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西方的社会习俗文化比较

    时间:2021-07-12 12:03:5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社会习俗是一个地方所特有的风俗习惯,是一种特殊的交流语言,也是一种工具。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习俗,随着不断的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经济与文化强烈碰撞和融合的情况下,西方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大量地涌入中国。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速度加快,跨国交际也越来越多,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的差异也愈发明显,这种差异所带来的冲击是不能忽视的,在中西方社会习俗文化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此类习俗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宗教信仰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跶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宗教信仰,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會。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作者简介:
      杨欢(1994— ),男,重庆巫山人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2013级英语翻译专业。

    推荐访问:中西方 习俗 社会 文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