幼儿的行为及行为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幼儿行为与教学目标的连接点。
      (南京师范大学 弓剑虹整理)
      报告6:农村学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的现状与促进研究
      刘占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刘占兰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与促进研究”这一研究项目的一些情况。该项研究的探索始于2014年,正式研究从2015年开始将持续到2018年,由包括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内的8个团队联合开展,主要包含“早期留守生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刘占兰研究员的报告所呈现的是截至2015年12月该研究所获得的初步成果。

    推荐访问:学前教育 反思 覆盖 超越 探索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