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时间:2021-07-12 12:00:3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阶段;工业化
      [摘 要]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和延续至今,是与中国50多年来处于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多、人均资本和资源匮乏的国情密切相关的。大量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市就业的压力,迫使党和政府不得不将高速度和外延型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从中国共产党理论认识方面和工业化历程(三个阶段)来探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和没有实现转变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未来转变的前景。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6)05—0005—08
      
      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历史条件
      
      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实现经济增长可以靠增加投入、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改善经营管理以降低消耗与成本四种途径来实现,而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上述四种办法并存,共同发挥作用。根据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哪种办法来实现,则可以将其划分为外延型增长和内涵型增长,或者称为粗放性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前者是指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实现的,如工业化过程中依靠增加投资(包括人力)新建、扩大企业规模和第二产业的扩张为主而实现的经济增长;后者是指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消耗和成本实现的,如后工业化国家主要不是依靠第二、三产业的企业和产品数量扩张,而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的经济增长,当然,这种经济增长也包含着大量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的投入),但是其产出则表现为单位物质消耗的降低和单位产品价值的提高。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的56年里,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匮乏、人均收入低下的发展中大国,加上此时的世界市场已经被发达国家控制,中国不可能再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时那样可以充分依靠国外资源和市场的有利条件,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只能在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积累有限、人均资源非常匮乏的贫困中起步。这同时也决定了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大量人口由农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面临着资本、自然资源、环境和市场的多重压力与矛盾。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人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的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资本的严重不足表现为:一是以传统农业为主而人口众多,积累非常有限(1949年美国中美关系白皮书甚至断言中共不能解决吃饭问题);二是人力资本也非常有限,大量的劳动力是文盲,科技人员和具有专业技术的产业工人严重不足。而资源的不足表现在人均耕地的严重不足,以及缺乏可以用来出口换汇的木材、石油、矿石等。同时,在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压力、大国的统一和安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就是苏联率先实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为了把有限的资源和剩余集中到国家手中来有计划地推行工业化,从1953年起开始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即确立了以单一公有制和行政管理为特征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主要是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增加投入,传统产业农业就不用说了,人力的使用大大超过了过去,五亿人“搞饭吃”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二是依靠劳动生产率和利润高的第二产业的外延型扩张,即产业结构的变动;三是依靠技术进步,大量新技术的应用、新工业部门的建立。
      在这种体制下,经济增长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失误和缺乏激励机制,其表现就是管理机构的官僚主义和经济运行中的浪费现象。在此期间,毛泽东曾经试图通过权力下放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即“全党大办工业”、“全民大办工业”、“农、轻、重并举”、“大、中、小并举”,来加速工业化和消除官僚主义,但是这种自上而下的依靠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的经济建设运动被“大跃进”的失败证明行不通,此后在经济体制复归的背景下,毛泽东又将问题提高到“两条道路”和阶级斗争的高度,试图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方式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但结果是南辕北辙,距提高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经济效益背道而驰,越来越远。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格局的形成,以及计划管理和市场调控的此消彼长的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由原来单纯政府推动转变为政府和人民双重推动,人民群众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在政府一旦松绑以后,立即爆发出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靠制度变革产生的体制效益推动;二是政府继续大规模的投入;三是民间资本投入(农村的乡镇企业和城市的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引进外资。
      上述动力在经济增长方面的表现,就是外延型和内涵型增长并驾齐驱,共同推动了中国20多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以加快发展和致富为第一目标,一方面,农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格局的形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迅速成长,大量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都使得经济增长具有内涵的性质。另一方面,大量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规模不经济的企业在数量上猛烈膨胀,并形成过度竞争;因部门和地区利益导致的国家投资重复建设、为吸引外部资本而竞相降低资源价格和环保门槛,导致了增加企业数量和工业的外延型扩张成为20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另一景观。这种外延型的扩张,在城市化和城乡就业压力下,还必然要持续一个阶段,或者说直到工业化完成。
      
      二、从“增产节约”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应该说,由于积累率低、资本稀缺和人均自然资源匮乏,中国共产党从建国之日起就重视经济效益问题,只不过其表现方式是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经济问题。例如,当1951年国有企业的产权清理和民主改革基本完成以后,为了提高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首先在工业基地东北开展并被毛泽东推广到全国的“三反”运动,就是为了解决经济工作中的浪费和管理问题。此后,在全国各行业推广的“马恒昌小组”、“郝建秀工作法”、“倪志福钻头”等,以及几乎每隔两年就要进行一次的“增产节约”运动,都反映出在供给约束型(又称资源约束型)经济体制下,必然要强调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的特点。这也体现在1958年毛泽东提出“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上。但是,在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和单一公有制下,在宏观经济方面,由于信息不充分和领导随意性导致的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和经济波动;在微观经济方面,因缺乏自主和激励机制而导致的低效,使得“好”和“省”始终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
      (一)20世纪80年代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经济增长方式 实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